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良彬
中共黨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學生生涯規劃師,升學指導咨詢師,現任重慶市墊江第一中學校黨委書記。
從18歲踏上三尺講臺,一路從懵懂的鄉村教師成長為市重點中學的黨委書記,陳良彬始終把學習作為專業的追求,把成長作為事業的追求。作為老師,他認為最好的教育在于喚醒學生的心智;作為校長,他認為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因此,從教三十余年,他堅持用教育喚醒學生內在的心靈能量與人格理想,激發他們的生命創造力,也堅持用文化建設引領學校發展。
2019年,陳良彬從墊江縣職教中心來到墊江一中,擔任黨委書記兼校長。學校位于松林坡,他便從“松”出發,將松的堅強有力、蒼勁挺拔之品格進行高度概括,將“勁松”文化融入了學校發展的點點滴滴。
如今,進入墊江一中,沿著寬敞的勁松大道往前行,一路可見與“松”有關的詩詞,道路左側的圍墻上貼有歌頌松的故事,右側則是一些名人雕像,雕像上附有他們對松的贊美之詞。行至道路盡頭,“勁松廣場”四個大字映入眼簾,蒼勁有力。廣場上幾個書籍雕塑上,分別刻有不同名家寫的與松相關的文章,“松韻·清風”的主題園林詮釋“松”文化的內涵。“我希望將‘松的文化融入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使其看得見也摸得著。”陳良彬如是說。
在外顯的建設之下,內在的填充也至關重要。在陳良彬看來,好的教育從來不是灌輸,而是為了喚醒學生的心智,為此,在建設充滿生命情懷的校園文化基礎上,他主導打造了新常態下學科生命化的課堂,以“勁松”文化為主線,開發了《承革命傳統,揚中華美德》的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引導和鼓勵學生熱愛生活,激發他們對生命成長的追求。他也看重學生責任感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想要教會他們獨立思考、明辨是非。每天中午1點,墊江一中的學生便開始靜心習字,習字內容或是語文詩詞句段、中學生語文同步字帖,或是英語單詞、短語和中學生英語同步字帖,或是歷史小故事摘抄、地理圖冊描繪、化學方程式書寫、生物知識點歸納等。
“身體成長需要營養,心靈成長也不例外,讓學生專注地做這一件事,既能讓他們浮躁的心沉靜下來,還能培養其規范書寫與表達的能力,20分鐘的習字,便是我們為學生準備的‘心靈午餐。”陳良彬笑著告訴我們。在他看來,“好教育”可以喚醒學生心靈中的真、善、美,讓他們找到適合的“生命方式”,追求個體生命的成長與幸福。因此,墊江一中的素養課堂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語言時空有朗讀、演講、朗誦、講故事、模擬新聞播報等各種形式,重在提升學生在語言表達、交流溝通能力;才藝時空有唱歌、舞蹈、歌伴舞、器樂表演、情景劇展示、服飾搭配等各種才藝展示或勞動成果匯報,既有美育的熏陶也有勞育的淬煉。
“學生的心智喚醒了,就猶如啟動了人生心靈的引擎,他們便會主動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滋生成長力量,并一定能找到他們生命的意義與方向。”正是這樣的想法,支撐著陳良彬踏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