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波

摘 要:業財融合是指將財務和業務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將財務管理工作轉移到業務前端,使得企業的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可有效降低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本文將業財融合模式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業財融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企業采用業財融合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科學化應用措施。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財務平臺;信息交互
業財融合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理念,在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從整體角度進行業務和財務分析,通過規劃、控制、評估的方式,形成財務管理閉環,為企業的長效發展,提供核心動力。企業在推行和實施業財融合模式的過程中,需要轉變意識、創新工作方式,基于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的數字化整合,業財融合涉及企業財務和業務的各個方面,在業財融合中應切實規避相關問題,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應用。因此,研究此項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業財融合對企業財務管理作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
業財融合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在將財務和業務管理工作融合的過程中,財務部門可更加深入地了解業務部門活動開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財務數據,實現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實時監測和動態管理,提高了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業財融合基于一體化平臺的構建,在企業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可實時了解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項目資金的結余情況等,結合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財務的動態化管理,縮減了業務活動產生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對接流程,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
二、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問題
(一)新型財務管理理念轉變不足
將業財融合模式應用到財務管理之中,應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進行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融合,構建新型的管理模式,但由于財務管理與戰略目標之間脫節,未建立適應業財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導致業財融合的有效性不足。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財務人員意識和理念未完成轉型,雖然企業在推廣和應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轉型,但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在崗位工作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足,將重點放到財務指標變化監測之中,忽視了業務與財務融合模式下的管理落實,導致具體工作與財務管理戰略目標脫節,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的效率。二是在業財融合過程中,通過一體化平臺進行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這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僅適應新的管理模式,也要適應新技術的應用,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對業務流程、業務內容有所了解,依據業務數據、財務數據開展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三是業財融合下的財務管理需要應用新型的財務工具開展相關工作,企業在戰略決策過程中會依據財務報表等相關文件,但由于業財融合過程中相關人員對新型財務工具的認知有所不足,導致財務報表無法準確反映業務狀態,對企業決策造成影響。
(二)財務管理與核心業務脫節
業財融合的重點在于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整合,并強化數據對核心業務的控制能力,實現財務的閉環管理。但在業財融合過程中由于財務部門的職能發生了轉變,在財務管理與核心業務融合過程中出現脫節問題,無法實現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之間的互通,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有所降低。財務管理與企業的核心業務脫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財務部門在參與業務部門工作過程中,兩個部門均進行業務決策,承擔相應的職能,財務部門需要依據數據為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業務部門需要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數據、報表等開展業務工作,在兩者相協調的過程中完成財務決策和業務決策。但由于財務管理與核心業務脫節,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無法準確找到業務和財務融合的邊界節點,對業務的開展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業務融合深度存在不足
業財融合應以財務業務為核心指導業務活動的科學開展,企業在業財融合模式下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信息溝通是業財融合的基礎內容。但企業在財務與業務融合過程中存在融合程度不足問題,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采用跨地域、跨領域溝通的方式,采用交叉管理的方式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由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未打通業務流程,使得業財融合模式下的財務管理缺乏科學性。
(四)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滯后
財務共享中心是將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整合的過程,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依據獨立的財務系統開展相關工作,且業務流程、業務規范、財務管理方法等與業務系統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應用需要進一步消除兩個系統之間的邊界,但目前企業還無法完全做好邊界融合,依據共享中心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使得業務出現冗余,資源價值無法有效挖掘。
三、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運用措施
(一)業財融合管理模式與理念轉變同步
業財融合模式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應實現理念與模式的同步發展,針對理念與業財融合模式脫節問題,應進一步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實現與業財融合模式的匹配。按照企業轉型發展思路,首先,應強化財務人員對業財融合模式的認識,業財融合不僅僅是依靠信息和數據進行業務驅動,而是在實現業務和財務的全方面整合,發揮其在企業業務活動中的數據指導作用。財務管理人員應切實了解業財融合的要點,對企業的業務活動、業務流程進行深入了解,發揮主觀能動性消除業務與財務之間的邊界,實現對財務的科學管理。其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高度重視數據的融合應用,保障業務數據源和財務數據源之間的統一。基于業財一體化系統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同時,將原本獨立的財務管理系統進行模塊化的打造,將項目管理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模塊融合,打造多維度一體化財務管理平臺。財務人員應對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管理理念等進行學習,在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交互的過程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例如,企業應用“友財財務管理系統”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該系統具有很強的拓展性,拓展后的財務管理系統同時具備業務數據識別、分析、儲存等功能,并可以保障數據格式的統一性。財務管理人員依據一體化系統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可實現業務數據源和財務數據源的科學融合,保障財務數據信息可準確反饋企業的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使得財務工作開展更加科學,有效避免職能混亂所導致的財務管理效率降低問題。最后,為強化財務管理人員對業財融合模式的理解,可熟練應用新型的財務工具進行核算、分析,依托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一體化業務模塊的打造,企業可邀請技術專家和進行財務工具優化,并為財務人員業財融合下新型的工作模式提供指導,建立業財一體化財務管理工作模型,依據模型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落實財務管理目標。
(二)強化業財融合下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需要制定新的規范,業財融合下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數據的交互,財務人員并不是僅僅需要將業務數據輸入到系統中即可,而是需要通過規范性的操作,消除業務和財務之間的邊界,實現財務活動的轉型升級。企業規范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應用的過程中,應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實現對崗位職能和部門職能的優化調整,二是保障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規范性。
從部門和崗位職能優化的角度分析,企業應根據現有業務流程和財務流程進行整合,由于傳統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相分離,兩個部門的職能存在差異,財務管理部門對業務部門的了解不夠,業務部門對財務工作流程缺乏認知,通過部門職能優化的方式,將財務部門放到前端與業務部門相融合,建立新財務管理規范和業務規范,建立統一的財務管理條例,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管理人員進行融合,選擇同時對業務和財務專業認知較強的人員予以管理,可識別和發現財務管理中的不足之處,解決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問題。
從財務管理規范性角度出發,需要明確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應用的核心,建立全過程財務管理規范。從事前的規劃、事中控制、事后評估三個角度進行控制,對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的關鍵控制點進行明確,發揮財務管理在業務指導中的作用。例如,企業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財務部門在事前規劃階段與業務部門溝通,根據業務預測進行項目整體預算的規劃,并按照費用進行財務匯總,其中包括服務費、項目費、支出費等多個方面。在事中控制階段,財務部門根據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業務活動中相關數據的監測,對業務中的銷售、成本、利潤等進行分析,識別業務活動中的財務風險,強化對風險的控制能力。事中控制是對數據的跟蹤分析,實時對業務活動中的財務數據進行反饋,以保障財務管理中風險控制的效率。在事后評估階段,對業財融合財務管理模式下的問題加以分析,判斷預算和實際業務之間存在的差異,為新業務的開展提供指導。
企業在業財融合模式應用到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業務和財務之間的科學對接,建立標準化控制體系,使用采用扁平化、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并解決業財融合模式過程中因部門職能銜接不足和財務管理規范性不足所帶來的問題。
(三)以技術為驅動促進財務管理轉型發展
數字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是業財融合模式的核心關鍵點,企業在將其運用到財務管理之中,應以技術為主要驅動力進行財務和業務之間的融合,為財務管理提供技術保障。企業通過智能信息平臺建設實現財務和業務對接的過程中,應明確數據標準、強化權限控制、完善業務流程,實現兩者之間的科學融合。
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格式、內容均有所不同,將其應用到財務管理之中,應對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標準進行明確。企業在此過程中可依托數據技術基于平臺進行格式編程,以財務數據為標準進行數據轉化。業務數據中涉及存貨、銷售、資產、支付、投資等內容時,將其傳輸到數據平臺后,利用數據平臺的格式轉化功能,將相關數據儲存至財務數據模塊之中,實現數據格式和數據內容的對接。企業通過建立數據規范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逐漸消除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之間的邊界。
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實現了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職能轉化,一體化平臺建設應用采用賬號權限管理的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建立職能與平臺相銜接模塊,可指導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人員登錄信息平臺后,根據自身的權限可提取相應的數據內容,并基于平臺與業務人員進行交互,驗證業務數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使得業財融合模式下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以技術為驅動進行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完善,業財融合通過打通財務和業務數據關節的方式,為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決策指導。例如,業務人員需要定期將數據傳輸到系統之中,財務管理人員對業務中的財務數據審核、分析,生成財務數據報表,決策部門在獲取數據之后進行決策。利用平臺進行信息的共享和溝通,實現了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四)完善財務共享中心消除財務管理邊界
業財融合以財務共享中心為依托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企業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之前應首先進行組織部門職能的科學優化,并明確數據服務共享中心的服務對象,業財融合下的財務共享中心不僅僅是為財務部門提供服務,同時為業務部門提供數據交互服務。企業建立業財融合小組、設置業財監督委員會,進行財務共享中心數據信息交互過程中的監督指導工作,并對業務數據、財務數據進行歸集處理,對數據進行梳理和檢測。同時,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可有效規避財務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信息對接問題,實現跨平臺和跨地區的數據整合。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財務管理中進行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出現戰略目標脫節、業務脫節、數據共享程度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深化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促進企業價值提升。業企在業財融合模式構建的同時加強一體化信息平臺的建設應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的數字化對接,保障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王詩麗,鄭洪旺.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實現路徑與優化方案[J].商展經濟,2022(18):116-120.
[2]羅歡.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首席財務官,2022(08):10-12.
(作者單位:青島方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