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婧
9月8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國際儒學聯合會、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中國協會等共同主辦的2023和合文明論壇在新加坡成功舉辦。
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和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發表書面致辭。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偉、中國駐新加坡臨時代辦朱憬、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兆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翁之昊、新加坡中國協會會長謝永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助理總干事Gabriela Ramos等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新加坡、法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與會嘉賓圍繞“文明多樣性與現代化”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袁敏道率團出席并致辭。

袁敏道表示,“和合”理念不僅奠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歷經磨難生生不息的精神底色,也構筑了當代中國自主探索現代化道路建設的價值源泉。文明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在交流互鑒的過程中共生并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為各國謀求發展積蓄了厚重底蘊、賦予了鮮明特質,并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共同為人類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袁敏道說,習近平主席著眼人類現代化進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向世界發出深入推動文明交流對話,在包容互鑒中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摯呼吁。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愿同世界各國有識之士一道,以“和”促“合”,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拓展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為夯實中外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的人文基礎,共創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民間力量。
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作為論壇配套文化活動,還舉辦了“和·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學生活”沉浸體驗展和“和樂天下——中華古代音樂復原專題展演”,展示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傳遞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吸引了與會嘉賓和眾多新加坡民眾體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