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盡峰
平煤股份于2006年11月23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控股股東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實控人為河南省國資委。近年來,公司以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為愿景,堅持煤炭資源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聚焦大精煤戰略,把優質低硫主焦煤作為核心產品打造成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的知名品牌。公司積極實施智能礦山建設、主輔分離、對標提升、瓦斯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收入、利潤、人均工效等指標屢創歷史新高;尤其是,凈利潤三年復合增長率達66.93%,近三年現金分紅超46億元。
“綠色”融入產業鏈發展全過程
平煤股份主動順應能源革命趨勢,堅定不移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融入產業鏈發展全過程,錨定一流“材”“能”企業轉型方向,協調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化煤炭“取其材、用其能、固其碳、不污染”轉型發展大文章。
公司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做好“雙碳”管理。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制度支撐。將“雙碳”目標要求融入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進行管理。二是搭建平臺,積極探索減碳路徑。成立減碳技術公司,圍繞溫室氣體減排、CO2捕集與儲存利用、氣體污染物治理等技術研發,加強關鍵和前沿技術研究;設立碳資產管理中心,統一管理碳資產,積極參加碳交易、碳金融業務。三是立足“雙碳”主戰場,打好“全力減、著力存、聚力增”三大戰役。其中,“全力減”包括: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技術改造,探索推廣瓦斯發電、瓦斯氧化、瓦斯提純碳轉化技術,研究地熱、矸石、礦井水、井下空間等資源化利用路徑,在治理中消納碳元素等,變害為利、變廢為寶,實現少排碳、不排碳。“著力存”包括:廣泛開展碳捕集、貯存、利用和煤層二氧化碳封存技術,部署鹽穴儲氣儲氫、井下廢舊巷道儲水儲氣等技術、新路徑搜集存儲碳資源;同時,對接科研機構,積極探索二氧化碳轉化技術,待時機成熟時,將儲存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工業原料,真正實現“吃干榨凈”。“聚力增”包括:大力開發風、光資源,提升綠電替代比率,利用工業廣場、鐵路沿線等建設分布式光伏和風力電站。規劃到“十四五”時期末,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規模達3GW,風力電站裝機規模700兆瓦,瓦斯發電2億千瓦時以上,綠色能源替代比率達30%以上。此外,近5年來公司累計投入資金25.6億元,復墾土地和修復生態面積120公頃,治理矸石山25座、建成綠色礦山14座,綠色工廠5座,大跨步進入“綠色發展時代”。
公司堅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發展戰略,加快將煤焦優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實現煤焦產業整體上市。充分發掘煤炭資源價值,從煤炭入洗、精煤煉焦、化產回收、煤氣綜合利用制取氫氣;再到煤焦油深加工制取苯、酚、萘、蒽等多種化工原料及醫藥中間體,焦油瀝青深加工生產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石墨負極材料等產品,實現煤炭就地轉化,延伸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循環利用,綠色發展。超前布局新興煤化工高端產業,利用公司優質煤炭資源經加氫等工藝進行液化,生產性能突出的包覆瀝青等優質碳材料,轉換發展賽道,加快轉型發展。
“雙贏”源于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平煤股份切實履行對社會公眾、公司員工、合作伙伴的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助力脫貧攻堅,保障能源安全,開展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動,實現了企業與社會的“雙贏”。
公司把煤質管理作為“飯碗工程”“品牌工程”來抓,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實施全面煤炭質量管理,健全煤質管理體系,設置專職煤質管理機構,以單項考核、以灰計價、有效煤量、工資聯動“四個抓手”提煤質。按照“整體規劃、一礦一策、分步實施”原則,公司落實煤礦智能化建設三年行動部署,堅持“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經過近3年持續發力,累計投入資金34.7億元,建成1家國家級、8家省級智能化示范煤礦,35個采煤、73個掘進智能化工作面,累計優化用工4000余人,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人均工效平均提高20%以上,智能化掘進工作面人均工效平均提高30%以上,煤礦生產效率提高15%以上,采掘一線作業環境持續改善,職工勞動強度大幅降低,礦井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公司堅持公平用工,貫徹同工同酬,確保全體員工享有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知識及保護等權利。根據各個單位功能性質定位、行業特點,強化分層分類的差異化定薪及績效評估方法,科學設置工資聯動指標,并根據公司經營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與發放。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為抓手,提升高學歷、高技能人才比重;通過技能等級培訓、考核、鑒定,大幅提升員工技能等級水平,促進了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專家講座、專題培訓、科研實踐、項目帶動等,促進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科技創新5項特別規定,推動人才、平臺、技術等創新資源高效配置、開放共享,助推重大科研項目快速落地、轉化見效。樹牢“工資靠課題、獎金靠成果”鮮明導向,研究設立研發人員、科研骨干專項大獎,推行重大課題獎勵機制,激發人才潛力,釋放創新活力。
公司還通過“組織引領、建機制強保障,產業引路、抓項目強品牌,創新引導、拓市場強活力”的“三引三強”工作機制,有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走出了一條可推廣、可復制的國有上市公司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可靠路徑。公司及下屬單位先后投入資金8313萬元,結對幫扶34個村,先后援建集體產業、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各類項目176項,有力彰顯了國企擔當。在決勝脫貧攻堅、困難職工扶貧救助、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保障國計民生、搶險救災等方面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積極貢獻平煤力量,充分發揮大型能源國企“壓艙石”作用。
“ESG”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平煤股份夯實規范運作的制度基石,全面梳理修訂公司章程及相關配套制度規則20余項,推進權責體系優化、管理層授權放權、黨建深度融合,完善風險管控、合規管理等職能;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架構,落實董事會成員多元化,規范董事會運作。尤其是,公司將ESG活動納入公司治理體系,作為公司內控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推進,日臻完善。
公司科學評估實質性議題,每個議題的內容從管理、實踐和績效三個角度展開。其中,管理角度包括圍繞該議題公司所出臺的制度、成立的組織、通過的認證等;實踐角度包括生產工藝的改進、具體措施方案、培訓等;績效角度則是公司在這個議題上獲得的成效。公司結合實際,將ESG管理逐步落實到企業全生命周期,設定經濟績效(研發支出、人均工效、凈資產收益率等),社會績效(稅金、安全生產投入、員工培訓覆蓋率、公益投入等),環境績效(環保投入、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減排率、瓦斯利用率、煤矸石和危險廢棄物處置、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等),公司治理績效(內控評價、現金分紅、投資者保護、資本運作等)指標和考核框架體系。
公司組建ESG報告工作小組,全面負責ESG報告信息收集、編制工作。小組成員包括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員、與ESG議題相關的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員和第三方機構。進一步厘清ESC報告編寫規程,明確各階段、各步驟的工作目標與重點任務。2022年公司披露ESG報告,報告分為九大章節,圍繞安全綠色發展、能源保供、創新驅動、產品質量、關愛職工、社會公益等多個維度完成21項實質性議題,并專題聚焦智能礦山、綠色礦山和鄉村振興,有效回應各方期待。
平煤股份充分認識到,ESG報告是工作結果而不是最終目的。只有讓利益相關方接收到報告所承載的ESG信息,ESG報告才算完成“使命”。如此,方能實現利益相關方對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認知,產生廣泛的價值認同,進而提升公司的投資價值和美譽度。
作者系平煤股份董事會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