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雨?趙志剛



睡眠與生物進化、物種繁衍和個體發展等密切相關,在正常生命活動及重大疾病的發生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約為35.9%;青少年睡眠障礙發生率為26%。同時,47%的上班族反映睡眠質量不佳。這就是目前的“睡眠現狀”:年輕人熬夜多,老年人睡不著,青少年不夠睡—特別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后,有睡眠障礙的人更多了,鎮靜催眠藥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那么,鎮靜催眠藥都有哪些呢?除了“安定”“思諾思”“褪黑素”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外,你還知道其他的嗎?今天,藥師就為大家系統地介紹一下。
鎮靜催眠藥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能誘導睡意、促進睡眠,包括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Z類鎮靜催眠藥、褪黑素受體激動劑、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巴比妥類,以及具有催眠效應的抗抑郁藥物等。需要強調的是,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纈草提取物等雖亦具有鎮靜催眠作用,但現有的臨床研究證據有限,不宜作為治療成人失眠的常規用藥,故本文不做介紹。
一、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
這類藥物包括阿普唑侖、艾司唑侖、奧沙西泮、地西泮、咪達唑侖、三唑侖、硝西泮、溴西泮、替馬西泮、勞拉西泮等,各類人群服用劑量及藥效學/藥動學特點見表1。
二、Z類鎮靜催眠藥
Z類鎮靜催眠藥的英文名均以字母“Z”開頭,故得名。這類藥物包括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來普隆、唑吡坦等,各類人群服用劑量及藥效學/藥動學特點見表2。
三、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這類藥物包括阿戈美拉汀、雷美替胺、他司美瓊等。其中,阿戈美拉汀主要用于治療抑郁癥。雷美替胺用于治療失眠時口服給藥,推薦劑量為8 mg,睡前30分鐘內服用。老年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年輕患者無顯著差異;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他司美瓊用于治療“非24小時睡眠-覺醒障礙”時口服給藥 ,每日1次,每次20 mg,睡前服用,不與食物同服。65歲以上老年人用藥后暴露量約為年輕患者的2倍,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更高;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本藥平均半衰期為1.3±0.4小時。
四、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和巴比妥類
食欲素受體拮抗劑包括蘇沃雷生、萊博雷生、達利雷生。其中,蘇沃雷生已在美國上市,推薦使用劑量為10~20 mg,睡前服用。
巴比妥類主要指苯巴比妥,用于鎮靜時,口服給藥,每日2~3次,每次15~30 mg;用于失眠時,口服給藥,睡前一次服用,每次30~100 mg。對于特殊人群,老年人服用苯巴比妥可能引起興奮、神經錯亂或抑郁,故用量宜小。兒童用于鎮靜時,口服給藥,每日2~3次,每次2 mg/kg或60 mg/m2,或肌內注射給藥,劑量為2 mg/kg;用于失眠時,肌內注射給藥,劑量為3~5 mg/kg或125mg/m2。本藥口服后吸收完全但較緩慢,0.5~1小時起效,2~18小時達血藥峰濃度;成人半衰期為50~144小時,小兒為40~70小時,肝腎功能不全時半衰期延長。
五、抗抑郁藥物
部分抗抑郁藥同樣具有鎮靜作用。比如,多塞平小劑量(3~6 mg/d)使用時,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狀況;阿米替林能夠縮短入睡潛伏期、減少睡眠中覺醒、增加睡眠時間、提高睡眠效率,但也會導致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減少,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如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難等),老年患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此類藥物目前不作為失眠治療的首選。
藥師提醒
(1)服藥期間避免飲酒和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用藥期間飲酒可能增強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加強催眠作用。
(2)用藥可能引起困倦、反應時間延長、視物模糊等癥狀。用藥后,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8小時內避免駕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等需要警覺的活動。
(3)上述藥物或多或少都具有鎮靜、松弛肌肉的作用,老年人用藥后可能發生跌倒,引起嚴重后果,需多加注意。
(4)用藥期間,患者坐下或躺倒后迅速起身,可能出現頭暈甚至暈倒。務必緩慢起身,爬樓梯時也請小心。
(5)不要自行增減藥量,甚至自行停藥,要謹遵醫囑,如果連續用藥7~14天,失眠癥狀仍未改善,或用藥期間出現不適,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