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佼佼, 劉 瑩, 土春茂, 董囡囡, 楊旭方, 閔 英
1.北部戰區總醫院 口腔科,遼寧 沈陽 110016;2.解放軍92763部隊醫院,遼寧 大連116041
口腔急診是在軍事行動中口腔疾病、創傷或功能喪失等導致患者需要立即尋求口腔治療的非計劃就診[1]。雖然,口腔急診很少導致死亡,但在軍事行動中的發病率和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會危及任務成功,且經常需要額外的醫療后送,導致作戰能力下降。許多國家的國防部隊使用口腔健康分類系統評估口腔健康狀況,確定治療順序,最大限度地識別并減少未來12個月內可能發生口腔急診的軍事人員,從而作為確定部署能力的依據[2-3]。潛艇作業環境密閉,長期特殊條件下的工作生活會給艇員機體各方面造成影響,引發疾病。口腔疾病位列潛航期間就診疾病的第5位[4]。其中,齲病、牙髓病和智齒冠周炎等發生率最高[3]。有研究報道,口腔急診占所有潛艇醫療后送的6.9%~9.3%[2]。因此,在執行任務前對潛艇艇員進行詳盡有效的口腔健康狀況評估及準備狀態分類,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口腔急診導致任務中斷失敗的風險。雖然,一些國家的國防部隊建立了完善的口腔健康分類系統[5-6],但目前,我軍尚缺乏適合的分類系統標準。本研究以某部海軍潛艇特勤人員為對象,對其口腔健康狀況和準備狀態進行調查分類。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于2022年6-10月隨機整群抽取600余名官兵進行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和口腔臨床檢查。經過整理,共獲得616人份的有效調查問卷和臨床檢查數據。所有調查對象均為男性,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8.7±7.1)歲。根據12個月內是否發生過口腔急診,將其分為口腔急診組(n=156)與無口腔急診組(n=460)。
1.2 調查內容及方法 以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7]和《軍隊口腔健康調查表》[8]為參考,結合海軍特勤人員常見口腔疾病,設計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口腔臨床檢查內容包括牙體疾病(齲齒、楔狀缺損和磨損)、牙周黏膜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第三磨牙阻生齒和氣壓性牙痛等。臨床檢查過程中,口腔專科醫師對海軍特勤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口腔情況檢查,由記錄員記錄檢查結果。
1.3 口腔準備狀態分類標準制定 本研究采用的口腔準備狀態分類標準參照北約口腔健康分類標準(dental fitness classification system,NATO Cat)[1,5]和美國海軍口腔分類指南(dental classification guidelines,DENCLAS)[3,9],并結合我海軍潛艇部隊實際情況制定。口腔準備狀態分類共分為4級,即Cat1、Cat2、Cat3和Cat4(表1)。如果一人同時患有多種口腔疾病,并橫跨2個以上分類,應將其確定在較重的分類中。Cat1為口腔準備完全就緒;Cat2為口腔準備基本就緒;Cat3和Cat4為口腔準備未就緒。其中,符合Cat1和Cat2分類的軍事人員可隨時進行任務部署。

表1 口腔準備狀態分類
1.4 質量控制 調查前,2名參加調查的口腔專科醫師均進行統一培訓及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0.83。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和臨床檢查記錄結果均由專人回收錄入。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資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海軍特勤人員口腔疾病檢出情況 616名海軍特勤人員中,口腔疾病檢出率為73.7%(454/616)。其中,發病率前3位的疾病分別是牙周黏膜疾病、牙體牙髓疾病和第三磨牙阻生齒,檢出率分別為70.8%(436/616)、66.1%(407/616)和30.7%(189/616)。見表2。

表2 海軍特勤人員口腔疾病檢出結果
2.2 海軍特勤人員患齲、牙體牙髓疾病患病情況 口腔急診組患齲率、齲均、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均數高于無口腔急診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3 海軍特勤人員患齲情況/例(百分率/%)

表4 海軍特勤人員牙體牙髓疾病患病情況
2.3 海軍特勤人員牙周黏膜疾病患病情況 兩組牙周健康、牙齦出血、牙結石、淺牙周袋、黏膜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海軍特勤人員牙周黏膜疾病患病情況/例(百分率/%)
2.4 海軍特勤人員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患病情況 兩組咀嚼肌疼痛、關節彈響、關節疼痛、開口受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海軍特勤人員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患病情況/例(百分率/%)
2.5 海軍特勤人員第三磨牙阻生齒患病情況 口腔急診組第三磨牙阻生齒檢出率、阻生齒均數均高于無口腔急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海軍特勤人員第三磨牙阻生齒患病情況/例(百分率/%)
2.6 海軍特勤人員口腔準備狀態分類情況 口腔準備達到Cat1完全就緒占11.5%(71/616),達到Cat2基本就緒占43.2%(266/616),總就緒率(Cat1+Cat2)為54.7%(337/616),未就緒率(Cat3+Cat4)為45.3%(279/616)。見表8。

表8 海軍特勤人員口腔準備狀態分類情況及口腔疾病分布情況
戰備狀態是滿足軍事任務實物需求的先決條件,這種準備狀態也包括口腔健康準備狀態[6]。口腔急診位列“疾病非戰斗傷害”的前5名[1]。在行動部署期間,軍事人員獲得口腔治療的機會有限,應盡可能避免因口腔原因而導致的非戰斗性減員[10]。本研究結果顯示,海軍特勤人員口腔疾病發病率的前3位分別是牙周黏膜疾病、牙體牙髓疾病和第三磨牙阻生齒,與既往研究[1,11]報道的牙體牙髓病發病率最高有所差異。這與本研究調查對象為潛艇艇員,在長遠航期間淡水有限、飲食情況單一、心里壓力大有關,因此,較其他人員更容易罹患口腔牙周黏膜疾病。此外,本研究中多數人員長期咀嚼檳榔,也是該群體口腔黏膜疾病患病率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研究中,兩組患齲率、齲均、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均數、第三磨牙阻生齒檢出率和均數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齲齒、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第三磨牙阻生齒會增加口腔急診的發生風險,與von Wilmowsky等[6]研究結果近似。Teweles等[12]研究發現,部分暴露于口腔中并被軟組織覆蓋的第三磨牙阻生齒均應被作為潛在的口腔急診而被密切評估。齲失補牙數每增加1個單位,個體的口腔急診風險增加5%[1]。
有研究報道,我軍人員口腔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官兵患有2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口腔常見疾病[13],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即使是入伍前體檢非常嚴格的潛艇艇員,口腔疾病的發生率也較高,如患有齲齒、牙周炎、阻生齒等疾病[14]。Goethe等[15]研究報道,牙齒健康狀況的惡化與在潛水高氣壓環境中的暴露時間有關。本研究調查對象中也存在與潛航密切相關的氣壓性牙痛者。潛艇人員職業敏感性高,長期的身心壓力也易誘發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等口腔疾病的發生。
英國國防機構設定的目標是,90%以上的軍事人員處于口腔疾病的中低風險中[16]。美軍的政策目標要求95%的口腔準備就緒率,即95%軍事人員的口腔準備狀態處于Cat1或Cat2,同時設定了65%的口腔健康標準,即65%軍事人員的口腔準備狀態處于Cat1[17]。本研究中,僅11.5%的海軍特勤人員達到口腔健康標準,口腔準備就緒率僅為54.7%,低于外軍標準,分析原因為官兵對口腔健康重視程度不夠、基層診療條件不足和口腔衛勤保障策略不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與其他軍事部門相比,美國潛艇人員的口腔篩查最為嚴格有效,口腔急診的發生率也較低,表明嚴格的口腔篩查可以有效減少口腔急診的發生[2,18]。因此,建立完善的口腔準備狀態分類系統,并依此在任務前對官兵給予準確的預防和診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任務中因口腔急診而導致的非戰斗性減員發生。
綜上所述,海軍特勤人員口腔疾病患病率高,應建立完善的口腔準備狀態分類系統,并在任務前對官兵給予準確的預防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