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信陽市召開數字資源建設暨基礎教育大數據學科質量測評應用工作會,傳達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并就信陽市數字教材應用及大數據學科質量測評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信陽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驍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要把準政策,保障足額征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為今后數字教育資源的利用及教育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各縣(區)要嚴格落實河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數字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意見》,做到數字教材足額征訂,費用專款專用,嚴禁任何部門和個人截留、挪用。
要注重應用,提高課堂效率。各級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科任教師要切實提高對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工作的認識,提高數字資源應用的能力水平,將數字資源和數字教材應用到課堂中、應用到教研中,提高教學教研質量,為信陽市教育在全省持續領跑打牢基礎。
要強化培訓,提升應用水平。各級教育部門必須把教育信息化培訓放在突出位置,列入年度工作規劃,與教師繼續教育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各級電教部門要主動牽頭組織好數字教材應用培訓工作,制定嚴格培訓規劃,形成市縣骨干帶動、全員參與的兩級培訓機制,用培訓加快數字教材的落地和推廣;各級各類學校探索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把校本研修和區域性教學研究結合起來,借助數字教材應用這個機遇,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技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要示范引領,打造數字高地。各地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選準突破口,就有希望、有能力登上教育數字化新高地。當前機器人、編程、創客教育、STEAM、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成功先例,都有可以借助的外力,各縣區電教部門要做好引導,打造屬于本地區本學校的亮點特色。
會議指出,站在時代前沿,教育部門必須抓住數字化轉型戰略制高點,為構建數字化教育新生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應有貢獻。
會上,相關縣(區)和學校代表就數字教材建設和使用等,作了現場經驗交流。
信陽各縣(區)主管電教副局長、電教館長、電教專干,各市直中小學校主管副校長、電教員,各縣(區)校長代表兩名(省、市數字校園標桿校和省人工智能實驗校)參加了會議。
(信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