惠之
從20世紀80年代進入江南造船廠至今,胡可一不僅帶領團隊創造了中國船舶工業歷史上數個第一,還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幫助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了全球領先的創新船舶,在高技術復雜船型等領域,讓中國船舶的實力享譽世界。
自主攻關,世界領先
胡可一從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畢業后,來到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南造船”),很快成為技術員。那是1984年年底,江南造船簽下了國內最大載重量的巴拿馬散貨船的訂單。當時國內對這個船型還有很多技術空白,缺失船體結構設計、舾裝件、企業內部標準等。擔任結構主管的胡可一吸收日本的一些舾裝標準后,再交給國內的配套廠實現國產化。三年后,6.5萬噸的大型散貨船如約交付,這是胡可一從設計到建造完工始終參與的一個項目。他說:“這個船型的建造,為中國造船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基礎。”胡可一嶄露頭角。隨后不久,胡可一作為總設計師主持開發、設計了第二代至第七代“中國江南型巴拿馬散貨船”,總建造量超過150艘,令國際造船界刮目相看。
胡可一愛看書、愛鉆研,他率領團隊進行攻關,從1989年中國第一艘全壓式液化氣船,到1993年~1995年半壓式液化氣船,船廠都相繼攻關成功?!爸挥邪迅嗟暮诵募夹g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焙梢徽f。隨著自主攻關的核心技術逐漸增多,胡可一把目光投向了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氣船,但在當時的中國,其技術、設計以及建造都有很大難度。
1997年,胡可一憑著一股韌勁,開始領導攻關小組,“當時國外對中國采取技術封鎖,我們只能自己攻關。”他躊躇滿志。因受限于起重能力,一千多噸的全冷式液化氣艙被分成多個部分。1999年,胡可一成為江南造船總工程師。“肩上的擔子重了,信心也更足了。”2003年,江南造船啟動整體搬遷至長興島的方案時,他堅持把該船型作為主攻方向。盡管當時還沒接到訂單,但團隊一直沒有放棄。2007年,胡可一重啟該項目的研發,他和團隊緊跟最新趨勢,開發了新一代船型,并在2012年前后為船廠獲得了八艘超大型液化氣船的訂單,創下中國第一?!巴黄七@個船型完全靠自主創新。現在,就這個船型而言,我們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之列,在國內沒有競爭對手?!焙梢坏讱馐愕卣f。
堅持試航,勇擔風險
胡可一是中國乃至世界船舶工業界少有的未讀過碩博研究生的總工程師,他接過“江南造船”的接力棒,一干就是二十年,打破了總工程師一般任期十年的慣例。胡可一說:“我一直把船廠視為一所‘社會大學’,有很多的學習機會。即使有些人離開,也會發覺在江南造船的見識和能力較同行業的人優勢明顯。”
雖然長期從事船舶設計和研發工作,但在船舶建造完工交付前,胡可一都要參加試航,風險難以預料。2000年,胡可一接到通知,某試航船反饋發現航行中船體內有雜音,需要他緊急出海修理。當天晚上,他登上拖輪駛出長江。“船在外海,拖輪開了大概六七個小時才到達地點。當時海上風浪很大,拖輪搖擺得非常厲害,桌上的東西全被打翻在地。如果不關艙門,海水就會迅速灌進船艙?!?/p>
拖輪的甲板和舷梯的落差足足有兩米,個子不高的胡可一先跳到舷梯上,再爬上船。“到達后已是半夜,我們立刻下到機艙后部實地聽音,與船級社的專家多次溝通后,判斷出雜音來自螺旋槳,后來發現是螺旋槳制作過程中出了一個差錯?!焙梢辉诖洗巳?,隨后將勘驗結果帶回船廠分析,并修正了螺旋槳的邊緣形狀參數,順利解決了問題。胡可一說:“船是單個產品,不是批量生產的,更容易出現無法立刻判斷的問題,所以需要我們到現場排摸和勘察。”他表示,船廠最大的特點是能舉一反三,“我們派去現場檢測的工程師,要求都比平時高,做好每個問題的預防措施,才能不再出現同類問題?!?/p>
胡可一入職江南造船以來,一直工作在船舶研發設計一線,潛心專注于新船型開發、船舶設計和建造技術。他以極強的前沿技術敏銳感、獨特的專業視點、扎實的專業技術基礎、豐富的大型船廠技術管理經驗和大型科研項目掌控能力,在國內外海事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苦學英語,提升效率
改革開放后,中國造船工業開始走向世界,江南造船越來越需要同國外船東和設備商打交道。胡可一說,一開始,國內船廠連標準的合同文本都沒有,跟船東對話都是“啞巴英語”,而請的翻譯不懂技術,交流效率大打折扣。
為了趕上時代發展需求,胡可一一下班就騎自行車到上海市中心,自己掏錢上夜校,惡補英語?!拔铱蠢贤庠趺磳憘髡?,句子怎么用,下次也嘗試著用,慢慢用幾遍就記牢了。在接待外方船東、監造代表和船級社的驗船師時,我都盡力用英語和他們溝通思路。每次去不同國家,我會事先了解當地文化,找大家感興趣的內容交流?!币虼耍P于船舶設計的國際通用說法,胡可一都能脫口而出。
胡可一在圈內被稱為最“不務正業”的總工程師,除了設計,凡是和船相關的事情,他都會摻和,比如分管市場營銷部賣船?!拔覐牟话褬I務看作單純的技術,而是將技術與商務結合。”他每次去國外談生意,都要把當地的人文、歷史、禮儀、習俗先學習一遍,同時,他還曾兼任江南造船的法律顧問。
多年來,胡可一一直在帶新人,通過具體案例和實際工作“傳幫帶”。他說,江南造船成立了“江南研究院”,有多個實驗室在進行各種原理性研究。2020年5月,胡可一卸任總工程師,改任科技委主任的他更加注重把握技術方向,培養年輕團隊,讓江南造船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如今,胡可一側重帶領年輕人研發新船型?!半S著競爭越來越激烈,船舶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船廠一定要依靠科技研發新船型,否則是沒有生命力的?!焙梢桓锌f千。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馬哲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