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單元”教學為框架對小學音樂課程進行重組,旨在同時發揮藝術課程與素質教育課程的育人功能,并充分體現知識的多元鏈接。利用大單元教學法,辯證繼承傳統教育觀下的美育核心與本質,能夠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學習支架,引導其感知音樂藝術的魅力,掌握系統學習的方法,融合音樂學科要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 大單元教學概述
大單元與常規課時單元不同,大單元可被視作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與學習故事?;诖?,可以對大單元教學進行如下概述:第一,從教學形式看,大單元教學是圍繞核心概念展開的整體性教學。其中,核心概念并非具體的某個概念,而是基于學科基本結構與方法,對學科教學內容的內在關系、基本規律的高度概括,是指向學科知識背后深層原理的核心內容。第二,大單元教學以核心概念為中心,基于學科內不同知識點的內在關系向四周輻射,由此呈現結構化、系統化的教學內容。第三,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大單元教學可以被視作一種教學手段。具體而言,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用系統性思維,設計前后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經歷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學會借助概念遷移、協同思考解決現實問題。由此可見,大單元教學以學科知識的內在高度關聯為前提,通過構建系統化的、主題式的教學單元,展示連貫的知識線、全面的知識網,這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學科內容的整體認知,實現育人目的。
2“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在21世紀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新課標”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模式,對我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改革顯得尤為關鍵。本文將探討“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的重要性,以期為提升我國音樂教育質量提供新的思考視角[1]。
“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倡導跨學科的整合教學。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應運而生。大單元教學是指將原有的分散、孤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形成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教學單元,以提高教學的系統性和深度。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打破傳統的學科邊界,使音樂教育與生活、社會、文化等多元領域相融合,更好地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音樂教學往往過于注重技能訓練,忽視了音樂與情感、想象的緊密聯系。大單元教學則通過設計各種主題,如“音樂與季節”“音樂與故事”,讓學生在探索和體驗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大單元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挖掘音樂的多元元素,如旋律、節奏、和聲、風格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和欣賞音樂。同時,通過跨學科的整合,如結合歷史、文學、藝術等知識,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具備更全面的音樂審美能力。
大單元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主題單元中,學生有機會參與音樂創作、表演等活動,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例如,學生可以嘗試為一首詩創作配樂,或者根據自己的想象創作一首描繪未來世界的歌曲。
然而,實施大單元教學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等。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需要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培訓,以推動大單元教學的有效實施。
3“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正經歷著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大單元教學模式作為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實現跨學科的整合與深度學習。然而,在實踐中,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反思。
其一,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理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部分教師將大單元教學簡單理解為課程內容的堆砌,忽視了其核心——以主題為引領,促進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
其二,教學資源的匱乏和不匹配也是一個顯著問題。大單元教學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包括多元化的音樂素材、生動的教學案例等。然而,許多小學的音樂教學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大單元教學的需求,限制了教學效果的發揮。
其三,評價體系的改革滯后影響了大單元教學的實施?,F有的評價體系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展示,而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高階能力的評價不足。這可能導致教師在實施大單元教學時,仍傾向于采用傳統的、以知識記憶為主的教學方式。
此外,家長和社會對大單元教學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也影響了其實施效果。部分家長可能對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存在誤解,認為其可能導致知識學習的碎片化,對孩子的學業發展產生疑慮。
4“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策略
4.1“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情境創設策略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正面臨著一場從理念到實踐的深度變革。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實踐性和情境性。因此,構建大單元情境創設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音樂素養,顯得尤為重要[2]。
首先,需要理解“新課標”對小學音樂教育的要求?!靶抡n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倡導“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在音樂教育中,這意味著我們要將音樂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的魅力,理解音樂的內涵。
大單元情境創設策略就是以一個大的主題或情境為線索,整合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例如,可以圍繞“中國民族音樂”這個大單元,引導學生學習不同民族的樂器、歌曲,了解音樂與民族文化的聯系。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探索、創造的主體。
在實施大單元情境創設策略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例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音樂會的氛圍;通過互動軟件,讓學生親自嘗試演奏樂器。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如模擬節日慶典,讓學生在模擬實踐中體驗音樂的樂趣。
同時,也不能忽視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觀察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評價學生的創新作品,甚至可以邀請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評價,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能力發展情況。
4.2“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主題式教學
在21世紀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新課標”以其前瞻性的理念和科學的課程設計,對我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步探索并實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大單元主題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旨在打破傳統的學科邊界,以主題為引領,整合音樂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跨學科能力。
大單元主題式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展。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樂理知識或歌曲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設定如“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情感”等主題,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歌唱、演奏、創作、欣賞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音樂與季節”的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不同季節的歌曲,理解音樂如何表達季節的特色和情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音樂的基本元素,如節奏、旋律,還能通過創作自己的“季節之歌”,鍛煉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其他學科知識,如地理、生物等,讓學生在跨學科的探索中,深化對音樂和世界的理解。
然而,實施大單元主題式教學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教師需要具備更廣闊的學科視野和深厚的課程設計能力,能夠靈活地將音樂知識與各種主題相結合。其次,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包括尋找適合的教學素材,設計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等。最后,如何科學地評估學生的音樂素養,而不僅僅是他們的知識記憶,也需要教育者進行深入研究。
4.3“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評價方式多元化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正經歷著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其中,大單元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成了一大亮點。這一轉變旨在打破以往單一、碎片化的評價模式,從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評估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綜合素養。
傳統的音樂教學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如樂理知識、歌曲學習等,而忽視了對學生音樂感知力、表現力、創新思維能力等的培養?!靶抡n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倡導全人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在評價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大單元評價方式的引入,就是對這一理念的有力實踐。
大單元評價方式強調的是整體性和連續性,它將音樂課程內容按照主題或項目進行整合,形成大的學習單元。例如,一個單元可能圍繞“民族音樂”這一主題,包括學習不同民族的歌曲、了解樂器、創作自己的民族風格音樂等多個環節。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系統學習音樂知識,還能在實踐中提升音樂素養。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體現在多個層面。首先,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更注重其音樂技能、情感體驗、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評價形式的多元化??梢允钦n堂觀察、作品展示、小組合作評價、自我評價等,讓學生在多種情境中展現自我。最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除了教師的評價,也鼓勵學生之間的互評、自我評價,甚至可以邀請家長、社區人士參與,形成多元化的評價視角。
以“民族音樂”單元為例,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民族音樂的感知和理解,如他們是否能準確模仿歌曲的節奏和旋律,是否能用樂器表現出音樂的特點。同時,學生可以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如編寫一首融合不同民族元素的歌曲,通過這種方式展示他們的創新思維和音樂表達能力。此外,小組合作評價和自我評價也能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5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該教學方式能提升教學質量,實現美育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深化對大單元教學理念的理解,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注重情境創設與主題式教學,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通過這些策略,確保學生在大單元學習中提升音樂素養與綜合能力?!?/p>
引用
[1] 毛怡豐.小學音樂學科大單元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4(13):41-43.
[2] 邱士釗.小學音樂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4(7):10-12.
作者簡介:孫新宇(1994—),女,回族,山東聊城人,本科,初級教師,就職于山東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朱老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