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芳
摘 要:小學生在閱讀古詩、體會情感方面都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以及探究如何運用寫作背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體會情感。十多年來相關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情感、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古詩、運用其他方法體會古詩情感三個方面。
關鍵詞:小學古詩;寫作背景;閱讀情感體會;文獻綜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閱讀教學占有很大比重,而小學生閱讀古詩、體會情感都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以及探究如何運用寫作背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情感。近年來,對這一觀點進行探討的文獻約有上百篇,本文以2010年至2022年為研究年限, 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加以梳理, 將其研究的主題和觀點梳理出來。
一、古詩寫作背景教學研究現狀
(一)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情感
理解古詩情感是小學生學習古詩的一大難點,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情感。魏亞旭認為教授古詩詞背景是進行古詩詞教學有效路徑,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人文內涵等,培養學生能力、拓展想象空間。
有著類似觀點的汪萌認為,走近詩人,了解寫作背景是小學古詩教學的方法之一,在開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時,走近詩人,了解詩人的生平及創作背景有利于學生對古詩內容和主旨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情感。從古詩的寫作背景中學生可以加深對古詩的體會,也能夠從詩句中體驗到古詩的魅力和豐富的情感[1]。
關于古詩的情感,陸益認為知人論時品詩情為了了解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對當時作者所處的生活環境, 社會風氣,地理風貌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2]。
劉建元認為在知曉背景中進入詩詞,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圖書、網絡咨詢等方法去收集有關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背景以及創作背景等資料。這樣在課堂交流時,既能調動學生學習交流的濃厚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通過背景的了解,縮短學生和詩人之間的情感距離,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詞的內容,為解讀詩詞做好準備[3]。
情感教學的方法不是固定單一的。李秋芳認為知背景、情感共鳴是情感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之一,“知”指 “知人論世”,所謂“由其詩以知其人”, “由其人以逆其志”。詩詞的創作大都與詩人的經歷和當時的歷史背景相關,只有了解其相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詩詞,理解詩人,與詩人情感共鳴[4]。
這些文章都認為在古詩教學中進行寫作背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情感,感受古詩的魅力。
(二)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古詩
除了第一部分的論述外,還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教學古詩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古詩。周永紅認為通過介紹寫作背景,促進小學古詩閱讀理解,提升學生的古詩鑒賞水平。她認為每一首古詩作品的創作都有其緣由,即古詩的寫作背景。通常寫作背景包含作者人生經歷、所處的社會背景等。當學生大致了解了寫作背景以后,便能夠擴充自己的知識積累,更加全面而充分地了解作者,從而能夠嘗試著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體會作者的思想與情感,理解作者詩句背后的深刻內涵[5]。
張苗青認為古詩詞教學應深入了解古詩詞的背景資料,包括了解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生平,了解古詩詞的寫作背景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古詩詞內容,體會并感悟古詩詞主旨和內涵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可以激發學生深入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豐富整個課堂教學的內容[6]。
二、古詩閱讀情感體會其他方法研究現狀
(一)朗讀感悟法
戴玉怡認為朗讀是小學古詩教學之關鍵。因為古詩具有精煉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感,要起到情感陶冶的功能,關鍵是讓學生情感與詩人情感產生共鳴,而情感共鳴的關鍵在于減小學生與詩人之間的情感距離。教師有感情的范讀,可以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氛圍;在教師介紹寫作背景和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和背誦,不但感受語言、品味詩句,而且強化這種情感,形成情感的積淀,引起情感共鳴,可達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教學目的,從而提高學生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7]。
(二)結合繪畫法
杭歡歡認為在是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繪”古詩,以此促進學生理解詩意、領悟情感、體會意境。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用繪畫的直觀手法,幫助小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古詩的內容,尤其是感悟古詩的語言,感悟古詩中的情感,都可以利用“繪畫”來加深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的內涵[8]。
(三)搭建支架法
王珊認為應在古詩課堂上為學生搭建“情感式支架”,為學生創設出符合古詩的情境,引導學生認真感受,深入思考,在此基礎上,學生把握古詩的情感內涵會更加準確、順利。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使教學內容連接與之連接,產生共鳴。也讓古詩的情感形象更加形象可感,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體會詩情,獲得積極而豐富的情感體驗[9]。
(四)創設情境法
賈煦添還認為在古詩教學中創設情境,渲染意境。多數古詩的意境是無法用語言來概括的,它需要感性的認識與理解,此時,教師要采用感性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詩句情感。教師可以播放關于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當時的社會狀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習古詩文奠定基礎。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能夠更好地理解古詩內容,體會古詩情感。但教師在使用時要切合實際,不要盲目,要以幫助學生理解內容,獲得情感體驗為主要目的[10]。
(五)依托技術法
伍祥亮認為應借助于多媒體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情感教學。具體通過以下幾種方式:1.音樂背景,激發學生閱讀情感。2.畫面再現,激發學生閱讀情感,可以利用多媒體音畫結合的特點,采用畫面再現的引導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3.故事演繹,激發學生閱讀情感[11]。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現階段對于古詩寫作背景教學及閱讀情感體會研究的專家學者較多,但特別對小學高年級古詩進行研究以及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較少。因此,探索多種方式進行古詩寫作背景教學,并運用古詩寫作背景教學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古詩的閱讀情感體會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汪萌.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探究[J].東西南北,2020(13):128-129.
[2]陸益.淺談古詩文情感體會的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上),2021(01):110-111.DOI:10.16692/j.cnki.wxjys.2021.01.042.
[3]劉建元. 淺談小學高年級古詩詞課堂教學[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4):679.
[4]李秋芳.小學語文古詩詞情感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36(02):66-68.
[5]周永紅.讀懂內涵,指導小學古詩鑒賞[J].新作文,2021(03):71-72.
[6]張苗青.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22(04):107-110.
[7]戴玉怡.朗讀——小學古詩教學之關鍵[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03):196-197.
[8]杭歡歡.“繪”出精彩,逆流而上——小學古詩教學中“繪”的巧妙運用[J].小學時代,2019(14):25-26.
[9]王珊. 小學古詩教學“支架”應用的實踐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20.
[10]賈煦添.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9):91.
[11]伍祥亮.依托技術觸情感——借助于多媒體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情感教學的對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0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