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盧秋月
主教材融合繪本閱讀是當前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有效途徑,將主教材和英語繪本相融合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拓展和補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以及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下面筆者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 的Story time 板塊與《跟上兔子》繪本中的We Want to Be Supermen 的融合教學為例,探究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策略。
“教、學、評”一體化的宗旨是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是首要前提。確定教學目標有三大依據:課標、教材、學生學情。
本節課是Story time 與課外資源的融合教學,該板塊中的語篇圍繞“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分別從男孩、女孩和Miss Li 的角度闡釋了“夢想是什么”以及“為何有該夢想”。
繪本故事We Want to Be Supermen 主要講了一個叫Vic 的小男孩崇拜超人想當超人,隨后他幫助了一位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也想成為超人,相同的夢想使他們結伴走上了幫助他人之旅。
通過對教材和繪本的分析可以看出,兩者主題高度契合,皆圍繞“夢想”這一主題展開探究,內容十分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繪本在如何實現夢想的拓展環節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對教材和繪本的梳理和概括,對主題內容進行重組與整合,以“為夢想行動”為落腳點,通過由淺入深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基于主題的結構化語言框架。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六年級學生,他們既有對小學生活的不舍,同時也有對未來生活的諸多暢想。繪本We Want to Be Supermen 的加入,不僅貼合學生心理,易于引發學生共鳴,而且有助于拓寬學生視野,使其了解更多的職業,更有利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1)通過開展語言實踐活動,能運用目標語言詢問及回答有關夢想的內容。
(2)通過分析、整合和概括語篇關鍵信息,談論夢想及其形成原因。
(3)通過繪本分享,了解更多職業,拓寬視野。
(4)通過寫一寫自己的夢想和將要為夢想付出的努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評價任務要有可操作性、層次性和真實性,要讓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
以本節繪本融合課為例,筆者設計評價任務如下(見表1)。

表1 課程評價任務表
其中,任務1 匹配目標(1),重在積累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We/I want to be...等句型及語言知識,指向語言能力的培養;任務2 匹配目標(2),重在利用思維導圖,整合和概括語篇關鍵信息,談論夢想及其形成原因,指向思維能力的培養;任務3 匹配目標(3),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繪本故事,指向理解能力的培養;任務4 匹配目標(4),通過書面表達的方式,促進學生的遷移運用,指向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4 個任務層層遞進,附有相應的評價標準,并有機地融入各個教學環節中,支持與助力學生學習,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
在本課中,筆者以Our dreams 為主線,將主教材和繪本自然融合,并基于主題語境為學生提供了沉浸式的語言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體驗和學習經歷,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內化語言、吸收語言和運用語言,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1.閱讀封面,猜測內容
課前,筆者布置學生閱讀繪本故事We Want to Be Supermen。在課堂導入環節,呈現繪本封面,以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引導學生從封面獲取信息,引出本節課話題dreams,并將對繪本內容關注的焦點放在a little boy 的夢想上,無形中拉近了話題與學生已有經驗之間的距離,形成閱讀期待。
2.整體感知,了解夢想
引出繪本故事后,提出問題:
Q1:What can superman do?
預設:He can fly/run/jump/fight...
Q2:What’s he like in your eyes?
預設:tall,cool,strong,great...
Q3:Is it easy or difficult to be a superman?
觀看一段英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做superman是容易還是難?并利用句型回答問題I think it’s easy/difficult,because...
快速翻閱繪本,根據故事情節,劃分頁數,并根據段落大意提出問題。
S1:1~4 頁:What does Vic want to do?
5~12 頁:What can the superman do?
15~20 頁:What good things do the two boys do?
S2:1 頁:Why does Vic want to be a superman?
14~20 頁:What do Vic and the little boy do together to be a superman?
通過深入Story time 板塊語篇內容發現,該語篇講述的是六個主線人物的夢想及他們的愛好,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want to do/be 的結構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操練,學會如何詢問他人的夢想并進行匯報。因此,在此環節,筆者圍繞dreams 這一主題,通過教材和繪本的對比,呈現兩種不同性質的夢想,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夢想主題形成更加立體的理解。
1.聯系前后教材,預測人物夢想
通過前面繪本的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Vic 的夢想及他為夢想付出的努力,同時還通過free talk 掌握了基本的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呈現文本插圖,結合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相關詞匯,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孩子們的夢想是什么。
T: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our dreams. Some people are also talking about their dreams.
T:Who are they?
S:Su Hai and her friends.
T:What are they doing?
S:They’re...
T:Today,Miss Li is asking them about their dreams.What are their dreams?Let’s go and see.
緊接著,學生自讀79 頁課文,畫出關鍵句,驗證自己的猜想,對六個職業類單詞和相關句型進行梳理和匯總,完成表格2,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在此基礎上,兩人一組,按照如下格式,一人復述男孩子們的夢想,另一人復述女孩子們的夢想。
Boys’dreams:
Mike wants to___a____. He wants to_____children_________their teeth. Wang Bing wants to be______.He wants to____a________the Moon.Liu Tao wants to be a football____. He wants to____in the World Cup.
Girls’dreams:
Su Hai wants to be a____.Nancy wants to be a____. She wants to____stories____children.Yang Ling wants to be a____.Miss Li wants to see her students’dreams______.
2.深挖語篇內涵,探索夢想原因
在初步了解人物夢想之后,學生要細讀課文,探尋各個人物夢想的原因。筆者重點以Wang Bing 為示例揭示他的夢想原因。
T:Which Chinese astronauts do you know?
Yang Liwei—He’s the first Chinese astronaut that gets into space.
Zhai Zhigang—He’s the first Chinese astronaut that walks into space.
Liu Yang—She’s the first female astronaut of China to go into space.
接著通過space-spaceship-space station 的遞進學習,代入空間站宇航員的工作實景片段,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航天員的熱愛和崇敬。
教師給出示范后,學生自主探尋其他五個人物夢想的原因,進行小組交流和分享,在此基礎上調查班級學生夢想。各小組派一名學生匯報調查結果。這一環節中,采用兩兩交流、指名組交流和其他組補充和評價的方式。
學生的夢想如此之多,但如何才能實現夢想呢?帶領學生回顧我們的繪本故事We Want to Be Supermen,并思考如下問題:?
Q1:What was Vic’s dream??
Q2:How to make dreams come true??
Q3:What did Vic do at first??
Q4:Was it easy?
Q5: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
S:Study hard every day./Keep healthy and strong./Have...lessons.Do more sport./Practise a lot every day.
在處理完教材語篇和繪本故事內容之后,學生對于dreams 這一話題形成了比較立體的認知。六年小學學習生涯即將結束,這時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什么、想要實現夢想應該怎么做的重要時期。在前面的環節中,學生已經采用口語交際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夢想,所以,為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筆者鼓勵學生寫下自己的夢想,真正做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
在本節課教學中,筆者首先通過繪本故事的閱讀引出dreams 這一主題,并從談夢想遷移到Story time 板塊的文本閱讀上,通過合作閱讀探究、教材線索梳理、小組訪談等活動,引導學生探尋故事人物夢想由來,讓學生深度理解語篇,學會運用所學語言交流自己的夢想,最終構建起三個維度的“夢想”主題意義:內容What、原因Why 和實現路徑How。在此過程中,筆者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將評價活動有機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通過對主線人物的評價、對學生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的評價,幫助學生形成對夢想的正確認知。
總而言之,教、學、評一體化繪本融合教學實現了教學、學習與評價的無縫對接,促進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關鍵理念。教師要不斷提升課程意識和課堂站位,堅持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通過以評促教、以學促教,促進繪本閱讀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共生,切實將英語核心素養落到實處,讓學生在更主動的學習與實踐探索中實現多元與綜合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