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逞濤
智能化轉型目前已成為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性選擇。面對我國制造業企業智能化轉型迫切、轉型路徑不明確及轉型升級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本文通過選取2012年至2022年制造業企業級面板數據,采用ROA、LP法,通過測算企業績效及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情況,實證檢驗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發現智能化發展正向影響企業績效及全要素生產率,企業研發投入在其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智能化發展正向促進企業升級轉型會受到人力資本水平及資本密集度差異性的影響。這一結論不僅有助于提高智能化水平,而且能夠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國首次在《中國制造2025》中將智能制造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不僅加速了制造業企業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而且推動了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然而,當前我國制造業在向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尚面臨諸多困境,因此以制造業企業內部因素作為抓手,對影響其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機制展開研究,能夠為制造業企業加速智能化轉型提供有益指導,在實踐中助推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文獻回顧
制造業在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其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智能化轉型升級已成為重要趨勢。因此,國內外已有部分學者對制造業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展開了積極探索。Graetz等(2018)在《Robots at Work》中認為智能技術對于勞動、資本要素有擴充作用,可顯著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劉志浩等(2021)在《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中選取2003年至2019年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數據,通過構建VAR模型等指出其智能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還認為政府財政、技術創新及地區發展水平是影響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張吉昌等(2023)在《智能化轉型如何賦能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通過分析2007年至2021年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企業的數據,認為智能化轉型顯著促進民營企業、中小規模企業等的高質量發展,智能化認知及投入對制造業起到正向影響。為探究智能化發展對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及其內在機理,提出以下假設:
H1:智能化發展正向顯著影響制造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
H2:智能化發展正向顯著影響制造業企業績效;
H3a:研發投入在智能化發展促進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中起到正向調節作用;
H3b:研發投入在智能化發展促進企業績效提高中起到正向調節作用。
二、智能化發展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及變量選取
選取2012年至2022年A股上市制造企業面板數據,運用LP法、ROA法進行測算。其中,被解釋變量制造業轉型升級“生產”(TFP)以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為替代變量,其越大代表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程度越高。制造企業升級“經營”(ROA)以資本回報率為代理變量,衡量企業成長。智能化發展核心解釋變量,選取了企業總智能化發展水平(AI),AI又分為生產智能(PAI)、服務智能(SAI)、管理智能(GAI)。其中,采用“種子詞集+Word2Vec相似詞擴充”法確定AI并對其進行分類。其他控制變量主要包括企業規模(Size)、企業年齡(Age)、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1)、融資約束(SA)、資本深化程度(KY)、董事會規模(BSize)、研發投入強度(RDI)、人力資本水平(HD)以及資本密集度(KL)。
(二)計量模型
檢驗智能化發展影響企業轉型升級的回歸模型是一種統計方法,旨在研究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程度和方向。該模型通過收集與智能化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相關的數據,并應用回歸分析方法來建立數學關系,以驗證智能化發展與企業轉型升級之間的關聯性。
回歸模型通常包括自變量、因變量、樣本數據收集、回歸分析、模型參數估計和顯著性檢驗五個方面的內容。計量模型可以實現下列幾方面的優化:
1. 揭示智能化發展與企業轉型升級之間的關聯關系:通過分析回歸模型的結果,可以了解智能化發展在何種程度上對企業轉型升級產生影響,以及不同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貢獻程度。
2. 預測和優化:通過回歸模型,可以預測未來的企業轉型升級情況,進而幫助企業制定相應的戰略和決策。此外,還可以通過調整自變量的數值,尋找最佳的智能化發展策略,以實現最優的企業轉型升級效果。
3.評估智能化發展效果:通過分析回歸模型的擬合度和統計指標,可以評估企業當前的智能化發展水平對于轉型升級目標的達成程度,從而為企業提供改進建議。
(三)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是一種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和概括的方法,旨在對數據的特征和分布進行客觀描述和總結。它可以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數據,提供有關數據集中趨勢、變異程度和分布形態等方面的信息。
通過描述性統計,我們可以比較不同時間段的智能化發展情況,進而分析智能化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和變化趨勢。例如,我們可以觀察智能化技術的采用率是否逐漸增加、投資規模是否顯著增長,以及不同地區或行業間智能化水平的差異等。
描述性統計可以提供有關智能化發展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指標和數據,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支持。通過分析描述性統計結果,決策者可以了解到智能化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利用和改善產品質量方面的具體效果,并基于這些信息制定相應的決策和戰略。
總的來說,描述性統計可以提供關于智能化發展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整體概況、變化趨勢、決策支持以及問題與機遇的信息,為了解和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四)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直接影響效應
首先,智能化發展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通過數字化技術、自動化設備和人工智能系統的應用,企業可以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和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和錯誤率。例如,智能化倉儲系統可以通過自動化和物聯網技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庫存成本;智能化生產線可以實現更靈活的生產調度和更高的生產效率;智能化客戶服務系統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供快速、個性化的客戶支持。這些都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
其次,智能化發展促進了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智能化技術為企業開拓了更多的創新機遇。通過數字化轉型、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行為,并基于此開發出更具創新性和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智能家居領域的智能音箱、智能家電等產品,智能交通領域的無人駕駛技術和智能導航系統等。這些創新產品和服務有助于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客戶滿意度,并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和收益。
再次,智能化發展實現了數據驅動的決策能力。通過數字化轉型和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將海量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提供更科學、精確的依據。智能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全面、準確的市場信息、消費者偏好、競爭對手動態等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市場趨勢,進行市場定位和產品策劃。此外,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和算法可以挖掘出數據中的潛在關聯和規律,幫助企業發現新的商機和優化經營決策。
最后,智能化發展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和風險。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流程可以減少人力和資源的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智能化技術還可以預測和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或減輕損失,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例如,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實時跟蹤和預測需求,減少庫存積壓和物流成本;智能化的風險管理系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建立,識別潛在的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綜上所述,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直接影響效應包括提升運營效率、創新產品和服務、數據驅動決策、強化客戶體驗以及降低成本和風險。這些效應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競爭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目標。
(五)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間接影響效應
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間接影響效應是指由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而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和影響,這些變革和影響并不直接與企業內部運營和產品創新相關,但對企業整體環境和生態系統產生了重要影響。以下是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間接影響效應的詳細介紹:
1. 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能夠積極采用智能化技術并實現轉型升級的企業將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而無法跟上技術趨勢的企業可能面臨市場份額的減少甚至退出市場的風險。因此,智能化的興起推動了市場格局的重塑,促進了優勝劣汰和新舊經濟模式的轉換。
2. 供應鏈和合作伙伴關系的重新調整:智能化技術改變了供應鏈管理和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數字化、自動化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企業可以實現供應鏈的全面優化和整合,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靈活性和效率。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和預測需求,優化物流安排,減少庫存和運輸成本。企業需要與供應商、物流公司等合作伙伴進行戰略性重新定位和合作模式的調整,以適應智能化帶來的變化。
3. 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結構的變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對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一些傳統的崗位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從而導致部分就業機會的減少;另一方面,智能化的興起也催生了許多新的工作崗位和職業領域,例如機器學習專家、數據科學家、人工智能工程師等。因此,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重視員工培訓和技能提升,以適應智能化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新興崗位的出現。
4. 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的調整: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也帶來了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的調整。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開始關注和制定相關法規,以確保智能化技術的合規性和安全性。例如,針對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數據隱私保護、算法透明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監管和規范。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的調整對企業的發展戰略、技術選型和合規管理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5. 社會認知和接受度的變化: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社會對于人機交互、數據隱私、人工智能道德等問題的認知和接受度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對于技術的期望、擔憂和態度愈發復雜多樣。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和合作,注重企業社會責任,以贏得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綜上所述,智能化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間接影響效應包括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供應鏈和合作伙伴關系的重新調整、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結構的變化、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的調整,以及社會認知和接受度的變化。這些影響效應需要企業積極應對和適應,才能在智能化時代中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在研究智能化發展水平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時,獲得結論如下:(1)生產智能與管理智能正向影響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服務智能僅正向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2)在智能化發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中,研發投入強度發揮正向調節作用;(3)智能化發展對低人力資本水平、高資本密集度的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具有更強的溢出效應。基于上述結論,政府部門要在政策方面加大對智能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并為制造業企業創造更好的融資環境,為其向智能化轉型拓寬投融資渠道。政府還應對低技能勞動力者創造更多學習智能化技術的機會,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要不斷加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并注重勞動力結構的調整,從而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作用。
(作者單位:寧波灝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