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曾溪
你的眼里映著秋葉的黃,在我的心中下著無盡的落葉雨。
——題記
炎熱潮濕的九月,這是廣東的初秋,若不是樹葉開始往下落,以及每晚夕陽的時間早了那么幾分鐘,沒人能發現,秋天已經帶著它獨屬的悲意走來了。
幾天前,從學校回家的時候,我偶然關注到路邊的一小堆落葉,這些葉子竟也有些發黃了。我心中詫然,原來已經是秋天了,看著這些落葉,我的思緒不禁飄往了遠方。
記得二叔家鄉的秋季是帶著濃濃的幸福歡樂的。西北的秋季,萬物凋零,本就帶著一絲荒蕪的土地,更平添了一絲凄涼,夕陽西下時,便頗有一種“長河落日圓”的悲壯美感。
每每這時,我就會纏著姥姥姥爺去黃河邊散步。夕陽映照在滾滾黃河上,兒時的我雖肚中并無多少墨水,但也的確被這水天一色吸引住了,覺得有種詩情畫意蘊含在其中。當我在黃河邊玩得不亦樂乎時,姥姥便總會買些糖人、糖葫蘆之類的給我,但我卻總是吃一半便失了興致,而這些零嘴則大多進了姥爺的肚子。
回家的路上,我總在前面奔跑,而姥姥姥爺則在后面慢慢走。金色的落葉鋪在路上,回頭望時,姥姥總會在身后,踏著金黃的落葉,背后是耀眼的夕陽,似是發著金光。
記憶的鏡頭不覺間對準了小學后的我:學業壓力下,回到故鄉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也很久沒有見過記憶中那金色的世界了。
有一年暑假,我又回到了西北,與姥姥姥爺同游了新疆。我與姥姥一同抱羊弄鷹,好不快活!金色的樹下,我們拍下了一張合影,她笑得是那么快樂,那么爽朗。
回到蘭州后,姥姥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但對于當時的我來講,只知道她不能帶我去黃河邊散步了,也不能給我買糖人吃了。
立秋,窗外的夕陽很美,是金色的,但我不得不離開了。我想纏著姥姥再去看一次黃河金色的落日,再撿一片金黃的落葉,可當我悄悄推開她臥房的門時,看到的卻是她痛得夜不能寐的模樣,于是我又退了回去……
回到廣東,我發現落葉并不是金黃的。深秋的夜晚,我總想回到那片金色的土地,看夕陽將落葉、黃河,和我愛的那個小老太太染成金色,發出柔和、溫暖的光。
十月,是中秋前夜,月亮閃著不應該有的光,看得我心中悲涼。葉子落了許多,在路邊形成一座小山,可風一吹便散了。我還是想念故鄉的落葉,因為它們更美、更溫暖。我心想著,明年假期返鄉,一定還要和姥姥姥爺一同去觀賞我愛的那些金色,那時,我要吃一個大大的糖人,撿特別多的金黃葉子。
就在那個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姥姥在金色的路上,同我一起,可這時不是我在前頭了,而是她在前頭。她走得好快好快,我快跟不上了,我瘋了似地奔跑,卻也無濟于事。最后,她帶著微笑和我心中的那抹金黃,消失在了我的淚水與秋天中。
從此,我的世界再也沒有了金黃的落葉、河水和夕陽,沒有了糖人和糖葫蘆,也沒有了道路上散發著只屬于我一人的溫暖金光。
心中的落葉雨還在不停地下,而我再也見不到你眼中的那抹金黃……
【教師點評】本文作者起筆略顯低沉,開篇通過景色勾勒出祖孫天倫之樂的溫暖回憶,其后通過起伏的三個轉折以及夢境,預示親人的離去,溫暖色調與傷痛現實既交織又撕裂。文章結尾處,作者運用了一組排比句,鋪排出深深的遺憾和落寞,抒發出強烈的情感。(指導老師:黃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