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榮
(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山東 濟南 271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氣道阻塞、持續性的氣流受限為主要表現并常由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發展而來,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氣流嚴重受限,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臨床多采取用吸氧、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霧化吸入治療。相關研究表明可溶性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suPAR)表達于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免疫活化細胞表面,參與多系統疾病的發展[2]。人中性粒細胞肽(HNP)1-3組成了人體免疫系統,有殺菌、防御病菌等廣泛生物學作用[3]。但臨床關于霧化吸入治療對患者血清suPAR,HNP1-3水平影響的相關報道少見,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布地奈德,鹽酸氨溴索和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聯合治療AECOPD療效及對患者血清suPAR,HNP1-3水平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83例AE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4]病診斷標準者;②無精神類疾患及溝通障礙,能配合治療計劃者;③近3 w內無肺部相關病史;④近3個月內未使用過本研究所使用相關藥物。排除標準:①有其他惡性疾病的患者;②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③對本次試驗所用藥物過敏者;④孕期或哺乳期婦女;⑤因各種原因中途退組者。AECOPD的診斷標準:①根據患者呼吸系統病情惡化,主要表現為氣短、喘息、胸悶、呼吸變淺、頻率變快。②肺部可聞及明顯干濕啰音。③肺功能試驗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70%,50%≤FEV1實/預<80%,嚴重影響正常生活。④排除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哮喘、肺癌等引起有咳嗽、咯痰、喘息和持續氣流受限的疾病。將所有患者進行編碼后,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類,觀察組42例,對照組41例。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標準,所有患者自愿參與。兩組患者性別比例、年齡等基礎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視患者個體情況予以抗感染保證患者生命體征正常。對照組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布地奈德混懸液(生產企業:Alma Road,North Ryde,New South Wales 2113,批準文號 X20010423,規格 2 ml∶1 mg)0.5 mg/次,2次/d霧化吸入。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鹽酸氨溴索和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聯合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生產企業:Alma Road,North Ryde,New South Wales 2113,批準文號 X20010423,規格 2 ml∶1 mg)0.5 mg/次,2次/d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生產企業:北京韓美藥品有效公司, 國藥準字Z20190023,規格2 ml∶15 mg)2 ml(15 mg)溶于5 ml的0.9% 氯化鈉溶液霧化吸入,2次/d;沙丁胺醇(生產企業: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H19990233,規格:2.5 ml∶2.5 mg)0.2 mg,4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 w。
1.3指標評價: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肺功能指標及血清suPAR、HNP1-3水平。①臨床療效比較: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制定療效標準,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1周后的臨床療效。顯效:咳嗽、咯痰、氣喘等情況明顯有所變化;有效:咳嗽、咯痰、氣喘等情況有所緩解;無效:咳嗽、咯痰、氣喘等情況無變化或者惡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四川思科達科技有限公司 肺功能檢測儀S-980A Ⅲ)分別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 w后FEV1、FVC、FEV1/FVC比值;③兩組患者血清suPAR、HNP1-3水平比較:兩組患者于治療前后取用靜脈血,取上清液于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5 min,保存于-80℃冰箱。快速解凍清樣品,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suPAR、HNP1-3水平。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兩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2.86%)高于對照組(73.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3個指標的比值均有所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功能指標比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suPAR、HNP1-3水平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suPAR、HNP1-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兩組患者suPAR、HNP1-3水平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血清suPAR、HNP1-3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uPAR、HNP1-3水平結果比較
COPD是我國僅次于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的致死性疾病,COPD的主要病理生理學改變包括氣流受限導致的肺通氣功能障礙、動態肺順應性降低、病變侵入大氣道使得最大通氣量降低、殘氣量/肺總量升高、V/Q比例失調等[5]。AECOPD主要是由微生物感染肺部導致,患者呼吸道癥狀急性惡化,常導致肺功能進行性下降是病死率、病殘率升高、生活質量下降的原因,勸導吸煙患者戒煙對減慢肺功能損害最有效。AECOPD的治療首先需確定急性發作的病因,對癥治療,治療以吸氧、抗感染和支氣管擴張為主,臨床常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鹽酸氨溴索聯合霧化吸入治療[6]。相關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的多種功能都具有調節作用、常在緊急關頭使用,而此藥的抗炎作用以及允許作用可減輕氣道的炎性反應、減少分泌物,使得氣道通暢,減輕COPD的癥狀[7]。與全身糖皮質激素比較,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可以局部使用,從而減少全身使用時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在臨床上可以廣泛使用,對AECOPD患者治療效果很好,可將此藥作為COPD急性入院患者的首選用藥[8]。沙丁胺醇是支氣管擴張藥物,能在哮喘發作時很快打開氣道,使得平滑肌松弛、緩解哮喘癥狀。鹽酸氨溴索主要的作用是分解氣道腺細胞分泌的液體物質,并且促進黏性物質的排放,因而減少了呼吸時的阻力,使得呼吸過程更加省力。
本研究表明,3種藥物聯合應用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究其原因,布地奈德對過敏、炎性反應原因引起的支氣管阻塞具有很好的效果,可顯著降低支氣管對組胺和乙酰甲膽堿的反應,沙丁胺醇選擇性激動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有較強的支氣管擴張作用。鹽酸氨溴索作為一種化痰藥,可以有效排除氣道內的黏性分泌物,顯著促進排痰,減少氣道異物刺激。3種藥物協同作用,擴張氣管,減少分泌物并促進排痰和降低肺內炎性反應,從而達到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經治療后血清中suPAR 及HNP1-3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這可能是因為炎性反應減輕,suPAR、HNP1-3水平也隨之降低。suPAR是尿激酶型纖維酶原激活物受體的可溶形式,相關研究表明suPAR在AECOPD患者機體發生炎性反應的過程中參與了肺功能損傷進程,當機體發生炎性反應時,免疫活化細胞表面的uPAR脫落至腦脊液、血液中形成suPAR[9]。AECOPD中性粒細胞激活后可釋放HNP1-3,該因子可參與相關免疫反應,結合抗原,滅活病菌[10]。因而,在炎性反應降低時suPAR、HNP1-3水平也隨之降低。
綜上,布地奈德,鹽酸氨溴索和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聯合治療AECOPD療效優異,可以有效增強患者肺功能并降低患者血清suPAR,HNP1-3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