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王 繪
(1.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檢驗科;2.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江蘇 鹽城 224001)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是臨床中發病率極高的一類代謝性疾病,若T2DM 患者的血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持續發展可對其各個微小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對患者各臟器造成損傷。T2DM主要發病機制為胰島素抵抗,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可逐漸發展為高血糖癥,甚至累及心腦血管系統,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臨床有研究認為,T2DM 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尿酸(SUA)、血脂水平等生化指標的水平變化與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T2DM 患者一般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使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甲狀腺激素水平是預測脂代謝異常的重要指標[1]。血清SUA 是臨床中常用的一類反映T2DM 患者腎臟變化情況的主要指標,T2DM 患者糖分化代謝異常后可致葡萄糖的充分消化和肝糖原的異常輸出,從而影響到心血管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可能增加T2DM 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風險[2]。血脂水平高是T2DM 患者發病的主要誘因,脂類代謝的異常在T2DM 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顯示,血糖波動異常的患者其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增加的風險較高,即血糖波動能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病變[47],但有關血糖波動、甲狀腺激素、尿酸、血脂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展的關系鮮有報道。基于此,開展本研究,旨在探討促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與T2DM 患者IMT 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0 例T2DM 患者,并根據IMT值將其分為IMT 正常組(36 例,IMT<1 mm)和IMT 增厚組(44 例,IMT ≥ 1 mm),IMT 增厚判斷標準[5]:納入T2DM 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飛利浦超聲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93062262,型號:EPIQ 7C)掃描雙側頸動脈,探頭分別測量左、右兩側頸總動脈起始端、球部及離遠端各l cm 處IMT 值,然后再取其平均值作為研究對象最終的IMT 值,IMT<1 mm 為正常,IMT ≥ 1 mm 為增厚。IMT 正常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齡20~85 歲,平均(56.48±7.14)歲;病程0~2年,平均(1.35±0.44)年。IMT 增厚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20 例;年齡19~84 歲,平均(55.91±6.87)歲;病程1~2年,平均(1.41±0.3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T2DM 的診斷標準;②任一時間段測得隨機血糖水平≥ 11.1 mmol/L;③均完成生化指標、頸動脈超聲檢查。排除標準:①1 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②合并肺、腎、肝等臟器功能嚴重異常;③伴有嚴重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本研究方案已經通過鹽城市亭湖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部門詳細審核,并在批準通過后實施。
1.2 檢測方法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約5 mL,以3000 r/min 的離心轉速進行離心處理15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豫械注準2019220577,型號:AutoLumoA2000Plus]檢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總甲狀腺素(TT4)、總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佳能醫療系統株式會社,國械注進20162222587,型號:TBA-FX8)檢測兩組血清SUA 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水平。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IMT 值、甲狀腺激素指標。②比較兩組患者血清SUA、血脂指標水平。③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法分析IMT 值與促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 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法分析IMT 值與促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的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IMT 值、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與IMT正常組比,IMT 增厚組患者IMT 增大,TSH 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TT4、TT3、FT3、FT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無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IMT 值、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IMT 值、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s)
注:IMT:頸動脈內中膜厚度;TSH:促甲狀腺激素;TT4:總甲狀腺素;TT3:總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
組別例數IMT(mm)TSH(mU/L)TT4(nmol/L)TT3(nmol/L)FT3(pmol/L)FT4(pmol/L)IMT 正常組360.81±0.112.13±0.83113.35±24.311.72±0.394.48±0.7911.31±1.95 IMT 增厚組441.15±0.102.81±0.92106.42±20.671.65±0.454.50±0.8111.75±2.01 t 值14.4633.4351.3780.7340.1110.987 P 值<0.05<0.05>0.05>0.05>0.05>0.05
2.2 兩組患者血清SUA、脂代謝指標比較與IMT 正常組比,IMT 增厚組患者血清SUA、LDL-C、TG 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HDL-C、T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無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SUA、脂代謝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SUA、脂代謝指標比較( ±s)
注:SUA:尿酸;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
組別例數SUA(μmol/L)HDL-C(mmol/L)LDL-C(mmol/L)TG(mmol/L)TC(mmol/L)IMT 正常組36301.35±84.311.02±0.252.80±0.471.37±0.414.18±0.56 IMT 增厚組44339.25±83.320.93±0.212.99±0.373.01±0.214.25±0.51 t 值2.0131.7502.02323.1070.584 P 值<0.05>0.05<0.05<0.05>0.05
2.3 T2DM 患者IMT 值與促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 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IMT值與TSH 呈正相關,有統計學意義(r=0.331,P<0.05),與SUA、LDL-C、TG 水平不相關,均無統計學無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T2DM 患者IMT 值與促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是T2DM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其病理基礎改變為動脈粥樣硬化。現如今,臨床中診斷動脈粥樣硬化的常用方式為超聲檢測頸動脈IMT,通過檢測可明確動脈粥樣硬化微小病變,是一種可以早期評價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對制定診療計劃、控制患者病情進展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7]。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IMT 正常組比,IMT 增厚組患者IMT 增加,TSH 升高,且Pearson 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IMT 值與TSH 呈正相關,說明T2DM 患者IMT 值隨TSH 水平的升高呈遞增趨勢。分析其原因可能為,TSH 高水平可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管內皮細胞上的TSH 受體可以將外部激素結合到其表面,并調控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達及一氧化氮(NO)合成,可抑制人臍靜脈內皮細胞eNOS 基因的表達,其表達下調可導致NO合成減少,進而直接影響內皮細胞增殖、動員、分化,從而導致血管功能異常,引起內皮損傷,而這是動脈粥樣硬化始動因子,故TSH 高水平可通過調控NO 水平加重內皮損傷,最終促進動脈粥樣斑塊形成[8-9]。
SUA 是機體中以尿酸鹽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嘌呤代謝最終產物,其水平異常升高可加重血管內皮炎癥損傷,加速平滑肌細胞增生,導致機體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進一步促進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參與T2DM患者冠狀動脈硬化的疾病進程[10]。LDL-C 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可引起內皮細胞功能性異常,其水平增高可以加速冠狀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硬化的進展,影響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TG 可觸發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產生,通過其氧化過程產生的自由基損害腎臟微血管內皮,刺激腎小球上皮細胞轉化生長因子表達,引起脂質沉積,從而啟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血管并發癥[11-12]。本研究中,與IMT 正常組比,IMT 增厚組患者血清SUA、LDL-C、TG 水平均升高,說明T2DM 患者IMT值隨SUA、LDL-C、TG 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經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結果顯示,IMT 值與SUA、LDL-C、TG水平無相關性,分析主要原因或與研究對象個體差異及混雜因素影響有關,且樣本量有限,結果可能存在偏倚,臨床仍有待擴大樣本量、多中心研究予以驗證。
據此,臨床中針對具有上述特征的T2DM 患者應提高警惕,應加強對TSH、SUA、LDL-C、TG 水平異常的T2DM患者的重視程度,持續監測其生化指標水平,及時對其進行早期篩查,一旦指標檢測結果異常,應該及時規范診治,控制其甲狀腺激素、SUA、血脂水平,調節其血糖水平,控制病情進展,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干預,開展健康宣教,以預防患者發生大血管并發癥。同時也建議將血脂指標納入T2DM 患者管理監測指標中,一旦TSH、SUA、LDL-C、TG 等指標檢測結果異常,應該及時到醫院規范診治,謹防轉變為冠狀動脈硬化的可能,從而降低T2DM 患者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T2DM 伴隨IMT 增厚患者其TSH、SUA、LDL-C、TG 水平較IMT 正常患者更高,且IMT 值與TSH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臨床上可通過檢測血清TSH 水平對患者病情進行預估并干預,降低T2DM 患者動脈粥樣硬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