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容



摘 要:目的:了解市售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狀況及污染暴露風險。方法:以菜豆、豇豆、食莢豌豆為對象,檢測了595批次樣本中17種農藥殘留含量,依據GB 2763—2021對農藥殘留量進行判定,并通過計算農藥最大暴露比值,對農藥暴露風險進行了簡單評價。結果:595批次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率為28.57%,超標率為5.38%,檢出率和超標率的順序均為食莢豌豆>豇豆>菜豆。7種超標農藥超標率順序依次為倍硫磷>水胺硫磷=多菌靈>啶蟲脒>氧樂果>毒死蜱=滅蠅胺。農藥暴露比值計算結果表明氧樂果、水胺硫磷和倍硫磷的最大暴露比值超過了1,存在一定的食用風險。結論: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頻次較高,存在超標現象,且存在使用高毒禁用農藥的情況,農藥共殘留檢出現象還比較突出,發現3種農藥的最大暴露比值大于1,對人體的健康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此類農藥使用的監管。
關鍵詞:豆類蔬菜;農藥殘留;檢出率;超標率;最大暴露比值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Exposure Ratio in Three Kinds of Legume Vegetables Sold in the Market
LIN Lirong
(Ningde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Product, Ningde 35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esticide residues and pollution exposure risk of three kinds of legume vegetables sold in the market. Method: With kidney beans, cowpeas and edible podded peas as objects, 17 pesticide residues in 595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detected. The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GB 2763—2021. The pesticide exposure risk was simply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exposure ratio of pesticides. Result: In 595 batches of legume vegetabl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esticide residues was 28.57%, and the rate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was 5.38%. The order of th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rate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was edible podded peas>cowpeas>kidney beans. The order of the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of seven pesticides was as follows: fenthion>isocarbophos=carbendazim>acetamiprid>omethoate>chlorpyrifos=melamin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pesticide exposure ratio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exposure ratio of omethoate, fenitrothion and fenitrothion exceeded 1, and there was a certain risk of consumption.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frequency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legumes and vegetables is high,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and there is a situation of using highly toxic banned pesticides. The detection phenomen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s relatively promin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exposure ratio of three pesticides is greater than 1, which poses a certain risk to human healt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use of such pesticides.
Keywords: legume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ion rate; over standard rate; maximum exposure ratio
豆類蔬菜在我國屬于產量較高的一類蔬菜,種類多樣,深受消費者喜愛,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一道既美味又健康的菜肴。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經常食用豆類蔬菜,還可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對人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種食物。在豆類蔬菜種植過程中,為了殺蟲、殺菌以及提高產量,農戶常常會噴灑農藥,但過量或者不按規定使用農藥,必然會造成農藥殘留的情況。這不僅會導致環境的污染,還會通過食物鏈對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造成毒害[1-3]。相關文獻已有報道,長期食用受農藥污染的食品,會給人體帶來如神經毒性[4]、生殖毒
性[5-6]及遺傳毒性[7]等影響,誘發多種慢性疾病。豆類蔬菜中食用量較大的種類主要有菜豆、豇豆、食莢豌豆等,本研究以這3種豆類蔬菜為對象,采用現行的檢測方法,基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以及液相色譜儀等儀器,檢測了595批次樣本中17種農藥殘留情況,并計算了農藥最大暴露比值,對農藥的暴露風險進行了簡單評估,以期了解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現狀及暴露風險情況,從而為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管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來源
采集市售豆類蔬菜595批次,其中菜豆134批次,豇豆381批次,食莢豌豆80批次。采集點涉及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以及農戶等。
1.2 檢測項目
檢測項目包括阿維菌素、吡蟲啉、毒死蜱、多菌靈、啶蟲脒、滅蠅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倍硫磷(包括倍硫磷砜和倍硫磷亞砜)、甲胺磷、甲拌磷(包括甲拌磷砜和甲拌磷亞砜)、甲基異柳磷、克百威(包括3-羥基克百威)、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唑磷、噻蟲胺、水胺硫磷和氧樂果等17種農藥。
1.3 檢測方法
按照現行標準《蔬菜中滅蠅胺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NY/T 1725—2009)[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GB 23200.113—2018)[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B 23200.121—2021)[10]開展檢測。具體的檢測方法見表1。
1.4 判斷依據以及數據分析
本研究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測結果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 2763—2021)[11]規定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進行判定。應用 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 農藥污染暴露評價方法
基于豆類蔬菜的檢測結果,對檢出的農藥污染暴露風險進行了簡單評價。①每日允許攝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指人類終生每日攝入某物質,而不產生可檢測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計量;②每人每日允許暴露量(單位:mg):如果每人體重以60 kg估計,那么每人每日允許暴露量=60×ADI。③每日膳食攝入量:膳食推薦攝入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12]中膳食參考攝入量的高值進行估算,每人每日蔬菜攝入量估計為0.5 kg。④每人每日最大暴露量=某污染物最大檢測值×該污染物每日膳食攝入量。⑤最大暴露比值=每人每日最大暴露量÷每人每日允許暴露量;若最大暴露比值大于1,認為污染物暴露量超過了每人每日允許暴露量,會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13]。
2 結果與分析
2.1 總體情況
由表2可知,595份豆類蔬菜中,有170批次的樣品農藥殘留有檢出,累計檢出頻次為280項次,檢出率為28.57%,檢出農藥種類有11種。有32份樣本農藥殘留含量超標,累計檢出頻次為38項次,超標率達到5.38%,超標農藥有7種。
2.2 不同品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檢出及超標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3種豆類蔬菜中,134批次菜豆中農藥檢出26批次,檢出率為19.40%,檢出農藥種類為6種,頻次為39項次;381批次豇豆中農藥檢出114批次,檢出率為29.92%,檢出農藥種類為8種,頻次為192項次;80批次食莢豌豆中農藥檢出30批次,檢出率為37.50%,檢出農藥種類為5種,頻次為49項次。農藥殘留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食莢豌豆>豇豆>菜豆,檢出率最高為食莢豌豆,菜豆檢出率最低,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985,P<0.05)。3種豆類蔬菜中超標率從高到低順序也為食莢豌豆>豇豆>菜豆,其中食莢豌豆的超標率最高,為8.75%,超標農藥主要為毒死蜱和多菌靈;豇豆超標率為6.29%,超標農藥種類涉及5種,分別為倍硫磷、水胺硫磷、啶蟲脒、滅蠅胺以及氧樂果;菜豆超標率最低,僅為0.75%,涉及氧樂果1種農藥超標,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72,P<0.05)。
2.3 豆類蔬菜中不同種類農藥檢出及超標情況
595批次豆類蔬菜檢出阿維菌素、吡蟲啉、毒死蜱、多菌靈、啶蟲脒、滅蠅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倍硫磷、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水胺硫磷和氧樂果等11種農藥(其中有7種農藥殘留超標),甲胺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氯唑啉以及噻蟲胺等6種農藥均未檢出,具體的檢出及超標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啶蟲脒的殘留檢出率最高,為11.60%;其次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靈及滅蠅胺,分別為8.24%、8.07%、6.89%;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倍硫磷、水胺硫磷的檢出率分別為5.21%、4.03%、1.18%,其余4種農藥的殘留檢出率均低于1%,11種農藥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1.668,P<0.05)。
7種農藥殘留存在超標情況,其中倍硫磷的超標率最高,為2.52%,水胺硫磷和多菌靈的超標率均為1.18%,啶蟲脒、氧樂果、毒死蜱和滅蠅胺的超標率均低于1%,分別為0.67%、0.50%、0.17%、0.17%,7種農藥超標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717,P<0.05)。2019年11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禁限用農藥名錄中已經禁止毒死蜱、水胺硫磷以及氧樂果在蔬菜上使用[14],豆類蔬菜中這3種農藥仍有檢出8批次,超標11項次,說明蔬菜種植戶在使用農藥過程中,仍然存在違規使用毒死蜱、水胺硫磷以及氧樂果等禁用藥物的情況,這可能是由于種植戶對禁限用農藥的相關規定還認識不足,相關監管部門還需要加強對農藥銷售和使用的監管及宣傳,加大蔬菜中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以保障消費者豆類蔬菜的食用安全。
2.4 17種農藥共殘留情況
595批次豆類蔬菜中有170批次樣品檢出農藥,其中檢出1種農藥有101批次,占比59.41%;同時檢出2種農藥有36批次,占比為21.18%;同時檢出3種農藥有19批次,占比為11.18%;同時檢出4種農藥有11批次,占比為6.47%;同時檢出5種以上農藥有5批次,占比為2.94%。具體見表5。
2.5 豆類蔬菜中11種檢出農藥暴露情況
有相關文獻報道[13],如果長期食用污染物暴露比值高的食物,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依據1.5的評價方法,針對豆類蔬菜中有檢出的11種農藥最大暴露比值進行計算。
由表6可知,氧樂果、水胺硫磷和倍硫磷3種農藥的最大暴露比值分別為22.22、3.89、1.19,均超過了1,存在一定的食用安全風險。其余8種農藥的最大暴露比值均小于1,可以認為豆類蔬菜中這8種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風險較低。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595批次菜豆、豇豆以及食莢豌豆樣品的檢測結果分析,發現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率為28.57%,涉及農藥種類達11種,超標率為5.38%,涉及農藥種類有7種。其中3種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率和超標率的順序均為食莢豌豆>豇豆>菜豆,食莢豌豆的農藥殘留情況最為嚴峻。豆類蔬菜中有7種農藥殘留存在超標情況,其中尤以倍硫磷、水胺硫磷以及多菌靈的超標率最為嚴重,且仍發現有8批次的樣本中檢出禁用高毒農藥毒死蜱、水胺硫磷以及氧樂果等超標的情況。
同時,通過農藥最大暴露比值計算,對農藥污染物安全風險進行了簡單明確的評價。通過結果分析發現,豆類蔬菜中氧樂果、水胺硫磷和倍硫磷等3類農藥的最大暴露比值均超過了1,尤其氧樂果比值高達22.22,嚴重超出了每人每日允許的最大暴露量,如果長期此類超標的豆類蔬菜,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
此外,豆類蔬菜中同時檢出2種及以上農藥殘留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占檢出樣品的40%之多,這是由于種植戶為延緩農藥抗性的產生,常常采用多種農藥聯合方式,用于豆類蔬菜的殺菌和殺蟲[1];也有一部分農戶對各種農藥性質認識不足,誤認為農藥用的種類越多,用量越大,殺蟲殺菌的效果就更理想,甚至混用禁用高毒農藥,致使豆類蔬菜的檢測結果中發現較高比例的農藥共殘留情況[15-16]。
綜合以上分析,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檢出頻次還較高,農藥共殘留現象較突出,仍存在使用高毒禁用農藥的情況。借助農藥最大暴露比值簡單分析發現,氧樂果、水胺硫磷和倍硫磷等3種農藥的最大暴露比值超過了1,如果長期食用此類超標的食品,對人們的健康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豆類蔬菜中農藥的使用監管,加大蔬菜中農藥殘留的日常及專項監測工作,從而有力保障人們“舌尖上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蒲云霞,賀敏,要媛,等.內蒙古地區市售蔬菜中農藥殘留狀況調查[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2,34(2):
281-286.
[2]王繼紅.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及預防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38(16):29.
[3]黃智文,方雙勇,鐘曉,等.2012—2018年曲靖市蔬菜中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22):7701-7706.
[4]KEIFER M C,FIRESTONE J.Neurotoxicity of pesticides[J].Journal of Agromedicine,2007,12(1):17-25.
[5]茍練,龐定國,徐培渝.有機磷農藥聯合毒性研究進展[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7,7(6):475-480.
[6]王大延,王晶晶,聶亞光,等.有機氯農藥硫丹的生殖毒性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生態毒理學報,2017,12(4):34-44.
[7]張力,張靜姝,姜淑卿,等.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現狀及農藥聯合毒性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6,32(4):569-572.
[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蔬菜中滅蠅胺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NY/T 1725—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9]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GB 23200.113—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10]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GB 23200.121—202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
[1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
[12]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13]胡振,周芳華,韋波.2016—2017年廣西市售食用農產品監測評價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8):
3302-3305.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禁限用農藥名錄[EB/OL].(2019-11-29)[2023-08-29].http://www.moa.gov.cn/xw/bmdt/201911/t20191129_6332604.htm.
[15]羅莎,趙帥,高春海,等.2016—2020年天津市市售蔬菜中農藥殘留狀況及膳食暴露評估[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2,34(6):1238-1243.
[16]趙占周.農藥混配與復配制劑使用[J].西北園藝(果樹),2017(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