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宏?肖美榕
重慶某醫用輸液瓶回收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醫療輸液瓶回收、運輸、處置(不含醫療廢物)的公司,關某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負責經營管理。
2018年8月,該公司從醫療機構回收玻璃輸液瓶后,與北京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另案處理)股東李某芳、陳某林共謀,以320元/噸的價格將約1300噸玻璃輸液瓶出售給沒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北京某環保科技公司,且將部分廠房租賃給其作為處置場所。隨后,陳某林安排本公司員工陳某強進行生產管理,在生產過程中,工人將篩選出的針頭、棉簽、注射器等廢物用編織袋裝好后堆放在廠房外空地,之后又將袋裝廢物堆放在廠房外水泥壩坎子下,并于2018年12月覆蓋磚塊將其掩埋。
2019年6月8日,重慶市銅梁區生態環境局會同偵查機關、虎峰鎮政府從北京某環保科技公司掩埋廢物處挖掘并轉運廢物共計16.27噸。經鑒定,上述廢物均屬于危險廢物。
另外,關某崗除了將本公司回收的玻璃輸液瓶出售給他人處置,還于2018年11月,介紹易某林將其存放在重慶某醫用輸液瓶回收公司的玻璃輸液瓶瓶蓋出售給李某芳以賺取差價。2019年1月至3月,李某芳雇傭工人對收購的瓶蓋進行處理,并將篩選出的針頭、棉簽等廢物堆放在廠房內。案發后,相關部門進行應急處置,轉移瓶蓋等廢物共計72.9噸。經鑒定,李某芳從易某林處收購的瓶蓋均屬于危險廢物。
法院觀點
一二審法院認為,重慶某醫用輸液瓶回收公司、被告人易某林、關某崗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仍向其提供危險廢物任其處置,嚴重污染環境;被告人李某芳違反國家規定,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被告人關某崗、夏某海分別是重慶某醫用輸液瓶回收公司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被告人陳某林是北京某環保科技公司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李某芳和陳某強是該公司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皆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關于被告單位及被告人提出鑒別報告不符合危險廢物鑒別規范的辯護意見。首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對于涉及環境污染的專門性問題,可以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機構出具報告,本案中作出鑒別報告的環境保護部華南科學研究所(現為生態環境部華南科學研究所)是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推薦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機構,該機構具有鑒別涉案廢物屬性的資質。
其次,《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規定了危險廢物的鑒別程序、危險廢物混合后判定規則,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不需要進行危險特性鑒別,對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不排除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的固體廢物,才應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通過采樣監測的方式進行鑒別。也就是說,危險廢物的鑒別并非必須采樣監測。本案中的棉簽、紗布等屬于感染性醫療廢物,醫用針頭屬于損傷性醫療廢物,而醫療廢物均屬于危險廢物,因此鑒別機構進行鑒別時不需采樣,該次鑒別程序沒有違反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
再次,鑒別機構作出鑒別報告后,由于《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進行了修訂并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該單位受托后,按照修訂后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再次進行鑒別,該次鑒別程序并無不當。
因此,一審法院判決,被告單位重慶某醫用輸液瓶回收公司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二十萬元;被告人關某崗、李某芳、陳某林、陳某強、易某林等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至一年三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二審法院改判關某崗有期徒刑二年四個月,并處罰金十萬元。
典型意義
本案是因非法處置醫療廢物污染環境引發的刑事案件。醫療廢物往往攜帶大量病菌、病毒,具有感染性、傳染性等危害,一旦隨意處理或者沒有得到妥善處置,不僅對環境產生污染,也會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正確合規處理醫療廢物事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
目前我國已經對醫藥廢物處置制定了不同的規范性文件進行規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九十條明確規定,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滲漏、擴散。《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第二十二條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不得從事有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活動。
本案中相關單位和人員在沒有取得醫療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從事醫療廢物的處置,造成環境污染,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本案的審理,展現了人民法院對非法處置醫療廢物污染環境犯罪行為決不姑息、嚴厲打擊的態度,有助于警示上下游相關的醫療機構、企業及從業人員依法依規處置醫療廢物,避免因不當處置引發公共健康風險。(作者系廣東固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條 【污染環境罪】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等依法確定的重點保護區域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情節特別嚴重的;
(二)向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情節特別嚴重的;
(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農田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四)致使多人重傷、嚴重疾病,或者致人嚴重殘疾、死亡的。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九十條 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污染環境。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
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滲漏、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