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建
太和縣北城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我選擇讀師范,就是想改變當時農村孩子的現狀,讓更多孩子讀書,有更開闊的視野,過上更體面的生活。”說起從教初心,陶建如是說道。這些年來,他當過安徽省太和縣城關鎮中心學校校長、北城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北城中心學校校長、北城中學校長等,但這個從教初心從未改變。
如今,作為北城中學校長,他帶領師生致力打造一個環境優雅,文化厚重,綠意盎然的校園,讓校園成為學生讀書的樂土;多方營造一個書聲瑯瑯,歌聲飛揚,笑聲歡暢的校園,讓校園成為學生成長的田園;全面構建一個有夢想追求,有人文情懷,有團隊精神的校園,讓校園成為師生生活的溫馨家園。
塑造品牌,明晰發展方向
什么樣的校長才能稱之為好校長?好校長如何引領一所學校向陽而生,攻堅克難?如何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陶建說,好校長,一定要眼中有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全面加強政治學習,把握教育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健全人格;推動全面育人,夯實核心素養;提供優質服務,滿足人民需求;強化大局意識,做到問令而動。一定要心有敬畏,做廉潔的代言人。要以身作則,光明磊落,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尤其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強化依法執教,推動規范辦學,陽光政務,強化民主監督,特別是重大問題上,比如學校大型建設、學校招生等,要充分發揮教代會的監督職能;在選人用人上,積極發揚民主,用好人、決好策,時刻心有戒律,時刻把制度挺在前面,時刻把握住黨風廉政建設的主動權。一定要行有示范,做發展的引路人。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夠帶領師生準確定位,繪制美好藍圖,堅持高起點辦學,時刻擁有名校夢,能帶領全體師生追夢圓滿;善于協調上下左右關系,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發展;能夠給教師創造一個輝煌的舞臺,善于讓每一位教師走向成功;走近師生,走進課堂,具有親和力,并能守住自己的責任田,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敢打硬仗。
擔任校長二十多年來,陶建的教育人生并非一路高歌猛進,但每走一步,他都牢記著曾經說過的話,踐行著一名好校長的初心諾言。
2012年,他接到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籌建一所新學校——北城中學。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全身心投入。2013 年開始招生時,家長對學校持嚴重懷疑的態度,不認可、不信任。招生宣傳中,不是老師面試學生,而是學生家長面試老師。“當時,我們都憋足一股勁,咬緊牙關、甩開膀子、撲下身子,決心用素質教育的成果、用教育教學水平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認可。”陶建表示。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北城中學建校以來,在陶建的引領帶動下,全體教職工在學校文化、學校精神、環境打造上深思熟慮,舉旗定向,頂層設計,匠心打造。“我們用行知思想引領前行方向,靠工匠精神打造學校品牌,用文化理念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他表示。
如今走進北城中學,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共同營造著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陶建介紹,顯性文化包括樓名文化、綜合文化墻、德育文化墻、教育理念展示、連廊文化、樓梯文化、辦公室文化、教室內外文化、廁所文化、環境衛生等。隱性文化包括弘揚敬業向上的教師文化、打造生活教育的特色文化等。
走進該校的各類人士都說,北城中學的校園文化,精妙、精微、精美、精典、精致、精彩。厚重而不輕浮,大氣而不淺薄,傳承而不花哨,開放而不保守。
“我們始終把校園文化通過文化墻、宣傳牌、校園廣播、學校公眾號、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厚植師生心田,不偏移、不動搖、不反復、不折騰,行而后知,止于至善,致廣大,盡精微。”陶建說道。
身處該校校園的學生,時時處處都能得到良好的校園文化熏陶,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比如讀書、勵志的名言警句以及北城中學優秀畢業生風采和十佳少年風采、書畫優秀作品欣賞等,真正對學生的成長潤物無聲,推波助瀾。
在陶建的帶領下,北城中學全體教職工用三年時間、一屆中考,一戰成名,如今,很多城區、鄉鎮的學生,想方設法跨學區選擇到北城中學讀書。“我們每年的招生壓力異常大。”這也成了陶建和教師們一種幸福的煩惱。
筑牢根基,激發成長活力
“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讓學校辦學有源,管理有序,文化有魂,質量有根,能夠成為老百姓心中的好學校。”陶建說道。他堅持“辦一所學校,興一方教育”的教育目標,堅守“教學生三年,為學生想三十年,為太和教育想六十年”的教育理念,助推北城中學在“逐夢圓夢”中弘毅篤行,馳而不息;在“敦品勵行”中海涵春育,潤物無聲;在“啟智賦能”中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在“強身健體”中日精月進,久久為功。
“十年來,我們專心致志在學校管理上下功夫,一以貫之在隊伍建設上想辦法,心無旁騖在學生成長上出實招,因地制宜在辦學特色上做文章,勠力同心在家校共育上搭橋梁。我們且行且思,且行且遠,走出了今天的滿園春色關不住。”陶建表示。
針對學生成長,他踐行“有趣、活力、高效、開放”的課堂理念,“唱起來、跳起來、笑起來”的活動理念,堅守“誠以厚德、才以致遠”的校訓。千方百計在學生成長上看特長,出實招,努力為學生打下學習的底子、生活的底子、精神的底子和身心健康的底子,既立足現實,讓學生考好試,站穩當下;又面向明天,讓學生厚素養,未來可期;更著眼適應社會,讓學生練本領,有能力行走天下。
立足新的時代背景,他堅持“立德樹人”辦學方向,樹立“大德育”觀念,全員、全程、全面推進德育工作。通過愛國主義專題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生活教育等,讓學生明事理、知榮辱、守規矩、有底線;懂感恩、有理想、敢擔當、永自強。尤其是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感恩學校、感恩老師、感恩班主任、感恩家長。
通過每周三節的體育課和陽光大課間,他讓學生在校鍛煉時間不低于一小時,引導學生鍛煉好身體。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叛逆、自閉、暴力傾向等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與此同時,通過大社團,多渠道、全方位培養學生在讀書、寫字、演講、音樂、美術等方面的一兩種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有生活的底氣和滋味。圍繞核心素養,開展形式多樣、參與面廣的活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運動會、匯報演出、才藝展演、文藝匯演等。2023學年,成功舉辦了首屆音樂才藝展演、北城中心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校園小小書法家評選”、讀書成果展等活動,近百人次在舞蹈比賽、征文比賽、書畫比賽中獲獎。
此外,一直以來,陶建堅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他積極回應家長讓孩子讀好書、上好學的強烈愿望,對后進生多關心,多介入,讓后進生不放棄學習,從簡單的學起,背背詩詞,寫個單詞,抄抄物理公式,寫寫數學例題,真正做到了分層布置作業。他還引導更多后進生參與學校社團,參與學校活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他們做好人生規劃,真正對他們負責。
“建校以來,每屆中考,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穩居全縣第一。”說起辦學成效,北城中學師生底氣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