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張東升 張秀娟
中圖分類號:S665.1文獻標識碼:B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4.023
酸棗渾身都是寶,酸棗仁是用量很大的藥材,酸棗皮肉可加工酸棗飲料,酸棗殼可加工活性炭。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收購價格逐年提高,2014年酸棗的收購價格為3元/㎏左右,2022年秋季剛下樹的鮮酸棗的收購價格達到17元/㎏,進入11月酸棗收購價格達到40~50元/㎏。2023年秋季酸棗開秤價達到18元/㎏。由于收購價格提升,造成農民提前采摘和掠奪性采摘,不僅影響了酸棗仁質量,降低了藥效,而且造成野生酸棗資源破壞,數量逐年減少。
為了滿足社會對藥用酸棗的需求,確保酸棗適時采收,保障質量,利用山坡地和沙化土地人工種植栽培勢在必行。酸棗樹種植當年就可以開花坐果,說明酸棗樹極易實現結果豐產。人工種植酸棗完全可以實現當年育苗當年栽植當年結果。現將酸棗"三當"建園與優良單株選育嫁接技術總結如下。
1 小拱棚營養缽育苗
1.1 物料準備 1)營養缽規格:上口外徑13 cm,高12 cm,底部帶孔;2)種子:沒有破口的飽滿光亮的酸棗仁;3)土:普通土壤,最好是黏土,土壤里可以摻雜1/10的腐熟有機肥,注意要選草籽少的土;4)育苗地:選擇溫暖向陽、澆水方便的地塊。5)小拱棚膜和拱桿:棚膜選用0.1 mm厚的地膜即可,拱桿可以從網上購買專用拱桿。
1.2 育苗時間 棗樹發芽前30~45 d,一般是3月底至4月底。
1.3 育苗過程 第1步:營養杯裝土。用與營養杯配套的“裝杯神器”裝土;營養杯擺100個/m2,四周起壟高于營養杯,方便澆水除草,壟不宜太寬,能過去人就行;667 m2育苗4.5萬~5萬棵。第2步:播種。有2種方法,1)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3粒種子,戳進土里1~2 cm就行,戳完不用恢復原樣。2)也可以待營養杯全部裝完后,小水漫灌,待杯子里土浸實,再在上面放3粒種子,然后散1 cm厚的干土,這樣出苗最整齊。第3步:搭小拱棚。第4步:水分管理。3~5 d澆一次大水,澆大水是指用水從杯子底部滲透,也可早上撒水讓地皮濕潤,這樣種子容易破土,種子7~10 d破土,30~40 d能長到5~8 cm。注意:由于天氣涼或者地溫不夠,會出現出苗晚或者長得慢,這屬于正常現象。
2 營養缽苗移栽建園
苗子生長到5~8 cm或者6片葉子以上就可以出圃移栽,移苗前要把營養杯澆透,;大田定好株行距后,栽樹穴要比地面低5~10 cm,然后蓋膜,確保行上面是白膜,行間可蓋銀黑雙色膜,主要是防草作用;蓋完膜后用直徑10 cm的移苗器在地膜上打孔取土,把營養杯底部去除放入移苗器挖好的坑里,把多余的土放在營養杯的周圍防止地膜被風刮起;同時澆水,確保根系喝足水。
3 當年管理
3.1 間苗和定苗扶正 當苗子生長到20 cm高時,開始間苗,留一顆粗壯的苗,其余的從根部剪掉即可。對東倒西歪的苗木要扶正,確保苗木向上正常生長。
3.2 摘心 苗高40 cm時摘心,促進橫向枝發育。
3.3 除草 雖然覆蓋了雙色膜可以控制雜草生長,但也會有少量雜草從覆蓋不嚴的地方生長出來,發現田間有雜草生長要及時除掉,以免破壞雙色膜。苗木根際處的雜草更應該盡早拔除,以免影響苗木生長,但拔草時注意不要帶出苗木,影響成活。
3.4 打藥 經常觀察苗木,發現黏蟲、刺蛾、葉螨、薊馬等害蟲要及時打藥防治,保護好葉片和果實。
4 選擇優良單株
如果管理到位,當年會有一部分單株結果,發現當年坐果單株,做好標記,編號統計,記錄產量,查看種仁質量,初步選擇易結果易豐產單株,第2年繼續選擇優良單株。
5 嫁接低產單株
選出的單株可以作為母株,采集接穗,對低產樹嫁接,嫁接后進一步觀察產量,進一步選擇優良單株。
6 高產管理措施
6.1 施肥 每年冬季全園撒施發酵好的有機肥,每667 m2施1 000 kg以上。
6.2 冬季修剪 發芽前對酸棗樹修剪,每株樹留3個平枝即可,其余全部剪掉,落頭。樹干40 cm。
6.3 夏季摘心 酸棗新梢生長到40 cm時摘心,促進二次枝發育棗吊,提高坐果率,控制樹體高度。
6.4 花期噴施營養素 結合病蟲害防治,在酸棗開花期噴施營養物質如硼砂、氨基酸葉面肥等可以明顯提高坐果率。
6.5 做好病蟲害防治 棗黏蟲又稱棗鐮翅小卷蛾、卷葉蛾、包葉蟲、黏葉蟲等,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以小幼蟲危害葉、花、果。危害葉片時,吐絲將葉片綴在一起,藏身于其中,危害葉肉;危害花時,咬斷花柄,食害花蕾,使花變黑、枯萎;危害果時,被害果發紅脫落或與枝葉粘在一起不落。是棗樹的重要害蟲之一。
棗癭蚊又叫棗芽蛆,為害酸棗樹嫩芽及幼葉,發生早,代數多,為害期長。影響酸棗樹生長,是酸棗樹主要葉部害蟲之一。該蟲在本地區1年發生5~7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內結繭越冬。翌年4月成蟲羽化,產卵于剛萌發的棗芽上,5月上旬進入為害盛期,將嫩葉卷曲成筒,1個葉片有幼蟲5~15頭,被害葉枯黑脫落,老熟幼蟲隨枝葉落地化蛹,6月上旬成蟲羽化,平均壽命2 d,除越冬幼蟲外,平均幼蟲期和蛹期為10 d。
棗尺蠖又名棗步曲,以幼蟲危害幼芽、幼葉、花蕾,并且吐絲纏繞,阻礙樹葉伸展,嚴重時可將樹葉全部吃光。棗步曲3月中旬開始羽化出土,棗芽萌動時,幼蟲開始孵化危害棗芽。
綠盲蝽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棗樹幼芽、嫩葉、花蕾及幼果,被害葉芽上先出現失綠斑點,隨著葉片的伸展,小斑點逐漸變為不規則的孔洞,俗稱“破葉瘋”“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發育,枯死脫落,重者棗花全部脫落;受害幼果有的出現黑色壞死斑,有的出現隆起的小皰,果肉組織壞死,受害嚴重者棗果脫落。
為確保食品安全性,采用生物菌劑防治,全年噴施6~8次,從萌芽前的4月開始,每10~15 d噴施1次,每次噴施加營養物質例如奇農素、氨基酸類葉面肥等,尤其是花期一定要加含硼葉面肥,可以明顯提高坐果率,生產的酸棗可以完全達到安全標準,經權威部門檢測,所有化學農藥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均為“未檢出”,實現“零農殘”。
7 適時采收
為了提高酸棗仁質量,提高藥效,發揮人工栽培的優勢,待酸棗充分成熟后集中采收。可在酸棗落葉后,酸棗全紅后敲打采摘,地下鋪上條塊布,收起后去除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