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安娜 張彥艷


摘 要:為更好的應對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惡劣影響,本文從康養理念的概念及其內涵出發,闡述了從中國古典園林中體現的康養理念到現代康養理念的發展,并對植物與康養的關系及其作用進行分析,梳理出基于康養理念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模式,以期為康養理念下的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應用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園林康養;植物造景;營建模式
在現代生活中,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城市壓力和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關注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康養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提供健康、舒適和美麗的環境,促進人們身心的平衡與發展。將康養理念融入城市景觀設計與規劃中,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對健康、放松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前城市發展的熱點問題。
一、園林康養理念的概述
(一)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康養理念。中國傳統文化中大多數古人執著于追求修仙得道、長生不老的身體境界,向往昆侖、蓬萊仙山和桃花源等世外之地。詩文中常寄情于山水、田園,創作了大篇幅的華麗辭藻,而當古人的精神世界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將其運用到園林營造中,構建內心的理想之所——園林。《園冶》有云“雖由人作,宛若天開。”古代園林建設不僅僅是建造一個簡單的建筑群,而是在塑造一個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生命體。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是美學藝術的杰作,還反映了中國人對康養思想的關注。其在自然融合、五感享受、調和平衡、文化滋養方面,生動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康養理念。
(二)康養理念在現代城市的發展。城市康養理念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近幾十年來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和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城市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城市環境改善成為首要任務。20世紀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強調通過整合城市規劃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促進居民身心的健康。21世紀初,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增加,康養產業開始興起,城市中出現了很多專業的康養機構和設施。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將會越來越深入,康養思想在現代城市中的應用也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發展。
二、康養理念在植物中的體現
(一)植物與康養的關系
營造康養景觀的關鍵在于如何合理利用植物的療愈功能。植物的療愈功能是指植物通過其香氣、觸感、色彩和植物中特殊的化學成分對人體產生積極影響的能力。這種療愈功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包括芳香療法、植物藥物治療、園藝療法等。而將植物療愈運用到康養理念中,具體可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芳香療法。植物的香氣可以通過影響人的嗅覺神經系統,產生鎮定、舒緩或振奮的效果,有助于緩解焦慮、改善水面質量等。因此在營建康養景觀時應充分考慮各類植物芳香運用,發揮各自特有的功效,對人體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自然的療愈效果。根據文獻研究,整理出適合芳香療法的植物(如表1),以供參考。
2、觸感和色彩療法。接觸植物和自然環境可以幫助人們放松身心,減輕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各種鮮艷的植物色彩也可以對人的情緒產生積極影響,色彩療法是利用不同顏色的光線來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不同的顏色被認為具有不同的能量和頻率,可以對人的情緒、心理狀態和生理功能產生影響。根據文獻研究,整理出部分色彩植物及其作用(如表2),以供參考。
3、園藝療法:植物園藝療法是一種通過植物和自然環境參與活動來促進身心健康的治療方法。這種療法通常包括植物栽培、園藝活動以及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旨在幫助個體建立對自然的聯系、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促進康復和心理健康。同時在參與園藝活動的同時也可以增進社交互動,促進人際交往,增進社區互動,使人們更容易認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三、園林康養理念下城市景觀的發展模式
(1)自然療法景觀模式:設計以自然元素為主題的景觀,如森林浴區、湖泊、溪流等,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氣候、植被、地形等因素來促進身心健康。(2)中醫養生景觀模式: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景觀設計中,通過布局藥材園、按摩步道、太極廣場等元素,為人們提供傳統中醫養生保健服務。(3)花園療法景觀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的花園景觀,創造出能夠緩解壓力、促進舒緩的環境,引導人們進行放松和休閑活動。(4)健康步道和戶外活動景觀模式: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健康步道和戶外活動區,為居民提供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場所。(5)心理健康景觀模式:通過景觀設計創造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環境,如靜謐的庭院、沉思小徑等,為人們提供心靈撫慰和放松的空間。
四、城市園林康養景觀未來發展趨勢
(1)可持續發展:未來城市園林康養景觀將更加注重可持續性發展,包括采用可再生材料、節能環保設計、水資源回收利用等策略,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提升景觀的可持續性。
(2)智能科技融合: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城市園林康養景觀可能會融合更多的智能科技元素,如智能燈光系統、智能灌溉系統、虛擬現實體驗等,為人們提供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康養體驗。
(3)多樣化的功能設計:未來的城市園林康養景觀可能會更加注重多功能性設計,不僅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還會融合康養保健、文化教育、社交互動等多種功能,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
(4)生態友好和自然治愈:未來的城市園林康養景觀設計可能會更加強調生態友好性和自然治愈效果,通過植物選擇、景觀布局等手段創造出更具生態平衡和療愈效果的康養環境。
(5)社區參與和共建:未來城市園林康養景觀的建設可能會更加注重社區參與和共建,引導居民參與景觀規劃、建設和管理,增強居民對園林康養景觀的歸屬感和參與感。
(6)文化創意融合:未來的城市園林康養景觀可能會更加融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和創意元素,通過文化藝術活動、康養主題展示等方式,為景觀增添更多的文化內涵和創意元素。
五、結語
在城市化嚴重的今天,營造城市康養景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在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創造健康城市環境、促進身心健康方面都具有非凡的作用。通過合理規劃和建設城市康養景觀,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雨軒.自然療愈的力量——園林康養方式及植物配置要點[J].現代園藝2023(14):117-120.
[2]潘萌萌.園林康養理念下的植物造景營建模式[J].現代園藝2022(19):165-166.
[3]張志祥,周箐.淺析明代文人園林境界思想在現代康養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設計2022(7):131-133.
[4]陳笑瑄,盧毅軍,楊夢婕,余睿澤,王 玥 . 中國傳統園林康養思想與現代健康人居環境關系研究[J]. 現代園藝2023(5):118-121.
[5]馮彤. 康養景觀植物造景規劃與配置分析[J].生態旅游202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