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璇 楊航 吳戈男 孫亞楠 陳玥
【摘要】本文通過對俄烏戰場環境、打擊目標、偵察手段特點進行分析,對打擊目標類型按照對偵察情報時間敏感度要求分為固定目標及時敏目標,選取俄烏沖突中的典型作戰案例展開研究,綜合研判得出典型陸戰場環境下對固定目標及時敏目標打擊任務中天基裝備偵察保障需求,最后提出啟示及建議。
【關鍵詞】俄烏沖突∣陸戰場∣天基信息∣戰術應用
俄烏沖突全面爆發以來,在戰場活動各個方面都能頻繁看到天基裝備的介入,特別是美歐雖未出兵參與軍事沖突,但其通過民商遙感天基力量提供的情報等作戰支援,迅速彌補了烏軍的信息劣勢,拉近了與俄軍天基偵察能力的差距;以歐美商業遙感衛星、SpaceX公司“星鏈”系統為代表的一系列民商天基裝備的戰場應用情況,充分體現了未來高端戰爭離不開天基裝備的深度參與。
一、俄烏戰場天基信息作戰應用情況分析
俄烏沖突中,烏克蘭方天基偵察能力近乎空白,情報偵察手段主要依靠本國偵察機、預警雷達等空地偵察手段,但同時獲得了北約國家大量的天基偵察情報、空基偵察情報、技術偵察情報等情報支援,從情報優勢方面抵消了部分俄羅斯作戰優勢;俄羅斯在軌工作偵察監視衛星僅有13顆,成像衛星數量少,且雷達成像衛星僅有一顆,對夜間偵察能力嚴重不足,天基偵察支援能力十分有限,主要依靠本國無人機、預警機、探測雷達等空地偵察手段提供情報支援。
(一)對固定目標打擊作戰中的天基偵察情況
1.對固定目標精確打擊情報保障特點
俄烏戰場中打擊陸地固定目標作戰中,俄羅斯方主要采用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打擊重要戰略目標如指揮機構、大型彈藥庫等目標;烏克蘭方打擊固定目標典型戰例有采用OTR-21 Tochka戰術彈道導彈襲擊俄羅斯境內的俄羅斯空軍基地、“圓點-U”導彈襲擊俄軍停駐登陸艦等。
對固定目標精確打擊的導彈武器多采用坐標點攻擊或末段影像匹配等制導方式,需要依靠日常偵察數據積累,戰時動態監視更新,形成戰場高精度底圖,對精確打擊武器提供精確目標指示保障、為地形匹配制導提供精確數字地圖,滿足精導武器消除飛行誤差、識別匹配目標的需要。
(二)典型案例分析
2022年3月23日烏軍利用 “圓點-U”導彈襲擊了位于別爾江斯克(Berdyansk)港正在卸載彈藥和燃油的俄軍“薩拉托夫”號登陸艦。靠港卸載的登陸艦由于卸載過程長達數小時,可按照打擊陸上固定目標的方式對其進行打擊。該案例中,“圓點-U”戰術彈道導彈是命中精度50米~100米的老舊裝備,能準確命中“薩拉托夫”號,除登陸艦缺乏導彈預警和末段反導能力外,經研判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
第一,鑒于俄烏沖突期間歐美商業遙感衛星在持續向烏克蘭方提供天基偵察情報,此外北約每日均出動空基偵察監視平臺進行高強度偵察,故烏方很可能通過美國或北約國家提供的天基、空基偵察情報,清楚掌握港口的位置和布局,以及俄軍艦進出港及駐泊動態并依托事先制備精確的戰場數字底圖,生成精確目標點位作為打擊目指;
第二,烏軍可能對“圓點-U”彈道導彈進行了簡易、有效的升級改造,例如增加GPS輔助導航,可將導彈打擊精度提升至米級,使老舊武器“煥發新生”,滿足打擊型寬10余米的登陸艦的需要。
二、對時敏目標打擊作戰中的天基偵察情況
(一)對陸上時敏目標精確打擊情報保障特點
俄烏戰場中打擊陸地時敏目標作戰中,俄羅斯方主要采用例如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Kh-31P超音速反輻射導彈,“口徑”巡航導彈等打擊陸地時敏目標;烏克蘭方也利用戰術彈道導彈等裝備對俄羅斯地面時敏目標進行了遠程精確打擊。
時敏目標具有時效性強、打擊窗口有限、對整個作戰體系殺傷鏈構建與運轉速度要求高等特點,此外打擊高時敏目標需要機動轉移過程的跟蹤指示保障,支持具備動中打、溯源打的能力。
(二)典型案例分析
2022年4月,俄空天軍戰機使用Kh-101空射巡航導彈,摧毀了位于敖德薩軍用機場機場的一個中轉站,該站保存的大批來自美國和歐洲國家的軍援武器正待轉移,可以認為是典型時敏感目標,從構建高效閉合殺傷鏈的角度進行研判,成功完成對該機場中轉站的打擊任務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發現時敏目標需加強前期情報準備。提前選定機場、火車站、隧道、橋梁等區域重點偵察區域及重點偵察目標類型,利用衛星、無人機、地面雷達等手段進行不間斷持續監視,防止時敏目標遺漏。
第二,定位與跟蹤、預測一體化進行。時敏目標出現的時間和空間窗口較小,故定位時敏目標時即開展對目標的準確識別、持續跟蹤,同時對偵察信息傳輸鏈路提出高時效性要求。
第三,快速完成打擊效果評估。綜合利用成像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無人機等手段快速進行打擊效果評估,為后續打擊計劃和決策提供支持,確保在極短窗口內完成對敵高價值目標的殺傷。
三、小結
天基信息支援導彈武器精確打擊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導彈射前目標指示信息方面,天基信息系統可以通過對重點區域常態化偵察監視、積累區域態勢情報,形成精確戰場數字底圖,與戰場臨機偵察手段配合為非精確打擊武器和精確打擊武器提供射前精確目標指示信息;導彈中制導信息支援方面,天基信息系統可以通過GPS/GLONASS輔助導航、通過衛通鏈路傳輸目標指示信息等方式,為導彈打擊提供最新目標指示信息。
(一)軍民商合力保障陸戰場態勢感知
現代戰爭中陸戰場作戰范圍不斷擴大,如當前俄烏沖突戰場,南北超過1000公里、東西縱深達數百公里,覆蓋多個戰役方向。利用航天偵察手段不受戰場制權限制、全時在線以及絕對高位等優勢,可獲取大范圍戰場兵力集結裝備部署情況,同時結合陸戰場情報保障特點,形成以軍民商資源統籌運用的方式保障陸戰場大量的圖像情報偵察需求,為此在體系設計、標準協議、處理應用上均應面向軍民商衛星資源進行一體統籌規劃,軍民商合力促進陸戰場作戰用天能力提升。
(二)低軌通信衛星提供跨域通信保障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SpaceX公司星鏈星座對于烏克蘭軍隊的戰場通信能力的有力“加持”,充分體現出通信衛星星座對陸戰場作戰環境能夠提供有限、無線電通訊不可替代的保障支持作用。利用低軌通信衛星星座數量多、覆蓋面廣、重訪周期短、傳輸帶寬大等特點,可以支持陸戰場作戰構建利用衛通遠程實時回傳無人機前出偵察信息、指揮中心/情報中心通過衛通信道向火力打擊單元直接發送目標情報信息,以及無人機利用衛通信道向火力打擊單元發送目標情報信息等多條鏈路,充分發揮天基通信系統對陸戰場作戰遠程跨區通信的保障作用。
(三)關鍵技術攻關突破陸戰場用天瓶頸
為提高天基信息支持陸戰場應用效能,需加強陸戰場用天關鍵技術攻關,如優化戰場高精度數字底圖生成技術,支持對山地、淺灘、地物精細分類,以及快速生成目標區域三維模型,便于陸軍山地、城市作戰行軍路線選擇及詳細作戰方案設計;加強陸戰場偵察圖像自動判讀技術,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制作大量遙感圖像開展樣本訓練,建立陸戰場目標樣本庫,提高陸戰場態勢感知、目標識別效率及準確度。
參考文獻
[1]王雅琳,劉都群,李學朋,等. 俄烏沖突中俄精確打擊武器運用研究[J]. 戰術導彈技術,2022(3):107-115. DOI:10.16358/ j.issn.1009-1300.20220560.
[2] 趙本東,胡星志,賴劍奇,等. 俄烏沖突空天攻防作戰應用分析與啟示[J]. 戰術導彈技術,2022(4):17-22,202. DOI:10.16358/j.issn.1009-1300.20220100.
[3]王曉光,何鏡,劉東興,等. 俄烏沖突中的航空彈藥作戰使用分析與啟示[J]. 戰術導彈技術,2022(4):23-29. DOI:10.16358/j.issn.1009-1300.20220088.
(作者簡介:宋潔璇,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衛星應用)(作者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衛星應用總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