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醫藥科技期刊深度融合發展路徑的探索

2024-01-24 03:49:28張小林劉斌湯華
出版廣角 2023年24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

張小林?劉斌?湯華

【摘要】融合發展是醫藥科技期刊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和新起點。在政策支持和技術賦能的時代機遇下,醫藥科技期刊應構建期刊融合發展運行機制、培育復合型人才隊伍、加強優質和特色內容供給和傳播、多元化經營期刊促進跨界融合,并在未來從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提升期刊的傳播力、規范和優化學術會議平臺建設、促進產研精準對接、加強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監管等方面推進深度融合發展,從而實現醫藥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推進科技強國建設。

【關? 鍵? 詞】醫藥科技期刊;融合發展;跨界融合;人才培養;制度保障

【作者單位】張小林,中國藥業雜志社編輯部;劉斌,中國藥業雜志社編輯部;湯華,中國藥業雜志社編輯部。

【基金項目】2022重慶市出版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重慶市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22年度科研項目(CQKJQ

KXH2022012);2022年度重慶市高校期刊研究會“渝編·仁和基金”資助項目(CQLX2022-13)。

【中圖分類號】G230.7【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24.009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贬t藥科技期刊既是醫藥創新成果的承載者和傳播者,也是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重要推動者。加快醫藥科技期刊的創新融合發展,是實現醫藥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科技強國宏偉目標的重要基礎。2022年4月,中宣部首次就出版融合發展領域專門發布的政策文件《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新時代深入推進出版深度融合發展作出了全面安排,為醫藥科技期刊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領域提供了行動指引[1]。

融合發展是醫藥科技期刊的發展契機和新生長點,可有效提升期刊的綜合影響力,助力期刊轉型升級[2]。近年來,國內醫藥科技期刊在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有的學者通過理論研究探討醫藥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發展的內在邏輯基礎,分析其存在的困境和可行的優化路徑[3],也有學者從實踐出發,對期刊集群化建設[4]、創新技術應用[5]、內容質量提升[6]、編輯人才培養[7]等進行分析,但從未有學者從構建融合發展機制的角度,通過制度保障和規劃設計,進行人才、內容、技術、資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發展實踐研究。

《中國藥業》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國藥業雜志社編輯出版的綜合性藥學類科技期刊。2020年,《中國藥業》通過構建期刊融合發展運行機制,申請并取得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全面啟動全媒體建設,搭建“1+4”特色融合發展平臺,在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優化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醫藥科技期刊的發展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藥業》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其他醫藥科技期刊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一、醫藥科技期刊實施融合發展的時代機遇

1.政策支持:國家頂層設計引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宣部、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大力促進出版融合發展,黨中央從頂層設計上對出版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規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和財政資金項目。從2014年8月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2年4月的《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加快融合發展”到“出版深度融合發展”,體現了我國出版融合發展從最初的探索階段進入高質量縱深發展新階段。因此,在出版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的背景下,醫藥科技期刊作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和出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融合發展不僅是響應國家戰略大局和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期刊高質量創新發展、提升期刊影響力的必要路徑。

2.疫情沖擊:加速出版模式轉型升級

2020年,疫情暴發,傳統科技期刊出版在編輯出版、印刷發行、傳播渠道等環節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同時也加快了科技期刊融合發展的步伐,科技期刊出版內容、形式和傳播渠道逐漸多元化。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藥科技期刊擔負著傳播最新醫藥科研成果的重任,我國大多數醫藥科技期刊利用自身專家資源優勢,率先創新傳播載體和傳播形式,搭建新媒體平臺,不僅為一線醫務人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醫學交流信息平臺,還向公眾普及了專業的健康科普知識,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加快了醫藥科技期刊的融合發展進程,促使其從傳統出版模式向多元化出版模式轉型,從高速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

3.技術賦能:構建創新型出版融合平臺

近年來,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不僅帶動全球進入產業數字化時代,也為科技期刊融合發展平臺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障。信息技術革命性的進步,將智能化覆蓋醫藥科技期刊出版領域各環節,促進傳統醫藥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智能化再造,優化其服務供給,助力醫藥科技期刊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5],對醫藥科技期刊的內容生產方式融合、產品形態融合、內容傳播渠道和服務融合、產業跨界融合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為醫藥科技期刊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融合發展的路徑與實踐

1.構建期刊融合發展運行機制

一是設定遠景目標,做好戰略規劃設計。2020年,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下和新冠疫情暴發的雙重背景下,《中國藥業》在原有的單一融合出版基礎上重新規劃出版發展戰略,制定了《中國藥業雜志社2020—2024年融合發展規劃》,將出版升級、數字化轉型和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作為重點工程,以“創新經營,融合發展”為核心發展理念,推動機制、人才、傳播、服務的融合創新。該戰略規劃充分發揮了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建章立制、協調實施、督導落實、推動促進的作用,從政策機制上保障了融合項目的發展,創新模式探索,從而推動期刊的融合發展。

二是全面重整資源,搭建“1+4”創新平臺。為了適應期刊的融合發展需要,《中國藥業》重新整合單位資源,以《中國藥業》(即“1”)為基礎,搭建了學術會議平臺、科普宣傳平臺、期刊紙媒宣傳平臺、新媒體平臺(即“4”)。學術會議平臺主要圍繞醫藥學、技術和管理熱點問題,推進學術會議品牌建設,拓寬合作形式,促進產研結合;科普宣傳平臺主要以《中國藥業》微信公眾號和每年的“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活動”為主陣地,宣傳健康科普知識;期刊紙媒宣傳平臺主要對最新醫藥學科研成果進行傳播;新媒體平臺主要包括《中國藥業》官網、網絡出版平臺和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通過搭建多功能、復合型平臺,《中國藥業》實現了多元傳播,拓展了經營新模式,更好地推動了期刊的深度融合發展。

三是優化組織結構,構建融合發展新機制。《中國藥業》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建立適合業務發展且能有效推動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機制。在組織結構方面,《中國藥業》新增了融合發展綜合管理部門(簡稱綜合發展部),下設新媒體部與品牌運營部,與原有的編輯部協同發展,做好融合發展的平臺搭建工作和傳播工作。編輯部全面負責期刊論文的選題策劃、約稿組稿、編輯出版等工作;新媒體部主要負責《中國藥業》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融媒體產品的創意策劃、編輯制作和運營;品牌運營部主要負責學術交流活動的策劃、組織和開展等,旨在打造學術會議平臺和品牌。在考核指標方面,《中國藥業》明確各部門的融合指標及收益分配原則。通過融合出版業務的跨部門協作,《中國藥業》實現了從傳統“關門編輯出版”向“走出去辦刊服務”模式的轉變,創新服務用戶,傳播方式由單一傳播轉向了多元傳播,單位經營模式也由單一經營轉向了融合發展模式。

2.培育復合型人才隊伍

一是引領傳統型編輯轉型。傳統出版編輯的核心能力主要為文字加工和信息整合能力,但缺乏新媒體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新媒體傳播信息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也較弱,難以適應期刊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的編輯工作?!吨袊帢I》通過組織學習出版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邀請社內外優秀新媒體編輯授課、參加與出版融合發展相關的各種研討會等方式,引領傳統編輯在思維方式上轉型,并為傳統編輯提供學習、教育、培訓的機會和平臺,促使編輯不斷學習新的醫藥學專業知識、出版專業知識和新媒體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并提升融媒體時代媒體編輯所需的專業素養,以適應期刊融合發展格局。

二是強化引進型人才激勵。引進具備高級職業能力的編輯出版人才和經營性人才,并為其發展做好制度設計和安排,是科技期刊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期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8]。為提升人才隊伍的創新力和競爭力,《中國藥業》堅持“按需設崗、擇優引進”的原則,在2020年至2023年,通過學歷、資歷、專業技術職務、已取得的成績、預期引進效果等項目的篩選,面向社會引進了期刊管理、經營和新媒體運營人才3名。對于引進型人才,《中國藥業》注重做好以下幾點:堅持過程管理,創新考核激勵機制,提高引進型人才待遇標準;充分發揮創新融合發展平臺的作用,拓展引進型人才的發展空間;加大融合發展平臺扶持力度,為其爭資立項創造條件,持續保障引進型人才的發展活力。

三是注重新人型編輯培養。青年編輯精力充沛、接觸新知識的興趣強烈,處于人生中創新思維最活躍的階段。因此,在科技期刊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時代,選拔與培養新人型青年編輯不僅能有效補充編輯隊伍的力量,還能為期刊人才的梯隊建設儲備人才。2020年至2023年,《中國藥業》共招聘7名新青年編輯,其中3名為出版編輯,4名為新媒體編輯。在培養新人型編輯的過程中,《中國藥業》以思維開發為核心,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和年度培訓計劃,充分發揮了資深編輯對新編輯的“傳、幫、帶”作用,成立了以主編和資深編輯為講師的培訓工作小組,并以編輯小課堂的形式每周對新編輯進行不同的主題培訓。同時,《中國藥業》根據新編輯的不同特點,個性化定制了培養措施,為每位新編輯指定了一名“導師”,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指導。

3.加強優質和特色內容供給和傳播

一是整合欄目,打造優質內容??萍计诳瘷谀績灮瘎撔率歉鶕诳陌l展規劃對欄目體系結構進行調整、優化,重新定位原有欄目的選題內容和讀者對象,改變欄目的主次順序、文章數量安排的過程[9]。期刊欄目的持續優化創新,是期刊發展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期刊傳播影響力、整體形象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吨袊帢I》緊扣辦刊宗旨,結合《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和《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關于精品內容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知網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各項影響因子及學科排名,于2021年對期刊文章內容進行了分析,發現期刊存在與臨床醫學的關聯度強于與藥學學科的關聯度,上下半月期刊欄目分布不均,刊文總數量過多、分散、重復交叉等不合理的問題。因此,《中國藥業》重新規劃文章欄目,在欄目文章數量分布上極大地縮減了與藥學關聯性弱的《臨床研究》欄目刊文量,增加了《藥學論著》《藥事管理》《藥學監護》這3個欄目的刊文量,旨在通過重點打造這3個欄目,取得如下成效:加強藥物動物實驗基礎研究和制劑工藝優化的報道,以精準對接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強藥事管理欄目的建設,以提升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水平,引導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及時報道藥學服務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提升藥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藥學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

二是組稿約稿,策劃特色專題?!吨袊帢I》多舉措拓展優質稿源渠道,特別注重特色專題欄目的策劃。專題策劃是一種通過期刊編輯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挖掘某一主題的稿源,集中刊出文章,提高期刊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的策劃手段,是科技期刊優化內容資源、強化特色和品牌建設的重要途徑[10]。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為了幫助廣大醫藥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復工復產,《中國藥業》牽頭組織相關行業協會和醫院聯合搭建共識專家組,發布了《醫藥企業復工復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專家共識》,為醫藥企業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提供良好的指導意見。同時,《中國藥業》策劃了《新冠肺炎專題》欄目,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參考。2021年至2023年,《中國藥業》編輯部相繼策劃推出了10余期專題或專家共識,如“腫瘤疫苗”“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進展”“藥物臨床研究質量提升”“執業藥師服務與管理提升”“醫院智慧藥學”“麻精藥品質量研究”“互聯網+藥學服務”等專題,“醫藥企業復工復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專家共識”“重慶市醫療機構落實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專家共識”“中國醫療機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質量控制體系共識”“長三角基于藥品快速評估的新型抗腫瘤藥物臨時采購專家共識”等專家共識,不僅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且逐年增多,總共向專家約稿596篇,約占4年刊發文章總量的19.49%(596/3058)。

三是耦合發展,拓展傳播空間??萍计诳W站是期刊論文實現網絡傳播的重要載體,且為作者投稿及編輯、專家開展審稿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吨袊帢I》通過獲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申請“中國藥業”微信公眾號、全面升級官網,成功地將傳統的單一投稿系統打造成涵蓋藥品“研發—注冊評價—上市使用—再評價”全生命周期及其科研成果傳播全覆蓋的行業性網站。

具體來說,《中國藥業》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官方網站在每期雜志定稿的同時以PDF形式發布當期論文,方便作者和讀者閱讀和下載,實現了免費開放獲?。晃⑿殴娞柾揭訤LASH形式發布當期“搶先看”,將傳統期刊處理成仿真書本翻頁模式,以更便捷、快速、美觀的方式呈現全書內容,與紙質版雜志共同擴大期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對精品內容進行深入挖掘,重點建設《論文推薦》欄目,每期推薦的論文經主編、編輯擇優后再次審核,保障傳播效率和質量;打通微信公眾號與官網的接口,用戶可通過微信公眾號輕松查閱各期刊物,在線查閱稿件情況;每篇論文均附有二維碼,實現了微信掃碼即可掌上閱讀。由此,《中國藥業》成功構建了耦合發展的網絡出版平臺,實現了優勢互補,讓讀者能夠更方便快捷地進行閱讀和研究,提高了行業受眾對科技文獻的利用率,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廣泛傳播。

4.多元化經營期刊促進跨界融合

一是搭建高質量醫藥學術交流平臺。醫藥科技期刊具有學科專業特色,擁有相對固定的作者群和讀者群,舉辦醫藥學專業學術會議已成為眾多醫藥類期刊傳播醫藥學熱點知識、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11]。2020年至2023年,《中國藥業》結合現有編委、審稿專家等醫藥學專家資源,重點策劃、舉辦高質量國內國際會議共136場。具體而言,《中國藥業》重點開展如下工作:組織55場線下學術研討會,重點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中國醫藥研發·創新峰會(已連續舉辦8屆)”“中國藥品研究與臨床評價大會(已連續舉辦5屆)”“醫院藥學60人系列主題論壇(已連續舉辦3屆,每年3場)”“互聯網+藥學服務創新論壇(已連續舉辦6屆)” “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中藥產業未來高質量發展論壇”等線下品牌會議;組織71場線上學術活動,參與觀眾(多為醫藥學專業內人士)從最初每場1700多人次上升至最多每場9.8萬多人次,共百萬人次,形成了6大系列品牌性直播活動——藥業·藥事·藥師系列專家圓桌論壇、醫藥熱點共話系列、海上藥事·熱點暢談系列、疫情后藥學管理系列、藥品科技活動周·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系列、主編論壇·醫藥同行系列活動。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中國藥業》為科研人員和醫藥企業搭建了高質量醫藥學術交流平臺,不僅拓展了科研成果傳播途徑,推動了科研成果轉化,還有效促進了產研融合。

二是打造重點健康科普品牌項目。2019年7月,國務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統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健康中國行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吨袊帢I》通過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和在新媒體開設科普欄目,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一方面,承辦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科普活動。2020年至2023年,《中國藥業》承辦了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系列健康科普活動。《全國食品藥品科普狀況調查(2017)》顯示,我國居民對安全用藥關注多、了解少,傳播渠道和形式低效,這種高關注度與低了解度之間的反差,反映了科普內容的精準度低和傳播力度不足。因此,《中國藥業》通過精準化、多元化科普,打造了系列健康科普品牌活動,如“藥品科技活動周”“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藥品科普進校園”等活動,受益群眾超過1000萬人次。另一方面,在微信公眾號特設科普欄目?!吨袊帢I》充分利用專家資源,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設《健康科普》欄目,聚焦“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疫情防控”等主題,以“轉發+原創”的方式擴展傳播內容,根據熱點策劃選題,向相關的醫藥學專家定向約稿,利用圖片、視頻、動畫、漫畫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傳播科普知識和動態信息。至今,該欄目已累計發布264篇原創內容,其中包含原創科普文章160篇。這些原創科普文章采取漫畫、視頻及聽書等相結合的多元方式展示科普內容,閱讀量和點贊量均顯著高于其他資訊類消息,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傳效果。

三是推動藥品信息大數據平臺建設。醫藥大數據的應用在藥品研發、健康管理和公共衛生服務等環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數據構成和數據成果的研究,2021年12月,《中國藥業》主動聯系重慶市藥學會,牽頭成立了重慶藥學會醫藥信息大數據專委會,搭建醫藥信息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藥品信息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該平臺融合了醫藥企業、醫院藥房、醫院信息科、社會藥店、IT行業與醫藥大數據行業等單位,以醫藥信息與大數據為主要研究方向,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學術交流,開展醫藥信息數據挖掘和分析利用,為政府管理決策、醫院藥學服務、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助推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與快速發展。

《中國藥業》通過在制度保障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傳播渠道模式、經營方式模式及服務內容模式上的創新,完成了以下轉變:由傳統的使用人才轉型為培養人才,為期刊培養了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提升了期刊的編校質量和學術質量;由單一傳播轉型為多元傳播,增強了期刊的傳播力,提升了期刊的品牌影響力;從期刊經營轉向經營期刊,提升了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內容服務轉向知識服務,提升了期刊的知識服務能力。

三、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展望

在出版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醫藥科技期刊迎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雖然近年來我國醫藥科技期刊融合發展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顯著的成效,出版數字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明顯增強,跨行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但在優質內容供給、期刊的傳播力、學術會議平臺規范、產業精準對接、新技術的應用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吨袊帢I》擬通過以下五條途徑促進期刊出版轉型升級和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科技期刊的綜合影響力,多元化傳播醫藥科研成果,助推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繼續加強優質內容供給。內容建設是學術期刊質量的核心要素,《中國藥業》將繼續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加強專題策劃和組稿約稿,依據不同體系和架構對專題策劃內容進行整合、優化和再加工,通過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多形式展示和傳播專題策劃內容。

二是提升期刊的傳播力。如:增加熱點文章推送頻次,定期對推送文章進行盤點和總結、重復推送,具體包括將關注度高的文章再推送,以及對同一主題的文章進行合集推送,或者反復推送新熱點文章;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調試推送時間,工作日為傍晚推送,周末和節假日為早上推送,最大限度地貼合用戶的閱讀習慣。

三是規范和優化學術會議平臺建設。根據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論壇活動規范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對學術會議內容的審核把關和會議全過程管理,確保會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著力提升學術會議質量,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品牌學術會議。

四是促進產研精準對接。加強科研項目與企業對成果需求的精準對接,將企業引入科研環節,形成產研一體化,共同申報科研項目,使企業主動參與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

五是加強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監管。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的發布加快了科技期刊的融合發展步伐,醫藥科技期刊可通過加強人工智能的應用,提高選題策劃、約稿組稿、查重審稿、編輯校對、科研傳播等的有效性和精準度。同時,醫藥科技期刊要加強制度建設和監管,降低人工智能產生的學術不端風險,推動醫藥科技期刊融合發展高質量、規范發展。

出版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醫藥科技期刊要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可以通過構建期刊融合發展機制、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加強優質內容供給和傳播、促進跨界融合等方式來實現。未來,醫藥科技期刊還應通過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提升期刊的傳播力、規范和優化學術會議平臺建設、促進產研對接、加強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監管等進一步推進深度融合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EB/OL]. (2022-04-24)[2023-

06-02]. http://m.news.cn/2022-04/24/c_1128590895.htm.

[2]孫明,任舒翼,謝艷麗. 科技期刊融合轉型路徑探析:以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為例[J]. 數字出版研究,2023(2):66-71.

[3]郭瀟雅. 醫學期刊媒體融合發展的邏輯及困境與路徑[J].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6):80-86.

[4]童穎丹,申海菊,李科. 大數據時代醫學期刊集群化建設路徑[J]. 出版廣角,2023(10):76-79.

[5]劉壯,張悅. 5G背景下醫學期刊出版融合發展的策略探究[J]. 新聞傳播,2023(7):86-88.

[6]劉洋,李娜,李玉樂,等. 創新探索“學術+科普”融合發展,全面助力醫學科技期刊雙翼齊飛[J]. 中國傳媒科技,2022(9):14-17.

[7]劉琦. “四全媒體”時代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提升的思考[J]. 傳媒論壇,2022(15):98-100.

[8]李明德 ,劉嬌楊. 出版融合背景下推動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探析[J]. 中國編輯,2023(6):70-74.

[9]許遠. 期刊欄目策劃和優化創新[J]. 中國編輯,2022(6):76-80.

[10]陳澤琦. 全媒體背景下傳統科技期刊的破局路徑[J]. 新聞傳播,2023(8):65-67.

[11]張小林,馬勁,湯華,等. 醫藥衛生類期刊舉辦線上學術會議存在的2個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以《中國藥業》的實踐經驗為例[J]. 編輯學報,2022(4):423-425.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
一次函數“四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久热精品免费|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AV老司机AV天堂|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av永久|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就去色综合|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亚洲自拍另类|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看国产毛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www在线观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网|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国产丝袜91|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色网站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美女毛片在线| 99草精品视频|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97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AV网站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私拍|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婷婷伊人五月| 另类专区亚洲|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91色国产在线| 亚洲天堂首页|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免费播放毛片|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内精品91|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成网站|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