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雄波
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9月6日晚,江西省對外友協理事音樂會在九江廬山舉行。省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范勇,省人大常委會社會委副主任委員、省對外友協第十一屆理事會會長趙慧,省外辦副主任胡志揚、省對外友協專職副會長涂安波,來自33個國家的省對外友協第十一屆理事會顧問、理事及名譽理事代表110余人歡聚一堂,共賞音樂盛宴。
當晚,音樂會如期在九江廬山舉行,這是一場以中華民族傳統音樂為主的聲樂專場音樂會,表演家們用飽滿深情的音樂訴說了新時代中外友好的心聲。《巴音郭楞的節日——琵琶賽馬(琵琶、二胡)》以大氣磅礴的氣勢、慷慨激昂的旋律,正式拉開音樂會帷幕。期間,《櫻花變奏曲(琵琶獨奏)》《二泉映月(二胡獨奏)》《慌城之月(琵琶、二胡)》、青春版·贛劇《紅樓夢》選段“青陽腔·枉凝眉”、《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手風琴獨奏)》《洪湖人民的心愿(二胡獨奏)》,贛劇《牡丹亭·游園驚夢》片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等曲目接連演奏,觀眾席掌聲綿延不斷,現場氣氛格外熱烈。《白帝城(琵琶、二胡)》的旋律響起,更是引發全場齊吟川江號子,以“樂”會友,情隨“聲”漲,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既定節目演奏,受現場氣氛感染和觀眾們的熱情邀請,省對外友協理事鄒志剛以及省對外友協顧問陳志剛的夫人彭音來女士相繼登臺即興演唱歌唱祖國、歌唱友誼的歌曲,聲聲入耳,曲曲經典,男中音、女中音,音音浸潤著中外友好。省對外友協名譽理事、新西蘭東豐盛灣大區國際關系顧問西蒙還上臺饒有興致地跟著青年贛劇演員學習贛劇戲曲經典演唱句段。作為一個較為精通中文的外國人,西蒙先生的腔調發音、手上姿勢有模有樣,與帶教演員學習互動有來有往。在坐觀眾掌聲不斷,喝彩不停,即興節目表演和現場贛劇學習互動為音樂會現場添加了更多和諧友好氛圍。

本次音樂會由理事們相互支持舉辦,是涂善祥、李媛媛、鄒志剛、段建平等理事們共商共建共創的結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音樂會的主題策劃、導演、彩排、場務、攝影等都是由理事們自發自覺組織,體現了省對外友協理事的團結互助、和諧友愛。音樂會展示了贛劇經典和二胡、琵琶等民樂,節目精彩紛呈,高潮迭起,中外嘉賓歡聚一堂,講述了中國故事、傳播了贛鄱文化。以省對外友協名譽理事、新西蘭東豐盛灣大區國際關系顧問西蒙為代表的嘉賓紛紛通過個人渠道對外表達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我有幸在風景秀麗的江西廬山觀看了一場贛劇表演,這段經歷在我的中國文化之旅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作為一個中國戲曲的初學者,我發現自己深深地沉浸在贛劇的世界里,贛劇深深植根于江西文化,與這里的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歷史底蘊產生了共鳴。”西蒙稱,與京劇復雜的配器不同,贛劇的音樂更加直白,以傳統樂器為主,營造出一種悠揚親切的氛圍。演員的演唱更自然,更接近地方方言,這使得敘事更相關和情感表達更明顯。“當我被邀請上臺時,表演者親切地教了我幾句臺詞,在一群被逗樂的觀眾面前演唱這些臺詞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熱切希望將來能再去看一次贛劇演出。”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洪湖人民的心愿》的演奏令省對外友協理事、江西林恩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利人感動不已,“在座觀眾在拍掌擊打節奏,我能感受到所有人對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喜愛。”聽完這場音樂會,袁利人先生認為今后要進一步發揮個人積極作用,助推江西同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文化等各方面的來往,他說,“我們熱愛祖國、熱愛和平,也要把這份愛同其他國家人民分享,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同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
“美妙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讓我感動,尤其是二胡,感覺自己好像從廬山飛到天上一樣,手風琴也很棒,琵琶的演奏是超一流的,跳舞和現場互動也很有趣。”省對外友協名譽理事、日本高松市日中友好協會會長佃昌道稱,大家一起唱了《友誼天長地久》,現場觀眾與音樂都融為一體了,“這讓我很感動,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
現場中外觀眾共同徜徉于音樂盛宴中,盡情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一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在觀眾熱烈掌聲與熱情歡呼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