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燈彩是在上海都市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燈彩藝術,它繼承古代燈彩的優秀技藝并加以發展,不僅材質有所更新,品種也更為豐富。上海燈彩分為撐棚燈、走馬燈、宮燈、立體動物燈四大類,其中以何克明為代表人物的立體動物燈彩集觀賞性、藝術性、裝飾性于一體,是上海燈彩藝術的精粹部分。
有“江南燈王”美譽的上海燈彩藝術大師何克明是立體動物燈彩創始人,他從藝80余年,“立體動物燈”已成為上海本土燈彩藝術的代表,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影響遠播海外。
何克明自幼受古老燈彩的熏陶,13歲便開始扎制燈彩的藝術生涯。他經常流連徜徉于燈市,細心揣摩,博采南北燈彩之精華,又別出心裁,逐漸突破流行的燈彩形制,吸收西洋的雕塑藝術,以動物造型作為骨架結構,用鉛絲纏繞皺紙代替傳統竹篾,使扎制的燈彩骨骼結構準確。在選材上以民間十分喜愛、充滿靈性的動物作為燈彩創作的題材,凝聚著中華悠久而醇厚的文化底蘊。
何克明立體動物燈彩是中國傳統燈彩技藝與時尚藝術相結合的典范,其工藝流程復雜,技術要求高,一件燈彩制品大致有以下工藝:構思、扎骨架、裱糊(蒙絲綢)、裝飾、配陪景物、總體調整和調試燈光。“何克明燈彩”的用料除了繼承傳統燈彩用料外,還獨創了“立體動物燈彩”結構特點,用鉛絲替代竹篾,使燈彩的骨架更為細致、生動,充分利用天然絲綢綾緞、金銀絲線、金銀箔紙,使制作的燈彩活靈活現、色彩絢麗。
“何克明燈彩”的立體動物燈融合了扎糊、彩繪、刺繡等多種工藝和裝飾手段,吸收了西洋雕塑藝術手法,它們可以概括為“技”和“藝”兩大部分,其藝術精華凝聚著中華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何克明燈彩”至今已是第三代,在近百年的燈彩制作史上,創作了不少絕世燈彩珍品,他們博采了其他的民間藝術精華,如剪紙、繪畫、雕刻等技藝,為中國燈彩技藝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來源: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