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10月26日,2023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四川遂寧召開。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遂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外鋰電產業鏈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知名企業、行業組織和科技外交官等約400人齊聚遂寧,共襄盛會。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陳昌智出席會議并宣布大會開幕。
來自泰國海洋局、港務局局長Pongwish Innmai 向記者表示,這次學習交流很有意義,受益匪淺,加深了我對中國海上交通安全監管工作的認識,對佛山海事的智慧海事管理工作感到印象深刻,尤其是近幾年水上安全事故的大幅下降。在危險天氣預警,船舶違章處理等方面可以向佛山海事學習。希望可以繼續加強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船舶安全管理經驗交流,以提升自己國家的船舶安全管理能力。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遂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會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拉美能源組織OLADE執行秘書長、(智利)國家石油公司ENAP董事、智利能源部前部長安德烈斯·雷博萊多;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夏浚誠;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科技部原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禮為大會致辭。民建中央原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原主委、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文華,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曾吉明等領導出席會議。遂寧市委副書記、遂潼園區黨委書記景臨主持會議。
葛紅林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國鋰產業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一是產業規模大幅提升,產業鏈不斷完善。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基礎鋰電材料生產國和鋰電消費國,并已形成了包括鋰資源開發、鋰鹽提取、鋰及鋰合金、鋰電材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廢舊鋰電池回收等完整的產業鏈。
1.組織投入專門人力物力,服務在院培訓學員安裝使用。在主要的教學樓宇擺放了印有平臺上線消息的易拉寶,吸引學員下載安裝;課前進入重點培訓班發放宣傳冊,播放宣傳片并協助大家安裝使用;精心策劃運營了領導力、行動學習、十九大精神解讀等主題學習活動,在教室張貼季度主題活動海報,學院師資在平臺上與學員互動,通過院刊、學院網站發表活動消息,得到學員熱情參與。
二是技術進步成效顯著,冶煉工藝全球領先。我國鋰冶煉工藝路線齊全,首創礦石提鋰工藝,攻克第三代提鋰工藝硫酸鹽焙燒法,實現了江西鋰云母穩定大規模經濟開發利用;鹽湖提鋰方面開發出吸附——膜法、溶劑萃取法等提鋰工藝。其中,在鹽湖提鋰使用的吸附劑方面,開發出了鋁系吸附劑、離子篩型吸附劑等;在膜分離法方面,開發出了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等多級膜分離法,逐步實現了進口替代。
鋁價降幅收窄。國內現貨市場,三季度鋁均價18 822元/噸,環比回升1.5%,同比上漲2.4%;前三季度鋁均價18 618元/噸,同比下跌8.8%,跌幅比上半年收窄4.8個百分點。
四是企業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資源布局成效顯著。截至2022年底,中資企業在鋰資源端的收購并購投資額累計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中國企業在海外鋰資源權益儲量7 319.4萬噸碳酸鋰當量(LCE)。
葛紅林表示,在我國鋰產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鋰產業依然存在幾大堵點、痛點亟須破解:一是國內現有鋰資源稟賦差影響加劇,二是國內鋰產業下游擴產風險加劇,三是國際地緣政治的負面影響加劇,四是國內供需錯配和價格波動加劇。就加快構建鋰產業發展新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葛紅林提出5點意見。
一是聚焦可持續發展,夯實資源供給基礎。對內要加大調查評價及勘查力度,積極開發國內鋰資源,提高原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對外要進一步加大境外鋰資源獲取力度,并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推動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地和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提升鋰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二是深化協同融合,打造產業命運共同體。要堅定對鋰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定,積極開拓市場化解產能過剩;切實加強行業自律,高度重視產業鏈某些環節投資失調和過熱現象,自覺抑制非理性擴張,努力實現加強上下游協同,合力打造全產業鏈命運共同體。
三是強化危機意識,提高抵御風險能力。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必須提高警惕,強化危機意識,提高抵御風險能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同時,要進一步增強開拓國際市場的行業自律,防止內斗和互相殘殺。
四是適應形勢變化,用好風險管理工具。企業應培養專業人才,熟悉期貨規則,充分利用好期貨工具與手段,通過科學合理的期現互動,努力避免價格頻繁波動甚至大起大落對企業經營造成的傷害。
婦產科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科室,其承擔著女性疾病以及分娩工作,因此為了確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需要為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而女性患者的內心較為細膩,因此在受到疾病的困擾時,很容易出現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及時緩解,對臨床治療則產生不利影響[1],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以人為本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價值,特進行如下報道。
五是堅持創新驅動,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鋰行業企業要始終瞄準中下游產業技術變革、產品迭代的最新進展,緊密跟蹤下游高比能量動力電池、固態電池的發展,著力突破高品質鋰鹽、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富鋰鐵酸鋰補鋰劑等產品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工藝,滿足終端需求。
馮猛指出,我國鋰產業發展存在資源供給保障壓力大、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水平不高、高端電池材料性能有待提升、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不足等問題。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3個方面工作:一是提升鋰資源供應保障能力,二是促進上下游協調有序發展,三是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劉會英表示,近年來,遂寧市搶抓“雙碳”目標新機遇,以鏈式思維推動鋰電高質量發展,匯聚全球11%的鋰資源和全國10%的基礎鋰鹽、20%的磷酸鐵鋰產能,形成了鋰電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下一步,遂寧市將錨定“鋰電之都”定位,完善產業鏈,融入生態鏈,布局新賽道,支持龍頭企業“壯實力、延鏈條”,參與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打造全國一流的鋰材料集散地、電池制造新高地。
夏浚誠表示,天齊鋰業深耕鋰電行業30余年,致力于夯實鋰電產業基礎,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助力全球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未來,天齊鋰業將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遂寧市世界鋰都的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和英國兩國基本國情不同,意味著我國很難像英國一樣依靠職業足球俱樂部主導的社區足球與完善的精英青訓體系進行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但是,英國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并存的雙軌制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架構與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通過本研究,啟示我國在進行足球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時要努力探索多元化合作途徑,積極利用教育系統資源,切實加強基層足球師資培訓工作,嘗試構建區域性校園足球聯賽體系,統籌考慮校園足球場地建設數量與質量問題,繼續強化校園足球在我國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體系的主體地位。
大會發布了《碳酸鋰期貨運行情況報告》《2023年全球鋰電產業供需白皮書》《電池行業能效對標分析研究報告白皮書》等行業前沿動態,促成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并舉行“科技外交官之家”遂寧站授牌儀式,促進鋰電產業國際交流合作。
本屆會議為期2天,會議組織設有“1+2+5+10”系列活動,包括1個開幕式,遂寧天齊綠色低碳產業園開園、蜂巢能源供應鏈大會2個主場活動,低碳及智慧能源發展、鋰資源國際化合作等5場專業論壇,川渝鋰產業聯盟ESG可持續發展交流會、“國際院士遂寧行”活動暨產學研合作、“科技外交官遂寧行”現場調研等10個合作交流活動。
就四季度及全年有色金屬工業主要指標,他認為,有色金屬工業生產、投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在當前價位維持震蕩態勢、規上有色金屬企業效益有望進一步改善。按月報統計口徑,今年全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幅及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增幅均有望在6%左右;全年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望維持在10%左右;全年銅鋁等礦山原料進口有望保持增長,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降幅也有望放緩;全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降幅進一步收窄,部分金屬品種年均價也有望與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長;全年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有望達到甚至超過3 000億元。
(張雪卉 張博)
【本刊訊】 11月2日——3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中國稀土集團特邀協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稀土分會、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3(第六屆)中國稀土論壇”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辦。論壇以“綠色低碳、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旨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稀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推進資源高值利用、拓展下游應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確保我國稀土產業鏈安全可控,扎實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吳忠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敖宏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稀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黃小衛出席論壇并作主旨演講。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司長盧衛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張海登、自然資源部礦業權管理司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管理處處長王史堂出席論壇并致辭。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段德炳主持。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雷云主持院士專家主旨演講。
國外學術界現在開始關注中國本土的學術研究,比如在俄羅斯把基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現代實踐經驗的中國特色理論、新發展理論稱之為“中國學派”。
葛紅林強調,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稀土產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產業創新能力亟待加強,二是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不高,三是外部風險挑戰增多,四是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參與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他提出五點意見:一是鞏固戰略資源的韌性,更好服務國家戰略;二是加快提升創新能力,鍛造高端發展新優勢;三是加大綠色低碳和集約化轉型力度,提升行業發展新形象;四是強化“兩化融合”,提升行業智能化水平;五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拓寬發展新空間。
吳忠瓊從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了贛州稀土產業發展情況。當前,贛州正在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升有色金屬和新材料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稀土新材料及應用先進產業集群。贛州將促進稀土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推動稀土產業集群向世界級水平躍升。
敖宏表示,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稀土資源成為支撐我國占領科技和經濟制高點的關鍵戰略資源。為推進稀土行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快高質量發展,敖宏提出五點倡議: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構建行業發展新格局。二是堅持“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并重,強化安全保障支撐。三是打造良好發展生態,鞏固全球產業鏈優勢地位。四是聚焦國家科技創新需求,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五是強化資源延伸綜合應用,推動產業價值高端化發展。
在主論壇環節,黃小衛以《典型稀土資源綠色高效提取分離技術新進展》為題作主旨演講;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材料研究院副院長馮海波代表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以《稀土永磁材料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為題作主旨演講。
開幕式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稀有稀土部主任、稀土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彭濤宣讀了“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業共識”。贛州市贛縣區委書記、贛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廖永平作了贛州高新區稀土產業推介。
北京中科三環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胡伯平,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尚立庫,稀土催化創新研究院(東營)有限公司院長沈美慶,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常務副所長王海峰,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海峰,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榮輝,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主任熊文良,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陳淑芳分別作專題報告。
葛紅林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稀土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稀土行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加快稀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邁出了“由大到強”高質量轉變的堅定步伐。一是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大國地位名副其實。二是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有力支撐戰略新興產業。三是行業發展更加集約化,國際話語權穩步提高。四是政府管控更加精準,行業運行更加規范。
共有來自全國稀土行業的600余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3日上午,部分代表到中國稀土集團稀金谷產業促進中心、中科三環(贛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三家單位參觀學習。
會議期間還召開了有色協會稀土分會秘書處2023年工作會議。
(毛建華)
【本刊訊】 11月2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標準計量質量研究所、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質量和標準大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常務副會長賈明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裝備材料處主管同志潘北辰,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標準處三級調研員劉傲出席會議并講話;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林如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劉華,協會科技部質量標準處副處長、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有色標委會”)副主任委員楊鵬,有色標委會副主任委員、海亮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建國出席會議;中國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貴超、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德斌、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登權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開幕式及主旨報告環節由有色標委會主任委員,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存真主持。有色標委會秘書長趙永善作2023年度全國有色標委會工作報告。來自行業的1 0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
前三季度,精煉銅產量955萬噸,原鋁產量3 080.8萬噸,原鋁產量占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56%。六種精礦金屬產量457.0萬噸,氧化鋁產量6 170.6萬噸;銅材產量1 652.7萬噸,同比增長6.2%,增幅較上年同期擴大1.7個百分點;鋁材產量4 654.0萬噸,由上年同期同比下降0.9%轉為同比增長5.2%。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9.4%,比同期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高3.8個百分點。
賈明星指出,質量和標準化工作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就加強質量和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四點意見: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著眼于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需求,繼續在全行業開展質量提升、品牌建設活動,開展產品實物質量認定、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等一系列質量管理活動,加快構建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推動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標準化強基工程、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和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助力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有色金屬質量和標準工作,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既要拉長長板,在優勢產業領域深耕細作,主動對接有色金屬產業鏈供應鏈,在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也要補齊短板,抓住質量建設這一關鍵抓手,加強全面質量管理,著力攻克“卡脖子”關鍵產品質量技術,打造安全優質的產業鏈供應鏈。
三是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質量工作在組織QC小組及質量信得過班組交流溝通活動時,拓展創新思路,在質量競賽機制、活動內容和服務形式上再創新。標準工作在重點領域和短板領域,緊密結合科技創新布局,及時固化自主創新成果,以先進標準引領成果應用。
四是堅持統籌協調,整體推動質量、計量、標準、專利工作。開展質量可靠性攻關,推動優勢技術、創新成果和專利的標準化和產業化,制定一批產品質量分級和品牌培育標準,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全面提升質量、計量、標準、檢驗檢測等基礎性質量保障能力。
潘北辰希望,有色標委會工作一是要胸懷大局,強化使命擔當,以國家標準體系優化第二批試點工作為契機,持續優化標準體系建設,助力有色金屬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繼續做好國際標準化工作;三是需要關注新版的《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充分發揮標委會在整個標準制修訂過程中的作用。
劉傲指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就標準方面,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統籌,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建設;二是聚焦重點,大力推進標準研制與實施;三是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會上,賈明星宣布《有色金屬行業質量提升和企業品牌建設案例集》正式發布。
上午的會議期間,趙永善作題為《深刻領悟新理念 主動適應新變革 全力服務和支撐有色金屬行業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年度工作報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質量分院副院長王立志解讀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會議宣讀了“2022——2023年度實物質量認定通過名單”,表彰了“2023年度有色金屬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23年度有色金屬行業優秀質量信得過班組”“2023年度有色金屬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推進者”“2023年度有色金屬行業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先進個人”“2023年度有色標委會技術標準優秀獎”“2023年度有色金屬標準化先進工作者”“2023年度有色金屬標準化特殊貢獻獎”。
2)給予研究組患者正畸治療,在進行治療前,牙科醫生要告知患者相關的正畸治療知識,以及其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首先對患者所有的牙齒都要進行清潔牙周清潔工作,將存在的不良修復體進行拆除,除此之外,還要對患者的顳頜關節、牙槽骨以及上下頜骨等進行檢查,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治療[2]。若是患者屬于安氏類疾病,醫生則要給予患者直絲弓矯正技術,對錯頜畸形中的特殊狀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對于缺牙以及牙齒散在間隙的患者,要將患者的集體情況進行結合來調整牙齒的位置,解決缺牙間隙以及散在間隙的問題,保證牙齒的排列整體,保證患者牙齒的良好咀嚼功能[3]。
下午的會議環節,北京國信數字化轉型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杰,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專業總師周宏寧,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安全保障部副總經理張英建,河南豫光鋅業有限公司鋅供應鏈研創中心主任兼技術總監李海龍,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副部長杜玉俊分別作報告。
會議同期還召開了2023年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各分技術委員會年會。
2.固定奶頭,吃上初乳。在新生仔豬吃奶前,要用0.1%高錳酸鉀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干凈乳頭,并擠通乳汁后讓仔豬吸吮。仔豬初生30 min后,及時讓仔豬吃上初乳,固定奶頭,同時要注意及時保溫防壓防凍。
(朱逸慧)
【本刊訊】 10月25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河南有色金屬協會、學會聯合鄭州中展精心打造的“第二屆中原(鄭州)國際鋁工業展覽會暨第四屆中原國際鋁加工新技術應用及發展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從物理模型來看影響邊坡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坡腳傾角較大引起自重下滑分力增大,摩擦力減小,即高度越大、邊坡越陡,其穩定性越低,造成巖質邊坡滑坡;片狀巖質邊坡之間水流下滲,水對巖質邊坡起到潤滑作用導致摩擦系數降低,尤其是層與層之間為粘土或者砂土膠結物時,粘結力會明顯降低,從而降低了摩擦力,增加邊坡的塌方、滑坡等自然災害。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段德炳,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劉榮,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吳文毅,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白布剛,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楊獻昌,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立志,鞏義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東輝,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會長、河南豫聯集團董事長崔紅松,河南省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河南省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宋克興,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輪值會長、河南神火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章,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立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孟杰,主要地市政府部門、產業集聚區領導以及上海、山西、山東、廣東、陜西、內蒙古、新疆、甘肅、湖南、安徽、廣西、湖北等省市有色協會學會負責人和行業同仁共500余人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吳文毅主持。
段德炳、崔紅松、白布剛、劉榮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段德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一直高度重視鋁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河南是我國傳統的鋁工業大省,起步早、規模大、體系全、基礎好。近年來,河南省凝聚了一批有實力、重情懷、敢擔當的行業骨干企業和企業家,明泰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中孚高精鋁材、龍鼎鋁業、萬基鋁加工、神隆寶鼎、金陽鋁業等骨干企業,都是我國鋁加工的優秀企業代表,為河南省乃至全國鋁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河南省培育壯大先進鋁基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的出臺,是河南省做大做強鋁產業鏈的決心,更是推動河南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在新的形勢下,大家能夠樹立必勝信念,堅持科技創新,努力補齊短板,攜手共進,為中國鋁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首屆河南鋁加工行業優秀企業家和科技創新領軍人物”頒獎儀式和銀企簽約儀式。明泰鋁業總經理劉杰、神火集團總經理崔建友、中色科技董事長趙志銳、中孚高精鋁材總經理周慶波、龍鼎鋁業董事長吉冰旭、洛陽萬基鋁加工總經理吳俊、萬達鋁業總經理王璐團、中鋁洛陽鋁加工董事長張鵬宇、榮陽實業(南陽)總經理蔣和云、廣東興發(河南)鋁業總經理廖佩坤獲“首屆河南鋁加工行業優秀企業家”榮譽稱號。
明泰鋁業總工程師孫會彭、中孚高精鋁材副總經理曹永國、龍鼎鋁業總經理張安樂、中鋁鄭州研究院特種氧化鋁研究所所長李東紅、萬達鋁業總工程師羅筱雄、西盛鋁業董事長李有望、中色科技副總工程師張京誠、商丘陽光鋁材總經理潘軍朋、寶武鋁業汽車板產品室長曹零勇、艾文斯新材料總經理熊雪君獲“河南鋁加工行業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鄭州輕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銀行和12家鋁基材料企業代表上臺簽約,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展會持續三天。同期還舉行了“第四屆中原國際鋁加工新技術應用及發展論壇”。
(毛建華)
【本刊訊】 10月30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京召開2023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介紹基本情況并答記者問。
前三個季度,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較全國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高出2.2個百分點。其中,對行業增加值貢獻較大的是有色冶煉與壓延加工,前三個季度增幅達到7.8%,高于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1.6個百分點。
他介紹,今年前三個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經濟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有色金屬行業、有色金屬企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行業穩定增長這一首要任務,積極化解出口下降、傳統消費放緩,成本上升、價格下跌等因素對產業運行的影響,總體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扎實推進,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并且三季度呈穩中向好的態勢更趨明顯。
在行業發展站在新起點的同時,企業發展也步入新的歷程。對于國內鉀肥生產企業來說,中小型鉀肥生產企業或將會加速淘汰進度,而大中型企業單一產品銷售模式拖累企業轉型升級。因此,2018年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繼續整合傳統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優化傳統產能,積極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同時,通過技術和服務升級,加快提升農化服務水平。并通過平衡進口與國產鉀肥供給總量,穩定市場供需。此外,應當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努力提高行業安全環保水平。大力拓展國際市場,保障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他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前三個季度行業運行特點。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發現法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學習,其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啟發引導學生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強,并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大道,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目的[6]。
一是產量平穩較快增長。三季度,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1 863.7 萬噸。前三季度,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5 501.7萬噸,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6.8%。
賈明星首先通報了今年1——8月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他說,今年以來,有色金屬行業積極應對出口下降、傳統消費放緩,成本上升、價格下跌等因素對產業運行的影響,環比呈現恢復性向好態勢。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工業水平。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4.1%,增幅較上半年擴大1.7 個百分點,較全國工業投資高5.1 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礦山采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3%,冶煉壓延加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9%。今年以來,光伏、風電、鋰電、新能源汽車等所需高新金屬材料投資及有色金屬礦山投資增幅較大,是拉動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兩個重要因素。
三是前三個季度有色金屬原料進口持續增長,鋁材等出口量同比下降,但三季度環比出現增長。前三個季度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2 507.1億美元,其中進口額2 052.9億美元,增長6.3%;出口額454.2億美元,下降12.5%。
碰撞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類型:發生在直線航段碰撞,即對遇碰撞和追越碰撞;發生在交叉航段的碰撞,即交叉碰撞。針對兩種不同的碰撞方式,該模型運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四是主要有色金屬品種價格漲跌明顯分化。
銅價由跌轉漲。國內現貨市場,三季度銅均價69 009元/噸,環比回升2.3%,同比上漲13.2%;前三季度銅均價68 311元/噸,由前8個月同比下跌1.0%轉為同比上漲0.2%。
三是我國鋰回收規模全球領先。中國從2015年開始研究鋰電回收提鋰技術,2017年實現產業化,到2022年提鋰產能達到10萬噸以上,產量為4.9萬噸,占國內鋰鹽產量原料比例7.6%。現階段,中國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相關生產企業紛紛布局電池回收產業,2022年,已建成100萬噸動力電池回收產能,居全球第一,在產能布局上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
工業硅價格下跌。國內現貨市場,三季度工業硅價14 276元/噸,環比回落3.8%,同比下跌27.6%;前三季度工業硅價15 675元/噸,同比下跌21.8%,跌幅比上半年擴大2.7個百分點。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大幅度下跌。國內現貨市場,三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均價24.0萬元/噸,環比回落6.0%,同比下跌51.9%,前三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均價30.1萬元/噸,同比下跌36.4%,跌幅比上半年擴大8.2個百分點。
五是前三個季度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利潤降幅持續收窄,但降幅仍大于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的降幅。
今年9月份,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按可比口徑計算,下同)363.5億元,比8月份增長25.6%;比去年9月份實現利潤增長104.7%。
三季度,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66.7億元,比二季度增長28.1%;比去年三季度增長92.5%。
前三個季度,10 560家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 085.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4.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35個百分點,但降幅仍大于全國規上工業企業降幅1.3個百分點。其中,獨立礦山企業實現利潤577.9億元,增長5.0%;冶煉企業實現利潤981.7億元,同比下降24.2%;加工企業實現利潤525.7億元,同比增長9.4%。
智慧圖書館信息系統要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資源,針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快捷地從中抽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并以可視化方式向用戶呈現。整個過程自動完成,無需人工直接參與。人、資源、技術和制度,是新一代智慧圖書館信息系統的組成要素。
他強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色金屬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扎實推動有色金屬工業保持平穩發展。
線上:從之前的線上統計情況來看,參加線上問卷調查的人中有80.25%認為對南京城墻應該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有12.35%認為開發與保護應該并重,其余部分認同其他選項。這說明絕大多數人對于歷史遺跡的態度還是以保護為主的,開發應該以保護為基礎。
(朱逸慧)
【本刊訊】 10月26日,由自然資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的“2023(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大會以“創新驅動,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謀全球礦業創新之路,共促全球礦業高質量發展。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加納國土資源部部長塞繆爾·吉納波爾、天津市市長張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許大純共同啟動大會開幕鍵。加納、蘇里南、尼日利亞、古巴、吉爾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烏拉圭、南非、贊比亞、澳大利亞、坦桑尼亞、馬拉維、剛果(金)、阿根廷、秘魯等國礦業部長、副部長、駐華使節,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李金發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主持。

王廣華在致辭中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的礦產品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中國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推動礦業綠色發展與安全治理;堅持改革引領,持續釋放礦業政策紅利;堅持互利共贏,持續推進礦業開放合作。當前國際礦業市場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全球礦業正處于加速轉型的關鍵期。王廣華代表自然資源部提出三點倡議。一是促進創新發展,為礦業發展增添新動能。推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裝備的研發和應用,促進礦產資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融合。二是促進綠色發展,為礦業發展培育新模式。推廣綠色技術、工藝和裝備,實現礦山開發與生態保護的有效協同。三是促進合作發展,構建礦業命運共同體。各方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動全球礦業投資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張工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在致辭中表示,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行業熱點,為各方增進交流、把脈市場、加強合作搭建高層次平臺,將為世界經濟復蘇繁榮增添動力。天津產業基礎雄厚、科教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港口交通發達,采掘、冶金、石化、裝備制造、航運等產業與礦業銜接緊密。天津將努力擦亮、叫響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這張“國際名片”,在互利合作中擴大“朋友圈”、推進高質量發展,讓“渤海明珠”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塞繆爾·吉納波爾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同非洲國家友誼日益加強,中國已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礦業是非洲經濟的重要基礎,加納和其他非洲國家擁有豐富的鉑族金屬、稀土、鋁、鋰等支撐綠色能源轉型的礦產資源,要通過創新驅動,促進本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升級礦業產業鏈,促進各方獲益。
沙特阿拉伯地質調查局局長阿卜杜拉·本·穆夫特·沙姆拉尼代表工業和礦產資源部致辭。他表示,沙特愿與各方加強國際合作,持續推進本國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礦業開發新技術,改善礦業營商環境,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全球能源資源安全作出貢獻。
開幕式后,陳敏爾、王廣華、張工等領導和嘉賓一行參觀了國際礦業展覽,與國內外嘉賓就礦產勘探開發、礦產品交易、國際礦業合作等話題進行交流,期間還舉行了《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3》發布活動及高層論壇活動,邀請有關國家礦業部長、副部長圍繞“創新驅動,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作演講和交流。許大純主持高層論壇。
會期為期3天,大會采用“線上+線下”方式進行,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 000余人參會、260余家機構和企業參展。
(毛建華)
【本刊訊】 10月26日,伴隨著2023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開幕儀式的召開,“遂寧-甘孜”飛地園區(遂寧天齊綠色低碳產業園)開園暨天齊鋰業安居2萬噸碳酸鋰項目竣工儀式在安居經開區隆重舉行。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禮,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倪瑞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鋰業分會會長李宇圣,甘孜藏族自治州副州長陳波濤,甘孜藏族自治州經信局局長查鵬,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降擁尼瑪,遂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霖臨,遂寧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江彬,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孝廉,遂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文強,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江平,遂寧市安居區委書記吳軍,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文彬,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蔣衛平,副董事長蔣安琪,董事、總裁夏浚誠出席竣工儀式,并啟動竣工按鈕。
李宇圣祝賀“遂寧-甘孜”飛地園區開園并表示,遂寧市以超長的戰略眼光和超強的實戰定力,搶抓風口機遇,把鋰電產業作為構建“3+3+3”現代產業體系的“一號工程”,依托天齊鋰業頭部企業優勢,把握當下、布局未來,展現了遂寧“鋰電之都”的擔當和作為。敢為人先的安居區,勇于承擔打造“鋰電之都”引領區的重大使命,實現了鋰電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精彩蝶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將夯實為政府建言獻策、為行業保駕護航、為企業排憂解難的基本功,共同推進中國鋰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蔣衛平在致辭中表示,遂寧天齊鋰業安居項目是天齊鋰業深耕行業30余年以來,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領先的工藝技術打造的全球旗艦工廠,工廠自動化程度、工藝水準、排放控制指標以及ESG管理工作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將成為我們進一步擴大市場、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保障。未來,天齊鋰業將依托自身優勢,落實安全生產、踐行環保理念、推動技術創新、聚焦產業合作,深入推進ESG與可持續發展,保障項目持續穩定運行,為園區發展注入動能,為“遂甘”兩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儀式上,許文強與陳波濤分別代表遂寧市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簽訂了共建“遂寧——甘孜”飛地園區合作協議。楊文彬、降擁尼瑪、夏浚誠簽訂了安居區、雅江縣、天齊鋰業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江彬與陳波濤共同為“遂寧——甘孜”飛地園區揭牌。
隨后,參加竣工儀式的領導一行啟動了冰屏,現場禮花齊發,煙花溢天,慶祝天齊鋰業安居項目正式竣工。(張博)
【本刊訊】 剛果(金)當地時間10月14日,五礦資源金塞維爾改擴建項目鈷廠竣工儀式成功舉行。剛果(金)礦業部長Antoinette N’samba女士;勞工部長Claudine Ndusi女士;上加丹加省省長Jacques Kyabula先生;中國駐剛果金大使館代表傅兆隆;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五礦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基清;五礦資源執行總經理王楠;金塞維爾礦山總經理夏偉泉,以及鈷廠建設單位代表中國十五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輝等出席慶典活動并致辭。金塞維爾礦山管理層及職工代表,改擴建項目的各建設單位、剛果(金)中資礦業企業協會成員單位,當地政府及社區代表和新聞媒體等共計200余人參加慶祝活動。

2022年3月,五礦資源董事會正式批準實施金塞維爾改擴建項目。該項目包括選礦、焙燒制酸和鈷回收等工藝系統,與現有濕法冶金工藝系統相結合,提升電解銅產能,并生產氫氧化鈷副產品。本次投產的鈷廠是金塞維爾改擴建項目投產的第一個子項,于2022年7月1日啟動現場施工,歷時14個月建設,于2023年9月如期實現機械竣工,進入投料試生產階段。后續,金塞維爾礦山將繼續推進剩余內容建設,預計將于2024年下半年全面建成投產。
徐基清在致辭中感謝各界朋友對金塞維爾礦山及改擴建項目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中國五礦將繼續堅持金屬礦產主責主業,支持和推動五礦資源持續擴大資源獲取,應用國際一流行業標準,始終做到負責任、可持續地開發礦產資源,為股東和各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
剛礦業部長、勞工部長、上加丹加省省長等參會政要先后發表致辭。他們一致祝賀金塞維爾鈷廠順利如期竣工,期待項目發揮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勉勵五礦資源繼續秉持優良的ESG表現,做中剛兩國礦產資源合作的典范,持續造福當地人民和利益相關方。
儀式最后,由剛礦業部長代表各界來賓為鈷廠投產剪彩,并與全體來賓共同見證鈷廠啟動試運行。
(毛建華)
【本刊訊】 近日,中鋁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資本”)組織內外部專家學者召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是公司為落實國資委及中鋁集團部署,加快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而召開的活動,旨在通過聚集各方智慧,研討當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和增長空間,推動公司發展方向和模式的轉型,激發創新動能,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解讀了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分析了中鋁集團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狀和挑戰,圍繞“尋找戰新產業紅利”“戰新產業投資周期”“有色領域投資發展前景和關鍵要素”“新材料及新能源產業投資核心領域”“戰新基金”等主題進行深度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大力發展和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關口,在大國博弈的關鍵時刻,在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時期,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我國產業體系在走向自主創新道路的重要節點,應對國際競爭和國內轉型的戰略。央企應積極響應國資委的號召,結合自身的產業特點、發展優勢、技術積累和資金實力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方向和路徑進行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要有堅定戰略、長期投入的決心和恒心,要有布局戰新產業相關的評價標準和市場化機制支撐。中鋁集團可以立足有色行業優勢,聚焦在稀散金屬及其應用、高端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技術、傳統產業綠色化數智化升級等賽道布局戰新產業。與會專家還分享了他們在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經驗,提供了有關創新管理、人才甄選、投資和交叉學科合作等方面的建議,這些寶貴的經驗和建議,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和實現戰略目標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此外,公司同樣也分享了自己在產業鏈發展、基金投資、產業賦能和技術創新方面的經驗。
據悉,今年國資委多次召開會議部署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求央企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為響應國家戰略引導規劃,把握宏觀大勢中蘊含的趨勢性投資機遇,中鋁資本正在建設戰新產業孵化投資平臺及配套能力,籌劃發起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中鋁集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王瑋 梁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