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田勘

L流言
今天,“零添加”已經成為食品業的一個重要招牌,不少企業頻頻打出“零添加”的旗號。 不少顧客也信這一說法,“零添加” 的產品往往賣得多、賣得快。 “零添加”是一個什么概念? 真的健康嗎?
Z真相
很多消費者認為,
“零添加”就是食品中沒有一點添加劑。然而,無論從事實還是科學概念上看,“零添加”都不嚴謹,經不起推敲,而且并非事實。因為,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食品都要經過生產、收獲、轉運、儲存和加工等復雜流程,或多或少都含有添加劑。
一些人以為,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產品,純天然才是最好的。其實,衡量食物的營養、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純天然一個標準。食品生產和加工的一大目的,是讓食品營養充分發揮價值。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食品中使用到的最古老的添加劑就是鹽,也就是把肉類用鹽腌起來,以避免腐壞。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廠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劑的物質添加到食品中,才讓食品添加劑聲名狼藉。
“零添加”既不科學,也是在耍噱頭,甚至是為了安撫消費者的促銷手段。從食品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來看,如今世界上幾乎沒有食物不含添加劑。
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劑已經有2.5 萬種,中國只批準了2000 多種,不到十分之一。這些食品添加劑有很多種類,如防腐劑、增稠劑、甜味劑、膨松劑、增香劑等,有些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腸和臘肉會使用一點亞硝酸鹽以防腐,抑制肉毒桿菌生長繁殖。肉毒桿菌可以產生劇毒的肉毒素,毒性強于砒霜。顯然,在肉類加工中使用一點亞硝酸鹽是合理的,否則就有可能因肉質腐爛產生肉毒素而危害健康。
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廠家為了糊弄消費者,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劑的食品說成是零添加,如腌漬食品(高鹽)、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干燥)等。這些食品微生物本來就很難進入,所謂“不含防腐劑”就是一種營銷手段。
消費者真正需要關心的是,食品添加劑是否為食品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判定一種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劑量,不要被“零添加”輕易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