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潔,杜雨芯,譚妍妍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1)
功能性肛門直腸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是肛門和直腸的一種非器質性疾病。根據Rome Ⅳ診斷標準,可分為痙攣性肛門直腸痛、非特異性肛門直腸痛、肛提肌綜合征三種亞型[1]。在我國,功能性肛門直腸痛多被稱為“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癥”[2]。此病患者的臨床主訴為肛門疼痛或直腸疼痛。在排除先天性缺陷, 腫瘤和局部的炎癥后, 臨床主要認為其與盆底肌張力增高、邊緣系統功能障礙、腦- 腸軸調節異常、神經系統疾病及心理因素有很密切的關系[3]。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臨床資料顯示,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發病風險存在性別差異,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此病的治療方法有肌肉電刺激治療、物理治療、局部注射肉毒菌素治療[4]、椎管阻滯治療[5]、生物反饋治療[6]等。目前,單純使用西藥治療此病的療效不理想,且費用高、療程長、藥物不良反應大,故臨床應用受限。大量研究[7-8]表明,中醫藥在治療肛門直腸痛方面優勢明顯,特別是在遠期療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醫藥對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治療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病因繁多,筆者認為在臨證之時,應詳察病因,同時又要辨別病機,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立法、處方、用藥,則可做到有的放矢,效如桴鼓。譚妍妍教授為南京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肛腸科工作15 年,對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論治有較深入的研究,今擷譚妍妍教授經方化裁治療肛門痛綜合征驗案一則,以饗同道。
對于功能性肛門直腸痛,中醫有很多類似記載?!逗娱g六書》引云:“風熱不散,谷氣流溢,傳于下部,故令肛門腫滿?!惫δ苄愿亻T直腸痛主要表現為肛門部脹痛或不適、異物感、蟻行感、燒灼感等。與中醫范疇中“魄門痛”“后重”“谷道痛”“痹證”類的疾病相似?;颊咦杂X肛門直腸附近有不適感,但實驗室器械檢查未發現肛門附近組織有器質性病變。古籍雖未對其有確切的描述,但經臨床研究發現,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患者大多伴有情志異常情況,因此,近代醫家將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歸納為“郁證”“臟躁”范疇。近年來隨著對功能性肛門直腸痛認識的逐漸加深,中醫學家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及治療也逐漸更加深入全面。田振國等[9]認為肝氣郁結,血行不暢,氣血瘀積于后陰是本病的主要病機。他認為活血化瘀,疏通肝經氣機郁滯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準則。楊向東[10]認為本病病機為肝腎陰虛,臟腑失于孺養,氣機不暢,導致情志失調;或因憂思傷脾,濕困于中下焦,清陽不升反降而成。孫曉霞[11]認為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是由于濕熱蘊結于肛門,肛門氣機不利而導致的墜脹不適。馮艷等[12]認為功能性肛門直腸痛以氣滯血瘀、濕熱內蘊為標,氣陰不足、心脾兩虛為本,臨床病機常常虛實夾雜。糜凱君[13]認為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特別是慢性肛門直腸痛,常與脾虛失運、中氣下陷有關,這類患者常伴有精神倦怠、少氣懶言、乏力納差、小便控制不佳或盆腔器官脫垂等癥狀。治療宜以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為主。綜上所述,本病的發生與五臟功能失調緊密相關。肝、脾、心受郁怒、憂思、哀傷等七情內傷影響,可致七情內傷,氣機不暢,病程遷延,由氣至血,血行瘀滯,經絡受阻,發為此病。
《素問·六節臟象論》曰:“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表明人類的生命活動是以氣為物質基礎的?!爸袣狻币幻汲觥秲冉洝?。因其位居中州,五臟之中,連通上下,貫通南北,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故稱為中氣。中氣的本質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氣,亦指脾胃對食物的消化運輸、升清降濁、化生氣血之生理功能。章虛谷曰:“脾以陰土而升于陽,胃以陽土而降于陰,脾升則健,胃降則和,一升一降,相同并用。”譚妍妍教授認為脾土居中,中氣不足,氣機升降失司,脾失健運,以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生成以供養肌肉筋脈,肌肉筋脈局部失榮,因此肛門部不適疼痛。
《古今醫統大全·郁證門》說:“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五臟可化生精氣,并能影響相應的情志活動。若情志過極,則影響其相應的臟腑,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從而導致病變的發生。李曉紅[14]認為中醫的“肝主疏泄、調暢情志和協助脾胃運化功能”理論與腦- 腸軸的關系密切。譚妍妍教授認為,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多數患者偏嗜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體內濕熱瘀積,久之脾胃功能受損,再加上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常易情緒失衡,“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肝失疏泄,氣機失司,濕熱瘀阻,困于中焦,清陽不升,削弱了對盆底肌肉組織的升托作用,導致盆底神經功能受損,引起肛門脹痛。
《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譚妍妍教授認為,人體是個有機整體,而外感六淫、飲食失節等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臟腑經絡運行,以致“不通則痛”;七情內傷、勞倦等致氣血虧虛,使臟腑經絡失養,以致“不榮則痛”。
譚妍妍教授認為本病常見證型為氣血不足,治以氣血雙補,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補氣生血,和絡止痛。君藥為炙黃芪,升陽舉陷、補氣健脾,匡扶正氣。當歸養血補血,活血化瘀,用于血虛血瘀所致之痛?!盁o形之氣易生,有形之血難補”,當歸、黃芪君臣相伍,補氣生血,通經活絡。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川芎行氣活血,白術益氣健脾,升麻、柴胡升舉陽氣,柴胡使體內之氣從左上升,升麻從右升提體內之氣,兩者聯用可增強一身升氣之療效,使清陽之氣上升而濁陰之氣下降,具有培中舉陷的功效。
《丹溪心法·六郁》指出:“人身諸病,多生于郁”,譚妍妍教授認為病機時為情志所傷,肝失條達,克伐脾土, 脾失健運, 肝郁脾虛, 濕熱內阻, 升降失調, 氣機不暢, 魄門相應, 故而疼痛。臨床癥狀為肛門直腸部憋脹疼痛, 伴有胸脅脹痛, 痛無定處, 胃脘脹滿, 精神抑郁,善太息,或納少、寐差等,舌淡,苔薄白,脈弦,常隨情緒波動而癥狀加重。理當疏肝健脾,行氣止痛。臨床予以逍遙散合四逆散加減。方中以醋柴胡疏肝解郁,引諸藥入肝經;白芍、當歸柔肝止痛,平抑肝陽,與柴胡配伍,養肝之體,利肝之用,并且可防諸辛香之品耗傷氣血。茯苓、白術益氣健脾, 扶土以御木侮,使氣血生化有源;香附、枳殼理氣解郁, 條暢氣機以止痛;薄荷、生姜疏散郁遏之氣, 甘草調和諸藥。脾虛氣陷者, 加黃芪、人參以升陽舉陷;心胸煩悶,寐差者, 加合歡皮、郁金以養心安神,除煩解郁。
《醫林改錯》曰:“氣通血活,何患不除。”譚妍妍教授認為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氣滯血瘀證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肛門疼痛,持續不減,痛如針刺,脅肋脹滿,舌質暗紅、時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澀或緊,方用止痛如神湯加減。方中桃仁、紅花、赤芍、牡丹皮、當歸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五靈脂和蒲黃、乳香和沒藥,兩藥對擅長通利血脈、散瘀止痛;土鱉蟲、水蛭可搜剔祛風、行氣行血;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活血通脈、祛瘀止痛。
患者吳某某,女性,56 歲,肛門重墜半月余,于2022 年8 月30 日就診?;颊咭粋€月前因四肢困倦乏力到當地診所就診,辨證屬風濕困脾,予中藥口服,3 次處方略有調整,以補中益氣為主,稍加運脾化濕之品?;颊叻? 次后,開始出現肛門墜脹,既往排便無異常,現便意頻繁,屢如廁無所出,來診??滔拢盒”阏{,大便頻數,無以出,睡眠欠佳。面色黃,鼻褶心征,舌質老,舌根凹陷,苔厚,脈弦滑。查體:肛門外觀尚平整,指診肛門6 cm 以內未觸及異常腫物,退指無血染。辨證為:濕熱內阻,氣機阻滯;診斷:肛門攣急。擬治以清利濕熱,通利三焦。方藥:炒苦杏仁15 g,姜半夏15 g,厚樸9 g,白豆蔻6 g 后下,淡竹葉6 g,滑石20 g 包煎,薏苡仁30 g,小通草6 g,柴胡12 g,黃芩9 g,炙甘草9 g,北沙參15 g,土茯苓30 g,煅牡蠣先煎24 g。10 劑。水煎服,日1 劑,早晚分服。服藥十天后反饋:精神好轉,肛門重墜、疼痛減輕。
按語:考慮患者既往為濕邪所困,當予清利濕熱之劑治療。前醫用補中氣之法調理,閉門留寇,濕氣不走,留著下焦,大便不暢,墜脹不適。治療繼續利濕熱,加小柴胡疏導三焦氣機?;颊呒韧I氣不足,濕邪困頓時,當先利濕再扶正。如果斷用補中益氣治法,只會讓原本虛損之腎氣更加虛損。當一個人腎陽、腎精、腎氣虛時,服補中益氣更易拔根。補中益氣提舉腎根,好比把樹連根拔起,整個下焦全是寒濕邪熱。所以臨床上在用補中益氣湯時再加上補腎固腎的藥,如山茱萸、狗脊、續斷等等,這樣扎穩腎根,再去補升中氣,問題方可迎刃而解。
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治療周期較長,難度較大,患者往往很難堅持,導致病情反復,難以治愈。而中醫中藥治療靈活方便,價格相對低廉,所以在臨床上廣為應用。譚妍妍教授認為中醫治病重在辨證論治,把握病機。本案病情復雜,能否全面準確把握病機,是本案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將全面捕捉病機和治療緊密結合,四診合參,辨病辨證,選方精確,可效如桴鼓,發揮中醫特色,彰顯中醫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