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壯|文
在電解鋁產能達到4 500 萬噸/年 “天花板”的背景下,我國再生鋁生產規模持續擴張,截至2022 年年底已經形成1 800 萬噸/年的產能。筆者認為再生鋁對電解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是保障未來我國鋁供給安全的重要力量。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雙碳”行動的推進,我國鋁市場供給側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最突出的變化就是再生鋁規模持續擴大,電解鋁產能“天花板”形成。與電解鋁生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相比,再生鋁生產可以節省能耗90%以上,相當于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22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同時,每噸再生鋁僅產生約0.23噸碳排放,為電解鋁產生的碳排放量的2.1%。因此,在電解鋁產能達到4 500萬噸/年“天花板”的背景下,我國再生鋁生產規模持續擴張,截至2022 年年底已經形成1 800萬噸/年產能。此外,還有約805萬噸/年在建產能將在2023年和2024 年投產。再生鋁對電解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是保障未來我國鋁供給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2年,我國再生鋁產量為865萬噸,比2021年增長8.1%,達到電解鋁產量的21.5%,占國內鋁市場供給量的17.5%,比2021 年的16.6%上升0.9 個百分點。2019-2022年,我國再生鋁產量年均增長7.1%,明顯超過同期電解鋁產量年均3.8%的增長速度,在供給總量中所占份額呈逐步上升趨勢。
在國家嚴控電解鋁產能擴張的政策環境下,再生鋁成為供給側的投資熱點。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統計,截至2022 年年底,國內再生鋁產能已經達到1 800 萬噸/年以上,其中廣西、江蘇、廣東、河南、江西五省合計占61%。2022 年建成的較大規模項目有:河南明泰鋁業100萬噸/年再生鋁保級應用項目,廣西平鋁集團80 萬噸/年再生鋁項目,廣西南寧潮力鋁業70 萬噸/年再生鋁項目,浙江新月控股廣西60 萬噸/年再生鋁合金項目等。此外,2022 年結轉的2023 年的再生鋁在建項目產能還有805萬噸/年,預計到2023年年底國內再生鋁產能將超過2 600萬噸/年。
鋁具有良好的循環利用性能,隨著國內鋁消費量持續增長,廢鋁的積蓄量也越來越大,為發展再生鋁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統計,2022年國內廢鋁回收量725萬噸(金屬量),比2021年增長3.57%,占當年國內再生鋁原料供應的83.8%。國內集中的廢金屬回收交易集散中心初步形成,2022年山東臨沂華東有色金屬城回收交易廢鋁102萬噸;河南長葛大周廢鋁回收利用量超過200萬噸;江西豐城市循環經濟園區廢鋁回收量超30萬噸。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后,我國廢鋁進口逐漸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目前,不能達標的美國及歐洲的鋁廢料在東南亞經過預處理,達到我國再生鋁原料標準后,再以一般貿易形式進入我國。2022年我國進口再生鑄造鋁合金原料151.61萬噸,同比增長47.39%,其中從東南亞及日韓進口廢鋁原料69.5 萬噸,占45.8%;從美國進口16.59 萬噸,占10.94%,也是國內再生鋁原料的重要來源。
2022年,不包括加工及制品企業直接利用的再生鋁,我國再生鋁錠及鋁合金錠生產地主要集中在重慶、江蘇、山東、廣東、湖南、河北、浙江、福建等省市。在2019 年-2022 年間,位于中西部地區的重慶、湖南等地的再生鋁錠及鋁合金錠生產發展明顯快于東部沿海地區,其中重慶的年均增長速度高于10%,2022年達到101萬噸,超過江蘇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的省區(直轄市);2022年湖南產量為51萬噸,幾乎翻了兩番。相比之下,沿海地區再生鋁錠及鋁合金錠的產量變化不大。
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我國再生鋁行業頭部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2022年再生鋁產量或用量超過50萬噸的企業有:山東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順博鋁合金股份公司、河北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公司、廣東華勁鋁業集團。其中,山東創新金屬集團以生產鋁圓錠、板錠和線桿等為主,使用再生鋁原料68.65萬噸,居國內企業之首。其次是重慶順博鋁合金股份公司,生產再生鋁合金錠64.05萬噸,再生鋁錠及鋁合金錠產量居國內企業之首。河北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公司是以生產再生鋁錠及鋁合金錠和鋁合金輪轂為主的企業,2022年使用再生鋁原料56.63萬噸。廣東華勁鋁業集團2022年生產再生鋁合金錠54 萬噸。2022 年,國內其他具有實力的再生鋁企業還有上海帥翼弛集團、上海新格集團、江蘇怡球資源股份公司等。

表1 我國再生鋁原料保障情況(萬噸)
我國政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政策上支持再生鋁產業發展。2022 年8 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25 年國內再生鋁產量達到1 150 萬噸,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24%以上。同時提出,鼓勵增加高品質再生金屬原料進口。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國內一些地區加快再生鋁發展,廣西平果地區規劃建設約660 萬噸/年產能;山東濱州地區規劃建設約300 萬噸/年產能;湖南汨羅地區規劃建設約180 萬噸/年產能。預計2025 年之后,國內再生鋁完全可以滿足市場增量需求。
盡管我國再生鋁產業發展較快,但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原料保障亟待加強。盡管最近20年來國內電解鋁累計消費量已經達到4.67 億噸,但85%以上是2010 年以后消費的,尚未達到15年一次的使用壽命周期,雖然未來可循環使用的廢鋁數量很大,但當前回收的廢鋁卻遠不能滿足需要。2022年,國內再生鋁產能利用率只有48%,關鍵就是廢鋁原料供應不足。譬如,2022年廣西平果地區已經建成再生鋁項目7個,合計形成產能300萬噸/年,由于缺少廢鋁原料,在大量使用電解鋁的情況下,生產出70萬噸鋁及鋁合金產品。
二是廢鋁保級利用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鋁合金品種繁多,組分各異,技術含量差別很大,實現廢鋁保級循環利用,直接反映再生鋁產業的發展水平。由于沒有建立健全的廢鋁分級回收體系,目前我國廢鋁保級循環利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廢舊易拉罐的回收率雖然達到90%以上,但大部分都被降級使用,而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超過70%的鋁罐材料被重新保級利用。廢鋁降級利用實際上降低了高技術含量鋁廢料的回收利用價值,在經濟和技術上很不合理。

表3 2022年我國主要再生鋁企業情況
三是再生利用的“圈區化管理”需要得到高度重視。再生鋁生產雖然節省能源,減少碳排放,但廢鋁中也含有大量油漆、油污和其他復雜的化學物質,在再生利用的過程中極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國家對再生鋁產業發展采取“圈區化管理”政策,以整合無序回收,消除“二次污染”,規范行業運行。但是,隨著近年來再生鋁行業的持續發展,“圈區化管理”并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存在不顧生態環境、盲目粗放擴大勢頭。對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視,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
四是國際廢鋁市場競爭加劇。隨著印度、東盟經濟的發展,這些國家和地區對廢鋁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加劇了國際廢鋁市場的競爭形勢,已經對中國廢鋁進口大國地位提出挑戰。當前世界廢鋁資源富集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美國、歐盟,年流通量分別在500萬噸左右(不含直接利用的廢鋁),其中自用約350萬噸和300萬噸,可供出口廢鋁約有400萬噸。而2020年以來,印度從美國進口的廢鋁量從20余萬噸猛增至2023年的40余萬噸。預計未來幾年,印度的廢鋁進口量還會繼續增加。
不斷提升再生鋁在鋁市場供給側的地位,不僅是經濟和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更是建設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的需要。為實現我國再生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強化國家宏觀引導。當前是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再生鋁產業重要時期,為了引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強化國家宏觀調控,通過制定國家層面的行業發展指導方針,統籌國內外廢鋁原料保障能力,合理安排全國的產業布局和規模,避免盲目的粗放式擴張。
第二,堅持“圈區化管理”模式。為了規范行業發展,防止出現“二次污染”,需要堅持對再生鋁拆解、處理、熔煉、加工實行“圈區化管理”模式。可以參照化工園區封閉化管理經驗,制定再生金屬圈區化管理辦法。鑒于再生鋁拆解、處理、熔煉、加工存在一定安全和污染隱患,應建立相關企業資質認證制度,規范行業發展,減少安全、污染事故。
第三,推動廢鋁保級回收利用。實力強的大型鋁加工企業在推動廢鋁保級回收利用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推動廢鋁再生利用向大型鋁加工企業集中,對我國再生鋁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發展再生鋁政策方面對大型鋁加工企業給予更多支持,是推動我國廢鋁保級利用的重要舉措。
第四,在政策上鼓勵優質廢鋁進口。充分利用廢鋁資源,發展循環經濟是人類共同的任務。發達國家的廢鋁資源品質較好,在我國廢鋁資源不能保障供給的情況下,積極利用境外資源對我國再生鋁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杜絕“洋垃圾”進口的前提下,通過減免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等政策,鼓勵達到國家再生鋁原料標準的優質廢鋁進口,也是促進我國再生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