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遷量
(廈門市中醫院,福建 廈門 361009)
冠心病(CHD)為臨床常見的心臟病,其猝死率較高,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該病患病率和發病率逐漸呈年輕化趨勢,中青年患病逐漸增加[1-2]。中青年CHD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發病較急,多數患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或卒中才入院就診,嚴重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評估中青年CHD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具有積極影響[3]。CHD的病理生理機制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促進了CHD的發生和發展[4]。調查指出,血脂異常和CHD關系密切,其中LDL-C是引起CHD的危險因素[5]。目前,臨床關于CHD患者冠脈病變程度與LDL-C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分析LDL-C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廈門市中醫院收治的220例疑似中青年CHD患者為例,根據其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分為兩組:觀察組140例為CHD患者,對照組80例為非CHD患者。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按照Gensini評分對CHD患者進行分組,其中觀察1組(輕度,<30分,n=44),觀察2組(中度,30~60分,n=46),觀察3組(重度,>60分,n=50),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基礎資料比較(n)
1.2入選及排除標準:入選標準:①依從性較好者,無溝通障礙;②所有人群簽署知情同意書;③臨床資料齊全,自愿接受該研究;④近3個月未服用降糖藥及利尿劑。排除標準:①合并腫大、結核等疾病者;②存在認知障礙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中途自愿退出者;⑤嚴重肝、腎不全者;⑥精神障礙,不配合檢查者。
1.3方法:①樣本采集:患者入院后,收集其基礎信息,如年齡、性別、血壓、病情時間、吸煙史等。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所有患者5 ml靜脈血,離心5 min,轉速3 000 r/min,分離血清,放置-70℃冰箱保存。②檢測方法: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LDL-C水平、總膽固醇(TC)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試劑盒由美國貝克曼提供。選取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載脂蛋白A(ApoA)水平、載脂蛋白B(ApoB)水平。③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對所有人群行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機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經橈動脈進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對于在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狀動脈中的任何一條血管狹窄≥50%,即可確診為CHD。
1.4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血清LDL-C、TG、ApoB、TC、HDL-C、ApoA水平;②分析不同類型CHD患者檢測指標;③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多組間采取F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2.1兩組血清LDL-C、TG、ApoB、TC、HDL-C、ApoA水平比較:觀察組LDL-C、TG、TC、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Apo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LDL-C、TG、ApoB、TC、HDL-C、ApoA水平比較
2.2三組不同類型CHD患者檢測指標比較:三組ApoA、ApoB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1組LDL-C、TG、TC水平低于觀察2組、觀察3組,觀察1組HDL-C水平高于觀察2組、觀察3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類型CHD患者檢測指標比較
2.3CHD患者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LDL-C、TC、TG、HDL-C水平表達表達與 CHD患者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CHD患者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
CH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嚴重損害患者身心健康,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6]。目前臨床評估該病多次采取冠狀動脈造影,能較好地觀察冠狀動脈直徑、分布及形態,狹窄性病變長度、程度及數量等,但該檢查價格相對較高,因此,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聯合其他檢查方式,提高其準確性[7-8]。
調查顯示,血脂異常為CHD的主要病因,LDL-C下降可降低CHD相關事件的發生率,隨著LDL-C下降,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風險逐漸下降,可能是由于LDL-C水平上升,提高了其血管的敏感性,進而加快冠狀動脈硬化的進展[9]。本研究結果顯示,LDL-C水平及血糖升高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及CHD的形成,且Gensini評分越高,LDL-C水平越高,HDL-C水平越低。LDL-C抗體和調節性T細胞分泌的LDL-C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進而說明LDL-C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研究指出,HDL-C是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能促進外周組織中的膽固醇消除,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其水平與動脈管腔狹窄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LDL-C、TC、TG、HDL-C水平為CHD患者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為:CHD由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管腔狹窄,引起心肌細胞缺氧、缺血,進而引起心臟疾病,且引起管腔狹窄、閉塞的因素較多,如血管栓塞、炎性反應等,其中LDL-C、HDL-C、TG、TC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密切相關[12]。TG、TC水平升高,對凝血、纖溶存在一定影響,TG可有效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通過介導血管內皮功能促進DHD的發生、發展;TC與CHD發病呈正相關,即TC每升高 1.00 mmol/L,冠心病發病風險增加23.8%。LDL-C的氧化修飾作用產生抑制作用,進而預防CHD的產生,因此,人體血清中的LDL-C水平逐漸下降。相關研究指出,HDL-C在CHD患者中的水平明顯降低,LDL-C水平升高,說明LDL-C升高為CHD危險因素,HDL-C有保護作用,這一結論與本研究相一致[13]。
綜上所述,在CHD患者中,血清LDL-C顯著升高,HDL-C水平顯著下降,增加冠脈血管病變風險。檢測上述指標對評估CHD患者病情狀況存在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