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平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總量為2.8004億,占總人口的19.8%,老齡化程度比較嚴重。因此,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老年人的健康。
在老年人的常見健康風險中,跌倒占很大的比重。《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老年人跌倒預防報告》顯示,每10名老年人中有3~4人經歷過跌倒;隨著年齡的增加,跌倒人數也隨之增多。
跌倒是指非故意、不自主、突發的而非遭受劇烈撞擊的體位改變,倒在地面或低于地面的平面上。據統計,跌倒在我國全人群的意外傷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更是65歲以上老人的首位傷害因素。因此,老年人跌倒的危害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老年人要做“不倒翁”,盡量減少跌倒的風險及其帶來的傷害。
一般來說,老年人常患有多種疾病,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殊不知,有些藥物在治病的同時,還可能增加跌倒的風險,成為傷害因素。因此,藥師建議,老年人務必遵從醫囑,合理用藥,了解所服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如果老人常常跌倒,最好查找有無藥品因素,及時調整服藥方案。
一、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
日常生活中,有8類常見藥品可能與跌倒風險有關,下面就讓藥師帶您了解一下。
第1類:降血壓藥物
代表藥物:美托洛爾、特拉唑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服用降壓藥時,最常發生的是眩暈、暈厥和短暫意識喪失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從而導致跌倒的發生率增高。這主要因為降壓藥會導致人體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服用此類藥物的老年人由坐位突然站起來時,容易發生眩暈或意識喪失,極容易跌倒。
第2類:降血糖藥物
代表藥物:二甲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降糖藥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意識、精神、視覺、平衡等,且有導致低血糖的可能,使服藥者跌倒風險增加。藥師建議:患者平時可隨身攜帶糖塊等食物,如出現低血糖癥狀,盡快食用。
第3類:抗精神病藥物
代表藥物:氯氮平、奮乃靜等。
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易導致共濟失調,主要可以引起頭暈、反應遲緩、眩暈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是引起跌倒的重要風險之一。
第4類:抗抑郁藥物
代表藥物: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
這類藥物通過阻斷α受體和增加5-羥色胺,影響血壓和睡眠;阻斷M受體,引起視力模糊、睡意、震顫、頭昏眼花、體位性低血壓、意識混亂。因此,這類藥物也被認為是服藥者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
第5類:抗癲癇藥物
代表藥物:苯妥英鈉、苯巴比妥、苯二氮?類藥物(地西泮、硝西泮)、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
該類藥物能抑制病灶區神經元的異常放電或遏制異常放電向正常組織擴散,同時服藥后易發生眩暈、視力模糊、共濟失調等不良反應,影響平衡功能和步態,容易導致跌倒。
第6類:利尿藥物
代表藥物:氫氯噻嗪、呋塞米等。
這類藥物在起利尿作用的同時,患者可因機體短時間內丟失大量體液和電解質而出現嗜睡、乏力、頭昏、站立行走不穩而跌倒。
第7類:止痛藥
代表藥品:阿片類藥物,如嗎啡、哌替啶(杜冷丁)。
止痛藥可降低警覺或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跌倒。同時,止痛藥除起鎮靜作用外,也有導致肌肉松弛的副作用,讓服藥者肌肉反應動作緩慢。老人服藥后,尤其容易出現昏沉、神經運動功能減低,當下床、上廁所時容易出現步態不穩,再加上環境濕滑、大動作轉換,更易發生跌倒。
第8類: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代表藥物: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等。
這類藥品可干擾前庭正常功能,引起頭暈、眩暈、共濟失調,增加跌倒的風險。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上述藥品的副作用一般人群都能“扛得住”,但老人卻不一定能耐受。有研究表明,服藥后0.5~1小時,老人跌倒風險最高。這首先是老人身體原因,隨著機體的自然老化,體內代償機制減弱,會使得服藥后某些藥物成分在體內停留的時間相對延長,藥物的血漿濃度相對升高,藥物作用增強或作用時間延長,易發生蓄積和藥物不良反應。其次,人老病多,老人多病共存幾率增加,往往導致用藥品種多、數量多;而老人記性差,服藥不規律,漏服、多服情況經常發生,這都會導致跌倒危險性增加。此外,跌倒的發生也與用藥時間有關,比如作用于中樞神經的藥物一般在服藥后0.5小時內迅速起效,其作用的特點可影響人體的穩定能力,如損害認知力、導致直立性低血壓、脫水或電解質紊亂等,并有較強的鎮靜效應(如在效應發作后,患者起床或上廁所時可能會跌倒)。
二、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
那么,如何預防老年人因藥品原因而跌倒呢?首先就是要減少不合理用藥,杜絕不遵醫囑而隨意增加劑量、藥品種類。藥師建議,老年人服藥時千萬不可隨意“試用”,要有明確適應證—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如失眠、抑郁等問題可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居住環境和人際關系而得到改善;凡能引起跌倒的藥物,應當不用或慎用,必須應用者,則盡可能減少使用劑量,應從小劑量開始給藥,密切觀察,緩慢增量。
總之,老年人服藥時,一般應掌握兩大原則:
(1)多藥并服,要由醫生決定,切忌亂服藥。到醫院就診或到藥店購藥時,需告知醫生、藥師正在服用哪些藥物,避免重復拿藥,更要避免同時服用多種易導致跌倒的藥物。
(2)服藥后,最好休息或在床上服藥。就醫時,老年患者及其家屬要仔細聆聽醫生、藥師的用藥指導,仔細閱讀藥袋及用藥標簽上的用藥注意事項、服用時間及副作用;遵醫囑用藥,避免誤服或多服。
藥師建議:對于有可能引起頭暈、低血壓等情況而易致跌倒的藥品,應注意用藥后的反應,尤其是使用高劑量藥物以及觀察服藥后l小時內的反應。用藥后,動作宜緩慢,在發揮藥效時盡量不要外出。如果用藥后出現暈眩,可先休息一下,切勿急于行走,更別上下樓梯。服用鎮靜安眠藥時,最好上床后再服用,以防藥物在老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