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
摘 要:加強業財融合建設,這是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對抗日益激烈商業競爭的一個必要手段,也是企業實現做強做優做大的必經路途。現代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多元化經營和跨界經營的崛起,對財務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財務管理必須從只關注事后核算的單一模式中走出,代之以“事前決策參與-事中監督控制-事后財務分析”的新的管理模式,這樣,企業就可以較好地掌控對財務利潤的預測能力、對財務風險的管控能力和對財務績效的分析能力,從而實現財務與業務的互助共贏、相互融合和攜手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內涵;意義;建設策略
業財融合是一個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在激烈商業競爭對抗下興起的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這一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形成,促進了企業經濟活動中財務與業務的有機結合,使得財務管理的觸角有機會伸入到業務活動之中,從此,企業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將告別各自為政的割裂局面,深度融合與充分交流,將在企業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中以常態的姿態出現,企業市場競爭力亦將因此而得到大大增強。
一、什么是業財融合
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領域中的一個新概念。我們知道,對于傳統財務工作來講,一邊要為決策提供幫助,一邊又要對業務活動進行監控,當然,首先還要做好算賬、記賬、報賬和會計核算等事項,由于一身兼多職,因此,傳統財務工作在決策和業務方面總是表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將作用發揮出來。現代市場商業競爭的加劇,要求企業必須打破這種陳舊落后的模式,代之以“事前決策參與-事中監督控制-事后財務分析”的新模式,業財融合就是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并迅速發展起來的。目前,學術界將業財融合的概念定義為: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圍繞價值鏈和供應鏈,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財務工作嵌入采購、生產、研發、銷售、客戶服務和綜合管理等業務活動,以此為業務活動提供適用的預算、核算、成本、績效、投融資、風險管理等財務支持,推動企業在價值維度與業務維度高質高效融合的基礎上,實現業務流、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和數據流的動態優化。從學術界關于業財融合概念的定義不難看出,它是企業將財務工作向業務工作進行延伸的一種方式,是企業構建資源計劃與配置的參考,是企業增強核心業務競爭力、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和保障,此后,企業財務管理將不再只關注財務指標發生的變化,還要同時平等關注業務指標發生的變化,反之亦然,在業務工作中,企業也需要將業務指標變化與財務指標變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量。業財融合的實現,讓企業綜合競爭力獲得了長足的長進。
二、業財融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與過去的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現代企業在其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此前的企業,財務部門將規范財務活動和遵循財務規則作為工作的重心,業務部門將生產活動和市場銷售作為工作的核心,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模式和理念是無可厚非的,然而當社會發展進入新世紀之后,尤其是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全面興起和廣泛應用,商業競爭的激烈程度比過去加劇了很多,這些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迫使企業財務部門必須從單純的成本控制和報表制作中脫出身來,將注意力向業務領域傾斜,通過對財務與業務的交互促進和聯合運用,為企業市場經濟活動注入新的生命力,這便是業財融合的意義所在。
一是業務和財務的整合統一管理,提高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各項工作的協調性,增加了合作的緊密度,對促進戰略統一和實現共同目標,具有奠基作用。
二是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整合統一運用,有助于企業全面掌握自身的市場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使經營決策更加精準。
三是業財融合的形成,實現了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共享,促進了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和經營成本的降低。
四是業財融合的形成,促進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了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自動化采集、整合和分析。
五是業財融合的形成,有助于企業建立統管通用的安全數據采集管理系統,保障了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安全保密性需要。
六是業財融合的形成,推動了企業智能化決策的發展,通過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為企業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支持。
還有就是,業財融合的形成,能夠使企業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變化,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決策和調整,因而大大地促進了企業商業競爭力的增強。
三、提升企業業財融合建設能力的策略
無論在任何時候,財務管理在企業經濟活動軌道上的地位和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形成后,其地位和作用更是得到了進一步凸顯。依托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企業可以對其經營活動的狀況進行統計并做出分析,可以對籌集資金做出科學的分配和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可以對資金的支出與回收做出合理調控,可以更有效地加強對運營成本的掌控和對市場風險的防范,因此,加強業財融合建設,推動業財融合深度發展,既是企業發展經濟的現實需要,也體現出了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必然。
為了提升對業財融合的建設能力,企業需重點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要打通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溝通與協作的“梗阻”,增強兩個部門之間對彼此需求和目標的了解,將業務發展規劃和財務管理計劃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之中,建立協同機制和工作流程,保證業財兩個部門之間對信息和數據的充分共享。
二是要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建立起良好合作的溝通橋梁和聯系紐帶,使之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依托和共同發展的“雙贏”關系,這是實現業財融合的基礎保障和前提條件,是必須做到的。
三是要全維度、全方位地審查和改進財務流程和業務制度,加強對財務流程和業務制度監督與管控,通過對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效率、質量的提高,加深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度,確保業財融合建設的規范和穩健。
四是要通過構建業財融合建設激勵機制,來調動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提高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為業財融合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五是要加快推進財務工作的轉型發展,盡快將財務部門從傳統的核算、算賬、記賬、報賬等繁瑣事項中剝離出來,增進財務工作的服務性、創新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等職能,這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路徑。
六是要積極促進業財融合的數字化轉型,通過引入諸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手段,來優化財務流程和業務流程,來升級財務管理軟件、業務管理軟件和數據可視化工具,來加快業財融合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七是要構建業財融合建設績效考核評估體系,依據考核評估結果實施獎懲策略,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獎勵先進,鞭策后進,以增進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在工作中的協同性,以推動業財融合建設在規范、健康的軌道上前進。
八是要關注對業財融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業財融合讓傳統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告別了過去的“單打一”模式,業務和財務從此走上了攜起手來共同前進的道路,這就要求這一新模式下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同時具備業務知識和財務知識,既要懂財務管理又要懂業務管理,因此,關注對業財融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要成為企業日常工作中的一種常態。
總而言之,業財融合是傳統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兩個部門在新時代的交融互助,是創新發展,順應了新時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提供了新的助力和動能。
參考文獻:
[1]新時期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路徑分析[J]. 路婧.大眾投資指南,2023(05)
[2]論國有企業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J]. 劉發彩.中國市場,2023(04)
[3]基于精細化財務管理的企業業財融合實施策略[J]. 李林翰.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