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同煒


摘要:分析了2020—2022年全國居民住宅火災亡人概況,總結了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原理與種類,指出了我國住宅建筑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相關規范要求,進而針對住宅建筑推廣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望實現住宅建筑中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逐漸覆蓋直至全覆蓋。
關鍵詞:居民住宅火災;亡人率;規范;火災探測報警裝置
中圖分類號:TU89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12-0040-03
火災作為一種常見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接處警與火災情況,2022年全年共接報火災82.5萬起,死亡2053人、受傷2122人,直接財產損失71.6億元。其中,居民住宅火災占火災總數的20.6%,造成死亡人數占總數的39.1%,是火災防控的重點和難點[1]。居民住宅火災高發高危的特點,與居民住宅的建筑結構、消防設施、用火用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如何有效預防和控制居民住宅火災,降低其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 2020—2022年全國居民住宅火災亡人概況
1.1? 居民住宅火災亡人占比
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公布的數據,2020年居民住宅火災造成917人死亡,占總數的77.5%[2]。2021年居民住宅火災亡人占總數的73.8%[3],2022年達到39.1%[1]。居民住宅火災亡人數在火災亡人數中占比較大,也是火災中奪走人們生命的主要殺手之一,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詳見表1。
1.2? 夜間火災亡人占比
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公布的數據,從火災時段分布看,2020年,0時至6時發生的火災死亡人數占全年死亡人數的43.6%[2]。2021年,夜間22時至次日6時發生的火災死亡人數占全年死亡人數的41.9%[3]。2022年,0時至8時發生的火災死亡人數占全年死亡人數的57.1%[1]。詳見表2。
由表2可知,夜間火災多發生于22時—8時,這個時間段大多數人處于睡眠狀態,火災發生時無法第一時間察覺,導致發現火災晚,極有可能錯過火災初期逃生的最有利時間。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居民住宅火災發生時,發現晚、報警晚、逃生晚,是人員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2 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原理與種類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作為一種關鍵的安全設備,在火災監測和報警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是一種自主運行的智能系統,具備高度可靠性和精準性,用于及時探測并報告火災事件,從而有效預防火災的發生及擴散,最大限度保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該裝置采用先進的傳感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光學探測、熱敏探測、氣體敏感元件等,以多種方式感知潛在火災跡象,確保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高效性能。此外,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具備獨立供電系統,可保障在電力中斷等特殊情況下的持續運行,不受外界因素干擾。除了優越的性能表現,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還具備緊湊的設計和簡便的安裝步驟,便于在各類場所靈活部署。其符合國際標準和行業規范,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和認證,可廣泛應用于住宅、商業建筑、工業場所等各類環境。
2.1? 火災探測原理
火災探測器能夠對火災產生的煙霧、熱量、光輻射、氣體等物理或化學參數進行感應,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經過數據處理后,可判斷是否有火災發生,并準確可靠的給出火災報警信號。不同類型的火災探測器根據其感應的參數不同,有不同的探測原理:
感溫火災探測器:響應異常溫度、溫升速率和溫差變化等參數的探測器。它們一般利用熱敏元件(如雙金屬片、熔絲、熱敏電阻等)的物理特性,在溫度達到一定值或超過一定范圍時發生形變或斷路,從而產生電信號。
感煙火災探測器:利用光散射原理對火災初期產生的煙霧進行探測,并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它們一般由光源、光電元件和散射室組成,在無煙霧時,光電元件接收不到或很少接收到光源發出的光線;在有煙霧時,煙霧粒子進入散射室,使光線發生散射,部分散射光被光電元件接收,從而產生電信號。按照光源不同,可分為一般光電式、激光光電式、紫外光光電式和紅外光光電式等四種。
感光火災探測器:對火焰產生的可見光或不可見光(如紫外線或紅外線)進行探測,并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它們一般由光源、濾波器、放大器和比較器等組成,在無火焰時,放大器輸出很小或為零;在有火焰時,濾波器只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線,放大器輸出增大,比較器輸出高電平,從而產生電信號。
氣體火災探測器:對火災產生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進行探測,并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它們一般利用氣敏元件(如催化燃燒式、半導體式、電化學式等)的化學特性,在氣體濃度達到一定值時發生電阻變化或電流變化,從而產生電信號。
復合火災探測器:綜合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火災探測器的原理和技術,提高火災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它們一般采用邏輯判斷或模式識別等方法,對不同參數的信號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產生電信號。
2.2? 火災報警原理
火災報警系統能夠接收、顯示和傳遞火災探測器或手動報警按鈕產生的電信號,并能發出聲光或文字等形式的火災警報信號,提示人員采取逃生或滅火措施。不同類型的火災報警系統根據其功能和結構不同,有不同的報警原理,如下:
區域報警系統:僅需要報警,不需要聯動自動消防設備的保護對象,宜采用區域報警系統。它們一般由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和火災警報裝置等組成。當火災探測器或手動報警按鈕檢測到火災信號時,將其傳輸到火災報警控制器,經過確認判斷后,顯示報警部位和時間,并驅動火災警報裝置發出聲光信號,提醒人員注意火情。
集中報警系統:具有聯動要求的保護對象,宜采用集中報警系統。它們一般由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和消防聯動設備等組成。當火災探測器或手動報警按鈕檢測到火災信號時,將其傳輸到火災報警控制器,經過確認判斷后,顯示報警部位和時間,并將信號傳輸到消防聯動控制器,按照預設的邏輯關系和時序啟動相應的消防聯動設備(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防火門等),實現預設的消防功能。
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建筑群或體量很大的保護對象,宜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它們一般由多個區域或集中報警系統和一個控制中心圖形顯示裝置組成。當各個區域或集中報警系統檢測到火災信號時,將其傳輸到控制中心圖形顯示裝置,經過確認判斷后,顯示各個區域或集中報警系統的狀態和信息,并可以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
獨立式探測報警器。有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獨立式感溫火災探測報警器、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報警器等。安裝方便,有些智慧型探測報警器可以與手機連接,遇有報警信息可以撥打電話或發送信息報警等。
3 我國住宅建筑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相關規范要求
GB 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對住宅建筑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分類和選擇進行了規范。雖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筑,已涵蓋所有住宅建筑,但是并非強制性條文,無法要求強制性安裝。以至于規范制定以來,不管是高層住宅還是多層住宅,新建住宅還是老舊住宅,推廣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數量有限,我國住宅火災亡人率并未有較大變化。
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于2023年6月1日正式實施,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中的防火,以及既有建筑改造、使用和維護中的防火,必須執行本規范。《建筑防火通用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其對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了明確的強制性要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4 對住宅建筑推廣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幾點建議
從2020—2022年全國居民住宅火災亡人狀況及原因來看,在住宅建筑中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已迫在眉睫。
4.1? 完善法律規范,建議實施強制性安裝
非強制性安裝的規范已制定多年,但因非強制性條文無約束力,再加之推廣的力度、廣度有限,安裝的數量與現狀不符,并未對居民住宅火災亡人率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建議完善在住宅建筑中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相關法律規范,實施強制性安裝。
4.2? 加大推廣力度、廣度
火災探測報警器的造價不高,不會給居民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但卻能在住宅發生火災時讓居民早幾分鐘發現火情,使居民來得及進行初起火災的撲救,或在安全(下轉第48頁)(上接第41頁)疏散時間內撤離,從而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建議加大火災探測報警器推廣力度、廣度,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使人們認識到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3? 加強科普宣傳,保證消防宣傳的持久性和長效性
在深入推進“消防宣傳進家庭”工作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網絡、手機、微信、微博、抖音等新興媒體,加強科普宣傳,結合居民住宅亡人火災案例,將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在住宅火災中的作用宣傳好,力求入腦入心,讓人們了解到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對降低火災風險的重要性,使其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習慣,熟練掌握和正確運用逃生技能。
5 結語
綜上所述,居住建筑發生火災時,發現晚、報警晚、逃生晚,是居民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居住建筑中安裝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對降低居民住宅火災亡人率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應充分認識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重要作用,切實提高居民住宅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的安裝率和使用率,并確保完好有效,以降低居民住宅火災亡人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國家消防救援局.2022年全國警情與火災情況[DB/OL].https://www.119.gov.cn/qmxfxw/xfyw/2023/36210.shtml?eqid=bbf0fb5a0000174200000003646ec9b1
[2]國家消防救援局.2020年全國火災及接處警情況[DB/OL].https://www.119.gov.cn/gk/sjtj/2022/13721.shtml
[3]國家消防救援局.2021年消防接處警創新高,撲救火災74.5萬起[DB/OL].https://www.119.gov.cn/gk/sjtj/2022/26442.shtml
Thoughts on popularizing the installation of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Qu Tongwei
(Weicheng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Section of Weifang, Shandong Weifang 26100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ceased in residential fires in China from 2020 to 2022,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and types of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s, points out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promo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t is hoped to achieve gradual coverage of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until full coverage.
Keywords: residential fire; death rate; specification;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