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鵬,黃金平
(東莞仁康醫(yī)院兒科,廣東 東莞 523000)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多發(fā)于嬰幼兒的急性、高度傳染性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全世界嬰幼兒較為嚴重的健康負擔之一,并且與慢性肺病、神經(jīng)肌肉疾病、心臟病、唐氏綜合征和早產(chǎn)有關。毛細支氣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憋喘、發(fā)熱、三凹征等,若不及時治療將引起患兒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甚至威脅患兒生命[1]。目前臨床多以霧化吸入藥物為主,包括干擾素、糖皮質(zhì)激素、支氣管擴張劑、抗病毒藥物等,再聯(lián)合抗感染藥物進行對癥治療[2-3]。重組人干擾素α1b與鹽酸阿比朵爾均可用于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且效果較佳[4-5],本研究對83例分別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與鹽酸阿比朵爾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進行療效對比。
1.1一般資料:選取東莞仁康醫(yī)院兒科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收治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3例為研究對象,按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2)。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齡(4.14±1.12)歲,平均病程(45.23±13.02)h;對照組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齡(4.69±1.03)歲,平均病程(44.78±12.68)h。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治療與預防專家共識(2014版)》[6]中RSV毛細支氣管炎的標準并確診;②年齡1~8歲;③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②支氣管發(fā)育不良;③肝腎功能不全;④治療前1 w使用過其他抗病毒藥物。本次研究經(jīng)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接受病毒性肺炎常規(guī)治療,包括退熱、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等。兩組療程均為7 d。觀察組患兒采用QW-15Ⅱ型霧化吸入器(吉納公司生產(chǎn))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深圳科興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60058,規(guī)格30 μg)2.0 μg/kg,1次/d。對照組患兒飯前口服100 mg鹽酸阿比朵爾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73,規(guī)格0.1 g)治療,3次/d。
1.3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咳嗽、退熱、憋喘)。②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指標水平(SP-D、IL-17、IgE),于入院次日和治療7 d后采集患兒空腹靜脈血,3 000 r/min離心3 min后取上層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待測。采用固相夾心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使用ELISA試劑盒(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血清SP-D、IL-17、IgE水平。③臨床治療有效率。療效判定標準:有效: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顯效:患兒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體溫恢復正常;無效:為達到上述指標則視為無效。④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惡心、發(fā)熱、轉(zhuǎn)氨酶升高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12%(39/41),顯著高于對照組73.81%(31/4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咳嗽、憋喘改善時間和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清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因子水平均顯著降低,觀察組比對照組的改善程度更顯著,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
2.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20%(5/41),惡心1例,發(fā)熱2例,疲勞2例]與對照組[9.52%(4/42),惡心1例,血清轉(zhuǎn)氨酶升高1例,腹瀉2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2,P=0.969)。
毛細支氣管炎是以IgE介導的、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主、多種炎性介質(zhì)共同參與的氣道炎性反應,呼吸道病原菌以RSV最為常見。急性RSV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季節(jié)性疾病,通常在每年的秋季和春季之間流行,并在冬季達到高峰。 RSV 感染通常是輕微的,并以上呼吸道癥狀開始,與普通感冒類似。幾天后,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影響遠端細支氣管的疾病,臨床癥狀包括呼吸急促、喘息、濕啰音、干鼻音和胸部回縮。大約1%~3%的受感染兒童出現(xiàn)喂養(yǎng)困難、呼吸暫停或無法維持足夠的氧飽和度,常需要住院接受支持治療。少數(shù)有合并證的嬰兒會發(fā)展為呼吸衰竭或死亡。嚴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導致慢性后遺癥,主要以哮喘的形式出現(xiàn),但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被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病和特發(fā)性肺纖維化的病因。常規(guī)首選抗病毒藥物為利巴韋林,其對成人病毒感染有一定療效,但應用于小兒呼吸道疾病的安全性不高,易導致皮疹、肝功能損害、溶血等嚴重并發(fā)癥[7-8]。目前,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臨床以對癥治療及抗感染為主。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鹽酸阿比朵爾。RSV 是一種多態(tài)負義單鏈 RNA 病毒,屬于肺病毒科正肺病毒屬,單負鏈病毒目。RSV在鼻咽和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中復制一小段時間后,釋放的病毒顆粒可能轉(zhuǎn)移到下呼吸道的細支氣管或肺泡。感染 RSV 的患者的免疫反應導致中性粒細胞浸潤并縮小氣道,導致呼吸道疾病。重組人干擾素α1b是一種人體內(nèi)源性干擾素,可通過病毒粒子進入宿主細胞的過程主要由RSV病毒與宿主細胞表面分子的結(jié)合及RSV病毒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來發(fā)揮抗病毒作用[9-10]。相關研究表明,RSV毛細支氣管炎患者機體產(chǎn)生干擾素的能力有所下降,本研究采用霧化吸入方式補充外源性干擾素,提高了機體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和患兒的依從性[11]。何茹等[12]采用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血清SP-D、IL-17與RSV毛細支氣管炎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13-14]。SP-D作為肺先天性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可參與多種肺部疾病的發(fā)生,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肺泡及呼吸道上皮細胞遭到損傷,SP-D便由肺泡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導致血清SP-D水平升高[15]。IL-17是臨床常用的炎性反應介質(zhì),當患兒體內(nèi)出現(xiàn)感染或應激反應時,為了對抗感染這些介質(zhì)水平會顯著升高。IgE是介導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免疫球蛋白,當患兒感染RSV后,RSV作為抗原可刺激B淋巴細胞的成熟,誘導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導致血清IgE升高,引起氣道炎性反應和高反應性[1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與鹽酸阿比朵爾均能降低患兒相關血清因子水平,但重組人干擾素α1b改善血清因子水平的效果更顯著,提示重組人干擾素α1b比鹽酸阿比朵爾更能減輕患兒呼吸道炎性反應,這與賀曉紅等[17]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可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并且有助于提升重組人干擾素α1b在呼吸道和肺部的血藥濃度,氣道高反應性與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此外,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能長效抑制血清中SP-D、IL-17等抑炎因子,減輕機體的免疫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和改善血清因子水平的效果優(yōu)于鹽酸阿比朵爾。本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①研究樣本量較少,周期較短,患兒遠期療效還有待研究。②限于實驗條件所研究的評價指標有限,可能對實驗結(jié)果有一定影響。希望將來可進行多中心、長周期、大樣本的前瞻性研究,以便更清楚地闡述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RSV毛細支氣管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