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八部門印發行動方案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大力度扎實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加快培育可循環快遞包裝新模式,持續推進廢舊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促進電商、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供支撐。
國務院批復《吉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12月12日,國務院批復《吉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其中指出,吉林省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實施鹽堿地綜合利用和耕地后備資源開發,打造“黑土糧倉”,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印發
1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提出到 2025 年,完成制修訂 50 項以上綠色低碳方面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初步完善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調整優化標準供給結構。強化基礎通用和關鍵核心標準研制,著力補齊通信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亟需標準。加快產品能效、節能評估等節能標準,回收利用、再制造等資源綜合利用標準,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產品碳足跡、評價、技術和服務管理等碳達峰碳中和標準,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等綠色制造標準的制修訂,實現重點領域標準全覆蓋,建立統籌、協調、完善的綠色低碳標準體系,有效支撐通信行業綠色低碳工作深入全面實施。
生態環境部發布9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11月2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土壤和沉積物 19種金屬元素總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水質 總氮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固定污染源廢氣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環境空氣和廢氣 6種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等9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廣東省三部門聯合出臺新規
11月28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林業局聯合印發《關于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提出規范管控允許有限人為活動、嚴格審批國家重大項目占用、從嚴把關生態保護紅線調整、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四項舉措,進一步明確審批辦理程序、理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職責,推動廣東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工作規范化開展。
事件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榮獲廣東數字政府創新應用大賽三大獎項
12月10日,由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指導舉辦的廣東數字政府創新應用大賽(2023)頒獎儀式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作為參賽主體榮獲“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省直部門;天地車人監管應用榮獲“創新應用獎”,僅有3個省直部門的參賽作品獲此榮譽。另外,生態環境智慧云平臺成功入選“2023年廣東省政務服務創新案例”。
《綠色絲綢之路發展報告(2023)》在北京發布
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綠色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國東盟發展、中非發展、中拉發展6本藍皮書有關情況,并就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亮點,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平臺作用等方面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其中,《綠色絲綢之路發展報告(2023)》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
六省一市簽署《加強秦嶺地區跨區域生態保護協同合作備忘錄》
12月17日,在生態環境部統籌指導下,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在陜西省西安市簽署《加強秦嶺地區跨區域生態保護協同合作備忘錄》。《備忘錄》約定,六省一市將共同加強秦嶺地區跨區域生態保護協同合作,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信息交流,建立輪值聯席會議制度,對跨區域生態破壞問題及時共商共治,聯合開展跨區域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行動;整合生態保護修復相關數據資源,完善數據共享機制;圍繞秦嶺生態保護共性難題、課題開展調研,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同題共研”機制;加強科技支撐,針對秦嶺地區關鍵生態問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基礎研究。
深圳市寶安區與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1日,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在重點區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在產企業、園區土壤和地下水管控修復試點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助力寶安區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水平,科學加快土地流轉。
珠海高新區多部門聯動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演練
12月7日,珠海高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桌面推演的方式舉行重污染天氣應急演練。演練強化了不同部門間的協作和多方聯動,指令和信息傳達通暢,形成了應急響應的合力。本次演練檢驗了珠海市高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鍛煉環境應急隊伍、磨合環境應急機制、提高應對重污染天氣的應急能力,以進一步加強高新區各部門人員的協調合作關系,提升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的科學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