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越獄大王”有著一雙綠豆大小的眼睛、比針尖大不了多少的鼻孔、鋒利的爪子和又粗又短的尾巴。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那一身帶花紋的堅硬外殼。一旦有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把頭、爪子、尾巴通通縮回殼里,轉眼間化身為一個綠中帶黃的“盤子”。
不喂食的時候,“越獄大王”總是懶洋洋地趴在魚缸底部,那一動不動的樣子,往往讓不熟悉的人誤以為是個玩具。吃東西的時候它也慢條斯理,咬到食物就會趴回缸底,只有那不停蠕動的嘴角在提醒旁人:它正在享用美味呢!不過,如果因為這細嚼慢咽的模樣,你就認為它是只“斯文龜”,那可就大錯特錯,別忘了,人家可是“越獄大王”!
每隔幾天,我都會把“越獄大王”從魚缸里拿出來放放風,活動活動筋骨。剛剛接觸地面時,它是不會動彈的,等到周邊安安靜靜,似乎沒什么危險,它才悄悄伸出小腦袋,偷偷打量著周圍,劃動起小短腿,開始“勇闖天涯”啦!有時一個不留神,它就會溜之大吉。經歷了幾次“尋龜記”,我吸取教訓,再把它放出來時,會用好幾個紙箱把它團團圍住。一開始,它總是不停地撞箱子,箱子紋絲不動。我放心了:哼,任你本領再高,也逃不出我的“紙箱城”!等我看了會書再過來時,傻眼了,“越獄大王”早已不見蹤影。我把家里找了個遍,連沙發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挪開了,還是找不著。看著泄氣皮球般的我,媽媽安慰道:“放心,過段時間它肚子餓了,會自己爬出來的。”我勉強笑了笑,心里卻總是不安:這家伙到底跑哪去了呢?一天,兩天,三天……“越獄大王”仍舊沒有露面,我幾乎都要失去希望了。
這天,垂頭喪氣的我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間,床底下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趕緊叫來爸爸、媽媽挪開床,果然,這個失蹤了十幾天的小家伙,若無其事縮成一團待在床腳呢!
經過這么一遭,“越獄大王”的名頭呀,是越發響亮啦!
(指導老師劉慧)
標題新穎,吸引讀者。稱烏龜為“越獄大王”,用明貶暗褒的手法,寫出對烏龜的喜愛之情。
這句話把“斯文龜”和“越獄大王”作對比,寫出了烏龜兩種不同的狀態,也巧妙過渡,引出下文中“越獄”的有趣經歷。
這幾個詞語把烏龜擬人化,畫面感很強,一只俏皮可愛的烏龜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失去時的傷心絕望與失而復得后的欣喜,形成了對比,進一步寫出了“我”和它朋友般的感情。如果能把“我”找到它之后的心情描寫得再細致一點,效果會更好哦。
同學點評:
劉思豪,你的作文從標題開始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越獄大王”的“越獄”歷程被你描述得非常生動,無論是外形的描寫,還是動作、神態的刻畫,字里行間都讓我們感受到你對它的滿心喜歡。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北辰小學周語晨易馨嵐馬婧肖子序
劉慧,湖南省寧鄉市玉潭街道新康小學語文教師,長沙市小學語文黃玲玲名師工作室成員。用情于學生,用心于課堂,曾獲評長沙市語文骨干教師,閱讀推廣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