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昇 趙匆


摘? ?要? ?為優化品種結構,陜西石泉從貴州引進蜂糖李進行了試驗示范栽植。經多年栽培推廣實踐,該品種在石泉地區表現為抗病性強、豐產性好,耐貧瘠、生態適應性強,結實率高,果大、肉厚、味甜多汁、香味濃郁,低溫耐貯運性好。
關鍵詞? ?蜂糖李;引種表現;栽培要點;陜南
陜西石泉縣位于秦巴腹地,四季分明,夏秋季多雨,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溫14.6 ℃,冷熱月溫差23.2 ℃,年均降水量877 mm,年均日照時數1 811 小時,李樹種植歷史悠久,傳統品種有紫皮脆李、麥黃李等。蜂糖李是由貴州省安順市農業科學院選育出的中熟李新品種,因味甜似蜜而得名。為豐富石泉當地李子品種,2017年引進蜂糖李進行試驗示范栽植,截至2022年底,石泉蜂糖李生產面積已達2 000余畝,創收5 000余萬元。現將蜂糖李在石泉的引種表現與栽培要點總結如下。
1? ?品種表現
1.1? ?生物學特征? ?蜂糖李幼苗頂端優勢明顯,長勢強,主干直立,成枝率高。成年樹樹勢開張,樹冠高大,冠半圓,萌芽率高。幼枝陽面褐色、陰面綠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盛果期枝條節間較長,長果枝成花量大。葉片倒卵圓形,葉基狹楔形,葉緣鋸齒狀,新葉黃綠色,老葉深綠色,葉基部著生蜜腺,平行葉脈,混合芽發育。傘狀花序,每個花序3~5朵花,花瓣白色,5瓣相接,多雄蕊,單柱頭,白色花絲,淡綠色花柱,花萼淡褐綠色。成花率高,但坐果率低。果實卵圓形,果粉多,成熟果淡黃色,果頂微凹,果肉淡黃色,肉質細膩多汁,離核。
1.2? ?物候期? ?蜂糖李在陜西石泉2月下旬初花,3月上旬盛花,3月下旬落花坐果,4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果實膨大,7月上旬至8月初果實成熟,11月下旬落葉進入休眠期,至來年2月初。詳見表1。
1.3? ?適應性? ?蜂糖李主要病蟲害有黑星病、褐腐病、紅點病、褐斑病、食心蟲、蚜蟲、紅蜘蛛、天牛等。2022年6—7月石泉遭遇持續40多天高溫干旱,蜂糖李未受到明顯影響。從引種栽培情況看,蜂糖李抗病蟲能力和抗逆性較強,綜合適應性良好。詳見表2。
1.4? ?產量與效益? ?蜂糖李7月上旬開始采收,8月初采收結束,采摘期較貴州原產地晚1個月。最大單果質量50 g,平均單果質量30 g,5年生蜂糖李平均株產15~25 kg,最大株產45 kg。按照畝平均產量500 kg,平均售價40元/kg,畝收入2萬元左右,除去雇工費(3 600元/畝)、藥肥支出(2 500元/畝)、其他支出(500元/畝),畝純收入13 400元,相比本地傳統李品種,蜂糖李經濟效益可觀。
2? ?栽培要點
2.1? ?定植建園? ?蜂糖李生長速度快,建園選址要充分考慮地形地勢、土壤、水源、光照等條件,合理設置株行距。一般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灌良好、坡度小的陽坡、半陽坡高畦或丘陵地栽培,土質以沙壤土為宜,pH值5.5~6.5。苗木選用莖粗0.8 cm以上的健壯嫁接苗,在當年11月至次年2月萌芽前移栽,株行距5 m×5 m,每畝栽植25~27株。定植穴規格1 m×1 m×0.6 m,挖出的心土、表土分開堆放,移栽前每穴施腐熟的農家肥25 kg。苗木定植時,回填部分表土,讓苗木根系均勻舒展,填入混勻的心土表土,踩實,澆透澆足定根水,用地膜覆蓋定植穴。
2.2? ?肥水管理? ?定植后3年內以擴大樹冠、培養健壯樹勢、樹體整形為主要任務,多施農家肥,配施復合肥。開始掛果后,果實發育和枝葉生長需要更多的肥料,在做好秋施基肥的基礎上,生長季根據不同生長節點適時追肥。一般在花期、果實采摘結束后、冬前各施肥1次,花期每株環施或溝施腐熟農家肥5~10 kg加復合肥1~2 kg作基肥,花期每株追施尿素1.5~2 kg,果實采摘結束后施1次高氮復合肥,補充樹體生長結果消耗的養分,促進樹勢? ? 恢復。
2.3? ?病蟲防治? ?以預防為主。建園選址要充分考慮土壤、水源、光照等綜合因素,為果樹生長提供良好條件,以提高樹體對病蟲害的抗性。選擇無檢疫性病蟲害的苗木,定植時剪掉苗木過長或有傷的根,同時用多菌靈+生根劑+黃泥漿混合制劑涂抹。加強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樹勢,綜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防治措施。
3? ?小結
蜂糖李在石泉引種表現良好,抗病性強,豐產性好,耐貧瘠,生態適應性強,結實率高,果大、肉厚、味甜多汁、香味濃郁,低溫環境較耐貯運,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適宜在陜南地區推廣。但如果建園選址不佳、種植管理不到位,黑星病、褐腐病、紅點病、食心蟲、葉螨、蚜蟲等病蟲危害也會偏重發生,造成樹體早衰、果實口感不佳、產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