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現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征及演奏探析

2024-01-20 21:52:13吳吟音
藝術評鑒 2023年20期
關鍵詞:鋼琴演奏

吳吟音

【摘? ?要】作為舶來樂器的鋼琴,在中國經歷了民族化的萌生、發展和嬗變的進程后,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特質的藝術形式。與西方其他國家作曲家相比,中國作曲家深受傳統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其風格往往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音樂曲調也更加質樸感人。縱觀我國鋼琴音樂藝術的百年發展史可以發現,與西方傳統鋼琴藝術相比,我國鋼琴藝術在創作技法與演奏技巧層面表現為“和而不同”的特點,即我國鋼琴音樂是西方鋼琴音樂藝術的衍生,是外來音樂藝術“民族化”的外顯。由此,本研究將基于“近現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征及演奏探析”這一主題,從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歷程、文化內涵、文化根基與文化認同幾個方面展開論述,著重探討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征,分析中國鋼琴作品聲韻藝術的美感,進而了解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理念與演奏技術。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 文化特質? ?創作特征? ?聲韻美感? ?鋼琴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20-0056-06

鋼琴是器樂演奏中最為常見的樂器之一,長久以來受到大眾的廣泛喜愛。作為西方音樂中極具代表性的樂器,鋼琴自清末傳入我國以來,便與中國音樂與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具有濃郁中國風格且極具審美性、音樂性和藝術性的鋼琴藝術。隨著越來越多“中國風”鋼琴作品的涌現,中國鋼琴的藝術形式被確立下來并不斷發展,且其藝術形式、藝術風格逐漸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元化的態勢。由此,也引發出一個非常值得當代學者深思的問題,即在音樂創作技術方面,作曲家們是如何對兼具“中國傳統音樂和表演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進行構建的?運用了什么樣的技法形式?形成了何種聲韻的藝術美感?與此同時,中國鋼琴藝術又形成了怎樣的演奏理念與演奏技術?

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從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歷程、文化內涵、文化根基與文化認同方面解讀近現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征及演奏技術,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這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鋼琴藝術,更是演奏和把握中國鋼琴作品的重要前提,是深刻理解中國鋼琴音樂的必然途徑,也是準確、完美詮釋中國鋼琴藝術風格的關鍵所在,對促進我國民族音樂藝術的發揚與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及文化內涵概述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民間音樂以其交融、吸收和轉化各種外來因素的功能,發展形成了具有廣泛包容特性的“中國音樂”。因此,中國鋼琴音樂可以說是傳統音樂文化的延續,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具有本土性質的藝術形式。作曲家們運用鋼琴這一樂器,將文化的屬性、民族音樂的元素與鋼琴音樂相結合,來展現中國民族音樂藝術的特點與魅力。參照汪毓和先生著的《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和雷蕾著的《形成·傳承·弘揚: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探索》書籍,可以將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形成(20世紀初—1948年)、發展(1949—1976年)和繁榮(1977年—21世紀初)三個時期。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現代鋼琴開始傳入我國。然而,直至“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鋼琴音樂文化才逐漸萌發。趙元任于1913年創作的《花八板與湘江浪》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鋼琴作品,是中國鋼琴音樂藝術的起源,也是中國鋼琴音樂民族化進程的開端。此外,趙元任先生創作的另一首鋼琴作品《偶成》通過對中國民族樂器小擦音色的模仿,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并成為中國鋼琴音樂創作中重要的、極具特色的手段。這種通過借用節奏、民間旋律音調元素對民族樂器音效的模仿,直至現如今都是我國鋼琴音樂創作手法中最鮮明的一點,也是中國鋼琴音樂民族化創作的途徑之一。盡管這一時期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正處于學習和模仿的初級階段,但它對于整個中國音樂的發展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在1930—1937年期間,中國的鋼琴曲創作進入到一個活躍的階段,鋼琴音樂藝術初步形成了典型的風格,即在創作中借鑒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元素,遵循西方作曲理論,形成兼具歐洲音樂結構構建邏輯和傳統功能屬性的中國音樂色彩,代表性作品有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鋼琴音樂藝術空前發展,鋼琴曲目的數量逐漸增多,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作品也相繼涌現,且部分鋼琴演奏家對鋼琴曲創作的探索直接推動了鋼琴曲“中國式”演奏技法的出現,“標題性”的鋼琴音樂也成了這一時期顯著的特征。

從1977年—21世紀初,隨著改革開放的實施和經濟的復蘇,中國的音樂理念和文化藝術發生了轉變,新的思想和觀念開始流行。在此背景下,中國鋼琴音樂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十二音創作技法以及無調性、多調性的創作技法形式,被廣泛運用到鋼琴音樂的創作中,形成風格色彩極具新意的鋼琴音樂作品,如汪立三的《夢天》、趙曉生的《無極》等。

總而言之,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經歷了從模仿學習到自我探索創新的民族化進程,它基于人民的審美特點,形成了具有典型中國氣質與風味的藝術;它是根植于中華民族音樂基礎上的衍生,也是我國民族音樂語言借助鋼琴這一樂器推向世界的工具。與此同時,在中國鋼琴作品的二度創演過程中,演奏者為了能夠融入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與方法,往往會運用獨特的演奏處理手段來突出音樂的色彩和音響效果,從而呈現出我國民族音樂獨特的韻味。這也形成了相關的理論及規律——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演奏理論與演奏技巧。

二、中國鋼琴藝術的文化根基與文化認同

(一)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土壤

鋼琴音樂自傳入中國以來,經歷了三個時期、五個階段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鋼琴音樂文化,并對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一百多年來,熱愛民族文化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創作出眾多的中國鋼琴作品,其新穎的編創技法、獨具特色的藝術理念、濃郁的民族風格贏得大眾的一致喜愛。他們通過具有民族元素的音樂主題來表達自我的藝術思想,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音樂曲調,展現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和別具一格的審美特質。可以說,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是與我國語言元素、傳統藝術形式緊密相融的結晶,是“中國化”的產物,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其中,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古典文學、古典詩詞、傳統繪畫以及民間器樂等姊妹藝術,為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提供了靈感和動力。例如,蕭友梅以白居易詩詞《霓裳羽衣舞歌》創作了鋼琴曲《新霓裳羽衣舞》、賀綠汀以中國水墨畫所強調的“天人合一”思想創作了《牧童短笛》,以及汪立三巧妙地融合了傳統書法和古琴韻味的特點創作了《他山集》。與此同時,漢語語言和方言的特征也對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漢字的四聲和方言的多音構成了我國語言特色的體系,其中一字多音、一聲多韻的語言腔調,使得音樂旋律具有無限且多變的特性,促進了我國鋼琴音樂創作中橫向線性思維的產生。如陳培勛創作的鋼琴曲《平湖秋月》中,音樂與語言相互呼應,共同構成獨特的音調邏輯,最終呈現出閩南地區的藝術風格。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認同

中國鋼琴藝術融合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與西方音樂交融創新的結果。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中,作曲家們常常借鑒古箏、古琴、笛子等傳統民族樂器,通過融入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的旋律、調式、音階、民間歌謠、舞蹈節奏等元素,運用鄉土民族的題材,描繪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特色,由此呈現出我國民族音樂藝術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可以說中國鋼琴音樂是基于西方音樂理論體系下,對中華千年文化與傳統藝術的傳承、延續和弘揚。與此同時,中國鋼琴家在保留中國音樂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還汲取了西方音樂的創作技巧和表現方式。這種融合讓中國鋼琴藝術別具一格,并在國際舞臺上得到了認同與肯定,促進了中西方音樂跨文化的交流與對話,為世界鋼琴音樂貢獻了“中國聲音”。中國古典文化強調和注重意境的表達,這也完美地在鋼琴音樂中得以體現,例如作曲家崔世光在鋼琴曲《山泉》作品中,通過民族化的創作理念、豐富的織體、虛實結合的演奏表現方式,呈現出空洞深邃的音響效果,描繪出一幅虛虛實實、泉水激蕩的山水畫作。這種對于抽象景色的生動表達,是中國古典哲學“貴和尚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表現出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價值取向,也是構成“中國風”意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技法特征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可被描述為一個“舶來、探索、融合、弘揚”的歷程。通過使用西方鋼琴這一樂器,中國音樂家們旨在展現本土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精神以及意蘊,從而實現鋼琴音樂民族化這一藝術實踐。在民族化發展進程下形成的中國鋼琴藝術,既符合了大眾的文化審美需求,同時也延續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塑造了獨特的審美文化特征。創作者們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實踐中,賦予了民族化鋼琴音樂作品更加深刻的審美格調。

(一)“起承轉合”的音樂結構

“起承轉合”的音樂結構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靈魂,在中國鋼琴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確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與審美認知的差異,中國作曲家們在鋼琴作品的創作實踐中常常強調突出民族化的藝術審美效果。因此,他們在音樂結構方面往往將“中庸”“統一”“和諧”作為音樂創作的目標,從而弱化西方音樂邏輯結構中的規整性。創作者們在借鑒“置換、對抗、互補”等歐洲古典音樂邏輯結構范式的基礎上,嚴格遵從西方鋼琴音樂創作中追求的嚴謹性與秩序性,形成了“起承轉合”的中國式鋼琴音樂結構。作為基本結構的“起承轉合”,突出了“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哲學思想觀,使得音樂間的音程、和弦、樂段均能夠進行細膩的連接、過渡,進而呈現出內斂、意境深遠悠長的鋼琴音樂。此外,由于中國傳統音樂曲體結構是一種多段式的散板形式,因而在以傳統民族民間音樂為主題的改編鋼琴曲創作中,作曲家常常依照音樂旋律的發展對整曲的結構進行設定與安排。

(二)線性化的旋律形態

在民族化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中,作曲家們都非常注重旋律的線性之美,以線性音樂線條之美來提升鋼琴作品的審美意蘊①。作為音樂主題思想表達關鍵性要素的旋律,作曲家們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旋律的線性進行。在創作實踐過程中,作曲家們受傳統音樂文化的熏陶,以民族旋律構建方式為基礎,運用鋼琴豐富的藝術表現力來突顯流暢的線性式進行旋律。在創作民族化鋼琴音樂作品時,作曲家通常在民族五聲性(五聲、六聲、七聲)的旋律中,采用變奏的手法賦予鋼琴作品以民族審美特質。例如,黎英海通過豐富的聲部織體形式對中國傳統民族器樂曲(琵琶曲)進行了改編,創作出《夕陽簫鼓》這一首鋼琴曲。該作品以樸素無華的音樂語言和曲折的旋律線條,呈現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韻味。這種創作風格不僅是對傳統的致敬,同時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表達,從而為中國鋼琴音樂注入了濃厚的“中國風”色彩。總之,作曲家們借用民族民間音調、器樂曲所創編的鋼琴旋律曲調,為原本的音樂賦予了獨特的韻律之美。其線性的旋律形態展現了豐富的音樂特點和文化內涵,反映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風格,并融合了現代創新,呈現出獨具個性的音樂表達。

(三)民族化的節奏

作為音樂結構基礎的節奏,決定了音樂的速度、動感以及風格。節奏不僅賦予音樂以律動感,還能夠對情感的表達和音樂的整體感覺產生關鍵性的影響。節奏為音樂注入活力,可以傳達節奏感、穩定感、變化和張力,為音樂增添層次和情感,創造出旋律與和聲之間的動態關系。同時,節奏在音樂中扮演著連接樂曲各部分的橋梁的角色,讓音樂更具有結構性和吸引力。它作為世界各民族音樂的共同元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表現也各不相同。許多音樂文化都有快慢的節奏和強弱的變化,并且在細節上有很大的差異。例如,非洲鼓樂強調復雜的多層次節奏、巴西桑巴音樂飽含活力的節奏、中國附點形式的節奏等,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節奏特點。然而,中國音樂的節奏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通常以穩重、內斂和抒情為主要特色,強調的是“詩意的節奏”,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而不是過于強調節奏的速度和復雜性,如切分的節奏型、重音的移位、弱起和跺板等節奏模式。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中,眾多的作曲家都運用了這些中國民族音樂所特有的節奏,例如在鋼琴曲《牧童短笛》的中間部分,賀綠汀巧妙地運用了京劇中的跺板節奏,凸顯了旋律的頓挫有力。

四、中國鋼琴作品的聲韻美感

作為享有“樂器之王”美譽的鋼琴,以其寬闊的音域、豐富的音色、便于跨調和轉調的律制、多聲性的思維構建方式,以及良好的兼容性與可塑性,得以與世界各民族的音樂文化相融合,從而推動了音樂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中國傳統音樂形式借助鋼琴這一樂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自身的發揚,也推動了傳統民族民間音樂藝術化、大眾化及其國際化。在具體的實踐創編過程中,作曲家們通過模仿旋律裝飾音、傳統樂器演奏的技巧(刮奏、顫音、滑奏等)和豐富多彩的音色,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神韻美和聲韻美。例如,在鋼琴曲《牧童短笛》的旋律聲部中,賀綠汀通過顫音的裝飾音手法模擬笛子的演奏聲效,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中國著名音樂家黎英海就曾指出,鋼琴在樂器里音色單一,不夠豐富,但是如果運用不同的演奏法、觸鍵力度、踏板用法以及音區、音量等手段,完全能夠實現演奏者對于不同音色的聯想,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音色。在儲望華創作的鋼琴曲《箏蕭吟》中,低音聲部的左手觸鍵模仿出樂器簫圓潤的色彩;在賦格曲《書法與琴韻》中,汪立三通過兩個八度內的旋律模仿出古琴的音響,并在尾聲部分的演奏中用快速離鍵的演奏方式模仿古琴樂器的顫音。這種對于洞簫、古琴樂器的模仿,不僅體現出古代文人雅士的儒雅之風,而且也借鋼琴這一樂器呈現出中國傳統樂器的“古樸之音、古香之色”。與此同時,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彈撥類樂器,古箏、琵琶的作曲家借助鋼琴寬廣的音域、縱向多音疊置的織體、音樂的“顆粒性”以及準確下鍵離鍵等演奏技巧進行模仿。如在《黃河》這首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中,作曲家借鑒古箏的刮奏技巧形象地表現出黃河由西向東、川流不息的奔騰之景。古箏、琵琶所具有的粗獷與高雅,在作曲家和鋼琴家的藝術表現手段下,呈現出“清脆之音”的效果。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種類繁多,音色與音效也豐富多彩。老一輩音樂家在大量的創作實踐中,將我國傳統民族器樂曲的氣韻、風韻以及多樣民族樂器的音響和聲音之美融入鋼琴中。這些民族化的實踐促進了鋼琴在我國本土化的發展進程,呈現出迥異于西方傳統鋼琴的獨特聲音效果,展現出中國鋼琴藝術的聲韻美感,并成為中國鋼琴藝術中最為顯著特征之一。

五、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理念與技巧

自鋼琴傳入我國以來,在作曲家和演奏家們的努力探索下,鋼琴與傳統音樂緊密結合,逐漸成為我國音樂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種融合之下,形成了具有高度一致性和統一性的中國鋼琴藝術,并被打上了“本土化、民族化、中國風”的標簽。與此同時,中國鋼琴藝術也發展、形成了極具個性化的演奏體系,展現出與西方鋼琴演奏截然不同的理念和技術特色。因此,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也需要從演奏理念和演奏技巧這兩個層面進行認真考察與分析。

(一)演奏理念

1.把握作品的獨特性

音樂是對聲音特質的感知,其音色能夠觸發聽覺感官,激發強烈的吸引力。音色在音樂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將樂曲的視聽融為一體。作為音樂基本屬性的音色,是音樂完整作品的重要構成元素,能夠展現音樂的獨特魅力,同時對樂曲中情感的表達與變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鋼琴音樂藝術的創作中,通常以中國民族音樂為基礎,因此需要演奏者演奏時準確分析音樂的類型與內涵,把握作品獨特的藝術屬性。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需要針對不同作品的主題內容、情緒、意境、韻味、風格以及所刻畫的形象,運用合適的力度和觸鍵方法。例如,丁善德創作的鋼琴曲《第二新疆舞曲》,是一個兩小節為一個單位的二拍子律動,所以演奏者需要把握好舞蹈音樂節奏與節拍的本質特征,描繪出維吾爾族姑娘在手鼓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場景。

2.突出音樂的線條性與立體感

作為舶來樂器的鋼琴,演奏者在演繹時需要深入考慮如何運用演奏技巧來表現作品的思想、內涵以及意境。在我國豐富的傳統音樂中,單聲部橫向思維發展而來的旋律線條,凸顯著我國民族音樂的藝術特質。因此,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中,既要突出旋律的音樂線條走向,又要考慮鋼琴音樂多聲部織體呈現出的立體感,把握和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聯。在儲望華創作改編的鋼琴音樂作品《翻身的日子》中,呈示部的主題旋律明亮起伏、風趣,其中小二度倚音與滑音的運用,突出了傳統樂器板胡的旋律性色彩。而在作曲家陳培勛創編的鋼琴曲《賣雜貨》中,高音聲部支聲復調手法奏出的旋律,與低音聲部嚴格模仿形成卡農式的復調音樂,給人一種線性思維與立體思維相結合的演奏思維特征。與此同時,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中,也要充分關注作品的速度與節拍②,突出強調作品的即興性。

(二)演奏技巧

對于中國風格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其技巧與西方鋼琴音樂彈奏技巧(斷奏、連奏、裝飾性奏法等技術)基本一致。因此,演奏者扎實、全面、精湛的演奏技巧便成了作品呈現的基礎。只有掌握好扎實的演奏基本功,才能更好地詮釋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內涵,使演奏的效果更加符合作曲家的創作意圖。演奏者對于傳統演奏技法與特殊音色表現技法的掌握,成為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演奏中體現意境美和東方韻味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國音樂形象、呈現民族風格的關鍵。

審視近現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可以發現,作曲家們為表現民族風格,往往借用民族樂器的演奏技法,通過模仿這些技法營造出相似的音效,實現音畫之間的聯結。特別是演奏者演奏時觸鍵的方式,直接影響著民族器樂音色與音響的呈現,并由此形成中國民族樂器獨特的演奏技法。例如,在黎英海改編的鋼琴曲《夕陽簫鼓》的第九段中,左手聲部琶音和弦生動地再現了琵琶的輪指技巧,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需要集中觸鍵點,運用指尖彈奏,左手的手腕要相對抬高。又如在演奏王建中創作的鋼琴曲《梅花三弄》時,演奏者需要注重手腕與指尖力度的協調控制,通過左右手聲部倚音結合的方式,展現古箏這一樂器深邃遼遠的音色。

六、結語

在1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鋼琴逐漸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涌現出眾多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音樂作品。這些作品在語言表達方面,更加注重旋律的情感特點,強調線性化的旋律進行;在和聲語言的構建與序進中,大膽采用非常規和弦與民族調式和聲,在營造出鮮明和聲色彩對比中突出中國音調;在音響效果的追求中,通過鋼琴演奏體現中國民族樂器的個性特質,彰顯我國傳統音樂的豐富內涵;在演奏技巧與創作方面,不僅延續傳統,而且更加注重創新,極大地提升了中國鋼琴音樂的藝術風格。因此,從創作技法與演奏技巧層面深入探究近現代中國鋼琴作品,有助于理解中國鋼琴藝術的特征,為促進我國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的交流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姚雪冬.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鋼琴作品中的創作融合[J].藝術評鑒,2022(06):33-36.

[2]王紫菂.淺談鋼琴藝術的“中國化”[J].黃河之聲,2020(10):135-137+139.

[3]張璇.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價值取向與文化認同[J].音樂創作,2018(11):106-108.

[4]柳笛.談中國鋼琴作品的藝術形式及民族風格[J].藝術教育,2016(06):100-101.

[5]何上峰.立足鋼琴藝術之美? 兼顧民族文化創新——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創作發展與反思[J].當代音樂,2016(01):93-95.

[6]韓璐.近現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特征[J].藝術科技,2014(07):10-11.

[7]周為民.新時期以來中國鋼琴藝術理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音樂,2011(04):156-162.

猜你喜歡
鋼琴演奏
鋼琴演奏中的表現力分析
戲劇之家(2022年30期)2022-10-29 02:24:16
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及訓練方法研究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24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與心理調控
時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4
鋼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大觀(2019年1期)2019-06-28 08:30:34
鋼琴與管弦樂器二重奏中協作鋼琴演奏的差異性
布赫賓德的貝多芬闡釋對鋼琴演奏的啟示
人民音樂(2017年7期)2017-07-19 13:03:04
淺談如何提高初學者的鋼琴演奏能力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4
鋼琴演奏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探討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淺析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5
鋼琴演奏音色的技術研究
樂府新聲(2016年4期)2016-06-22 13:03: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日韩欧美| 久久美女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9草精品视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91亚洲精品第一|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伊人网址在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噜噜噜|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av性天堂网|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美女亚洲一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黄片在线永久|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欧美a在线|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丁香婷婷久久| 日本www在线视频|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91精选国产大片|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午夜a视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婷婷成人网|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网| 3344在线观看无码|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久久久噜噜噜|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综合欧美|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色婷婷色丁香|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草视频中文|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