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冬青, 南曉勇, 南曉娟, 任 軍, 李瑛琪, 王 銳
運城市中心醫院1.超聲醫學科;2.影像科;3.麻醉科;4.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山西 運城 044000
橋本甲狀腺炎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人數呈上升趨勢[1]。甲狀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以甲狀腺乳頭狀癌最為常見且為最具代表性。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的甲狀腺濾泡、纖維結締組織及淋巴細胞病理變化的超聲表現與惡性結節相似,單純超聲檢查假陽性率高,易誤診造成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3-4]。中文版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Chinese version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使用6個基本參數分類計數,應用便捷,且較韓國放射學會提出的K-TIRADS和美國放射學會提出的ACR-TIRADS分類方法更具良惡性結節的診斷優勢[5-6]。新型超聲成像技術-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可提供結節硬度相關信息,輔助甲狀腺結節性質診斷[7]。本研究旨在探討SWE聯合C-TIRADS分類方法對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評估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運城市中心醫院收治的226例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的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術前均完成甲狀腺超聲及SWE檢查;(2)具有明確的組織病理學結果;(3)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超聲檢查質量不佳或缺失;(2)無明確的組織病理學結果;(3)超聲檢查前接受過放療或手術治療。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將患者分為良性結節組(n=93)和惡性結節組(n=133)。良性結節組中,男性40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45.2±9.6)歲;結節性甲狀腺腫41例,甲狀腺瘤11例,橋本結節36例,嗜酸性結節5例;結節平均直徑(17.5±8.0)mm。惡性結節組中,男性58例,女性75例;平均年齡(45.1±8.9)歲;甲狀腺乳頭狀癌90例,甲狀腺濾泡狀癌25例,髓樣癌15例,淋巴瘤3例;結節平均直徑(10.0±4.5)mm。良性組結節平均直徑大于惡性結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甲狀腺超聲檢查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確保頸部完全顯露。選用頻率為4~15 MHz的剪切波成像超聲診斷儀(Supersonic Imaagine Aixplorer型)進行常規超聲檢查,觀察并記錄結節位置、大小、形態、邊緣和回聲等特征。然后選取結節的最大縱切切面,最大限度地將腫塊放置于取樣框的中央位置,然后囑患者屏氣,待圖像穩定3 s后保存圖像用于測量SWE彈性模量值。SWE彈性模量值測量操作需對每個結節重復3次,取平均值,為最終彈性模量值。
1.3 C-TIRADS分類標準 C-TIRADS分類標準中,可疑惡性超聲特征包括實性、垂直位、微鈣化、極低回聲、邊界模糊/不規則及甲狀腺外侵,彗星尾偽象則屬于良性特征。每出現1個可疑惡性超聲特征加1分,出現良性特征扣1分,得到總分;根據總分將檢測的結節進行風險分層,即得分為-1的屬于類別2(良性,惡性率為0),得分為0的屬于類別3(良性可能,惡性率<2%),得分為1的屬于類別4A(低度可疑惡性,惡性率為2%~10%),得分為2的屬于類別4B(中度可疑惡性,惡性率為10%~50%),而得分為3或4的屬于類別4C(高度可疑惡性,惡性率為50%~90%),得分為5的則屬于類別5(高度惡性,惡性率>90%)[8]。

2.1 兩組患者超聲表現比較 兩組超聲表現中的結構、回聲、邊緣、鈣化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C-TIRADS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風險分層結果及相關性分析結果 根據C-TIRADS分類標準,各分級中的計算惡性率均在指南建議惡性率范圍內。見表2。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C-TIRADS分級與甲狀腺結節的病理結果相關(r=0.798,P<0.001)。

表2 C-TIRADS在診斷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甲狀腺結節中各分級惡性風險評估
2.3 ROC曲線分析結果 C-TIRADS、SWE聯合診斷的ROC曲線下面積、靈敏度、特異度高于SWE、C-TIRADS單獨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約登指數確定SWE診斷的最佳截斷點為>47.78 kPa,C-TIRADS分類診斷的最佳截斷點為>4b類。見圖1、表3。

圖1 ROC曲線

表3 C-TIRADS、SWE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效能
在橋本甲狀腺炎的背景下,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表現復雜多樣,在結節良惡性診斷過程中容易誤診和漏診[9-10]。本研究兩組二維超聲縱橫比、聲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既往研究[3]結果一致。有研究報道,縱橫比≥1的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程度較高[11-12]。本研究未發現縱橫比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可能與橋本甲狀腺炎的炎癥反應及纖維化等病理改變相關,上述病理改變使良性結節沿縱向增長,與惡性結節的縱橫比無明顯差異。此外,本研究發現,惡性結節實性比例高達88.0%,這與C-TIRADS分類評估中將實性結節視為惡性征象相符。但本研究中,良性結節組存在較高的實性比例,這可能與本研究中橋本結節占比較高有關,橋本結節的超聲表現在既往研究中也以實性結節居多[13]。
橋本甲狀腺炎所導致的炎性細胞浸潤和間質纖維化等病理變化可能增加甲狀腺結節性質判斷的難度。回聲是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良性結節組出現高回聲或等回聲的比例高于惡性結節組。高/等回聲在判斷良性結節方面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惡性結節一般表現為實性低回聲結節[14-15]。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良性結節組存在極低回聲或低回聲,與惡性結節的超聲表現存在重疊,這可能與橋本甲狀腺炎所導致的淋巴細胞浸潤有關,該病理改變減弱聲反射,從而增加了極低回聲或低回聲在良性結節組的比例。
本研究發現,各級別計算的惡性率均在指南推薦的惡性風險范圍內,C-TIRADS用于診斷的最佳截斷點為>4b類,與既往研究[16]一致。本研究中,C-TIRADS的靈敏度稍低于既往研究[6,16]結果,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納入的患者合并橋本甲狀腺炎,與單純甲狀腺結節患者相比,超聲表現復雜且不夠典型,對惡性結節的檢出能力不夠,易與橋本結節等良性結節混淆。此外,甲狀腺實質血供對本研究診斷的輔助作用不大。血供增加主要出現在橋本甲狀腺炎的早期和中期[17],而實質血供減少則更常見于晚期。因此,C-TIRADS診斷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甲狀腺結節的特異度較低,這可能是由于超聲表現受結節大小、形態和血流動力學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診斷難度增加。本研究中,SWE診斷的曲線下面積為0.826,表明該技術能夠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區分中達到較好的效果;C-TIRADS、SWE聯合診斷的ROC曲線下面積、靈敏度、特異度高于SWE、C-TIRADS單獨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C-TIRADS聯合SWE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效能較高。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樣本規模有限,且其他可能用于區分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結節性質的超聲特征可能未被考慮,導致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仍需進一步開展樣本收集和驗證工作。此外,本研究未對不同觀察者對C-TIRADS分類診斷的影響進行深入探究。
綜上所述,C-TIRADS聯合SWE可提高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