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百會
【摘? 要】 小學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基本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重要階段,而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將簡要概述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研究,望為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教育政策的推出與實施,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向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師也在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對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優化,旨在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文本,提高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閱讀與聽、說、寫等其他語言技能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建學生的語文能力。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詞匯、理解語言結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文化素養。
一、提供多樣化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開展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對不同文本類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包括童話故事、科普讀物、名人傳記等,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和啟發。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小學語文課程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有些學生喜歡童話故事,通過閱讀這些故事,學生可以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感受到故事中的驚喜和快樂;而有些學生則喜歡科普讀物,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學生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奧秘和科學的原理。不同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進行閱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能力。
比如在對《曹沖稱象》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恫軟_稱象》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曹操之子曹沖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稱象并得到賞識的故事,故事情節緊湊,富有趣味性,且寓意深刻,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啟示。教師便可將本節課的主題設計為“古代寓言故事合集”,為學生提供《扁鵲說病》《割席斷交》《各有所長》等古代寓言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從人物形象、情節發展、寓意等方面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內涵和主題,教師還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造力,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其語文水平。
二、開展閱讀前導入活動,為后續閱讀提供助力
在開展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開展閱讀前導入活動,激發學生的預測能力,為后續閱讀提供良好助力,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解讀能力。通過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圖片或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幫助學生建立對文本主題或情節的初步認識,進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動力和參與度,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閱讀前導入活動還可幫助學生建立對文本結構和語言特點的初步感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標題、段落標識、關鍵詞等,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組織結構和主旨要點。教師還可提醒學生注意文本中的重要詞匯、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法等,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前導入活動,能夠為后續閱讀提供助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閱讀狀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思維和語言能力,提高閱讀的效果和質量,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比如在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為開展閱讀前導入活動,這個故事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講述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中,賣火柴的同時又被人們所忽略和遺忘的故事,這個故事深入探討人性的冷漠與溫暖、貧富差距、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主題。在導入活動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觀察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并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比如,為什么小女孩要賣火柴?她為什么沒有回家?為什么人們對她如此冷漠?通過讓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維能力,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小女孩為什么最后會死去,這與人們的態度有什么關系?通過進一步討論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為后續的閱讀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閱讀過程中的交流合作,提升閱讀效率
在開展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交流與合作,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分享觀點和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彼此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解讀,從而拓寬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共同探索文本的深層含義,不僅促進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思考,還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閱讀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還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學會傾聽、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團隊中協調各自的想法和意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互相分享閱讀策略和技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通過交流合作,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提高閱讀技能和閱讀效率,幫助學生發展出更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比如在對《黃繼光》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加強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前進行預測,通過觀察書名、封面、插圖等元素,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期待,與同伴分享并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如“黃繼光為什么要為國家和人民獻出生命?”“你認為黃繼光的行為有何深遠影響?”等,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并且加深其對故事主題的理解。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的交流合作活動,如小組演講、寫作比賽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示對《黃繼光》故事的解讀和思考,互相借鑒、交流和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四、組織閱讀后的延伸拓展活動,鞏固閱讀成果
在開展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可組織閱讀后的延伸拓展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和表達能力,鞏固學生的閱讀成果。小學語文教師組織閱讀后的延伸拓展活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閱讀成果,還可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拓寬視野和培養創造力,通過閱讀后延伸拓展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所讀內容,使閱讀不再只是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積極思考、交流和創造的過程。教師可組織讀后感寫作等延伸拓展活動,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來表達學生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感受,提煉出其中的精華,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還可通過交流讀后感,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從中獲取更多的觀點和思路,拓寬自己的思維。教師還可組織角色扮演的延伸拓展活動,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視角來重新演繹故事情節,通過扮演角色,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還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在對《慈母情深》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組織閱讀后的延伸拓展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通過模擬對話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學生可根據文本中的描述,想象自己是母親、兒子或者其他相關人物,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更加親近故事中的人物,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教師也可設計與“表達母愛”相關的創作活動,例如寫一篇續寫故事、設計一本家庭相冊、創作一首詩歌等,使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理解和思考母親對自己的愛,并將自己的愛以創作的形式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
五、創新閱讀評價方式,充分發揮閱讀評價作用
在開展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對閱讀評價方式進行創新與優化,根據學生的閱讀表現進行評價,并及時給予肯定和指導,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和反思,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閱讀問題和改進方向,提高閱讀能力,進而充分發揮閱讀評價的作用與意義。小學語文創新閱讀評價方式,旨在充分發揮閱讀評價的作用,通過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還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教師可采用開放性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展現個性化的閱讀理解和表達,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并以寫作、口頭表達等方式進行評價,更好地發掘學生的閱讀潛力,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獨特見解和思考能力。教師還可采用互動式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通過小組討論、朗讀比賽、角色扮演等形式,學生可以一起分享閱讀體驗,互相啟發和改進,增加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提高整體的閱讀水平。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從而為學生設計更加全面、有效的閱讀教學計劃,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比如在對《只有一個地球》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創新閱讀評價方式,本篇文章的主題是環保與保護地球,教師可設計一份問卷,讓學生閱讀后回答相關問題,問題可包括:你覺得地球面臨哪些環境問題?你認為人們應該如何保護地球?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環保行為?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環保問題的認識程度,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還可設計一個創意寫作任務,要求學生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靈感,寫一篇環保主題的作文或者創作一幅環保主題的插圖,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對地球的熱愛和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以閱讀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可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教學課堂,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取得綜合性的進步,大力促進新課改教育政策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 小學語文教學還是要以閱讀為中心[J]. 閱讀與成才,2022(03):1.
[2] 袁成光. “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1):61-62.
[3] 肖同玲. 打造以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課堂[J]. 小學生(中旬刊),2021(02):114.
[4] 于會華.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 試題與研究,2018(33):30.
[5] 黃云慶. 以“個性化閱讀”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當代家庭教育,2018(07):134.
[6] 郭愛菊.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個性化閱讀[J]. 學周刊,2016(28):140-141.
[7] 汪海玲. 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5):26.
[8] 羅秋梅. 基于“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反思探索[J]. 考試周刊,2020(09):47-48.
[9] 汪玉寶. 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 讀寫算,2021(27):144-145.
[10] 張聞青. 淺析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策略[J]. 考試周刊,2020(90):45-46.
[11] 李金鳳. 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教學分析[A]//福建省商貿協會. 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東苑小學,2021:2266-2268.
[12] 霍紅艷. 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思考[J]. 智力,2021(32):106-108.
[13] 薛佳佳. 探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閱讀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5):153-154.
[14] 吳蔚. 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好家長,2022(17):64-65.
[15] 張家飛. 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 小學生(上旬刊),2023(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