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瑞軍 朱世榮 劉中深 胡志鳳 李東 周永福 成國力 王楊 王東純 王小軍 朱文才
1.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2.黑龍江省工信委食品農產品;3.哈爾濱米旗食品有限公司;4.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
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很多行業市場內部的人才都處于飽和狀態,但是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市場上的崗位有限,人才的飽和、崗位的缺乏提高了學生們的就業難度。很多專業的人才飽和度非常高,導致現階段的專業不對口現象十分常見,高校的就業率也不能達到標準,而且每年還有高職院校、中職院校學生需要就業,大批的下崗人員需要再就業,這加大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導致我國每年的就業形勢呈現超飽合的狀態。高校通過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能夠有效的提升就業率,這對學校和學生都是十分有利的,學校樹立了良好的聲譽,能夠吸引更好的生源,學生也能運用自身的能力在各個行業施展拳腳,發揮自身的價值,實現理想抱負,同時能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工作崗位,有效的緩解了現階段高效畢業生和社會的就業壓力。
新時代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為了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各高校不同程度實行了擴招政策,可以使更多學生有受到高等教育機會和獲得高等教育資源。與此同時,當高等教育在群體規模中逐漸擴大的基礎上,我們也要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來確保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有效促進社會的進步。要提高教學質量,改善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和教學方式,首要任務就是能夠滿足現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明確人才發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標,并不斷督促內部教師向著發展目標前進。創新創業作為能力目標,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應該得到全面支持,但同時要特別關注,創新創業與其他學科建設目標相比更為復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創業者應該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成為全能型人才,創業成功率才可能提升,這對創新創業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各高校開始積極探索適當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型。
“漸進式”創新創業教育人才模式,主要是針對沒有大范圍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院校,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首先,讓學生知曉創新創業的價值和重要性,特別是創新創業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性,從而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此項學習的興趣。其次,在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過程中,利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訓平臺等場所為學生的創業提供實踐的場地和配套支持,保證學生們在校期間可以積累真實創新創業的經驗,利于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再次,要對以上的實訓工作進行實踐模擬,給予學生了解企業內部的場景的機會,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全真模擬創業當中,感受在社會上創業的特點,為后續的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最后,高校應該邀請具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企業家與學生展開面對面的交流,開展有關創新創業的講座,對學生們的困惑給予指導與建議,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切實支持,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
“一體兩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管理學學生而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中的“一體”指的是發揮創新創業教學作用的創業學院,“兩翼”指的是面上的覆蓋和點上的突破,面上的覆蓋是針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通過開展各類有關創業的活動或比賽,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將此項工作逐步的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創新創業學習;點的突破主要是指創業指導團隊對學生在創業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指導,保證有效解決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面臨的難題,確保學生們的創業之路能夠順暢,提高創業學院整體的教學質量,保證學校的創業成功率。
這種模式是針對具有良好創新創業意識的金融類、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這種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教師或企業內部教師為導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項目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也會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當學生在創業過程當中尋求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的幫助時,導師團隊要做出合理的解答,保證教學質量的及時性和科學性,降低外部環境對于創新創業學生的影響風險,同時也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保障機制,在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同時,對于他們創業成功的可能發揮正向引導作用。
為了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首要任務就是優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確保方案的制定符合現階段時代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規律,更好的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出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的優點。創新創業教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據各個專業特點來開展的,各個專業應該根據不同的特點,制定出符合本專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而不是簡單的借鑒其他專業的方案,這種做法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能力,所以,方案的制定應該具有針對性、前瞻性,滿足專業教學的發展需要。
為了促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應該建立健全的保障措施,并完善運行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人才培養方案順利的開展,向著預期的發展目標穩定前進。制度內容應該包括加強平臺建設,提高實踐場地教育教學工作質量,以此確保我們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得到高效執行。培養能夠緊跟時代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保證教育事業的先進性。同時也要注重引進先進設備,在各種設備的輔助之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而且這也有利于高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按照制度辦事,保證各項教育工作符合行業標準要求,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
對于學生而言,可能對現階段的發展形勢比較模糊,缺乏創新型思維,這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在工作過程中,應該促使學生強化創新型思維意識,這才符合現階段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創新型思維與傳統的思維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種思維的培養能夠促使學生們發現或者尋找新的方式,是重要的思考過程,能夠將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際情況中,學生們會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種創新型思維也是促進創業者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力。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既要滿足學生創新思維的鍛煉,又要保證教學方案的順利落實,這能夠提高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確保教學水平能夠達到行業內部標準要求,這樣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創新型思維,能夠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幻莫測的環境,積極發掘現階段市場發展的方向,更好的開展創業工作。
創新型內在素質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的根本要素,在新時代環境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漸多元化,內在素質能力的培養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競爭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對學生而言,自身的內在素質可能會涉及到知識、情感、技能等多個方面內容,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傳授有關專業領域的知識,還要對學生的精神層面和心理結構層面進行優化和教育,這樣也能夠促使學生們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強大的抗壓能力,在實際的創新創業過程當中,可能會面臨各種風險因素的影響,良好的內心認知水平有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在壓力來臨時也能夠展現出超強的意志力。此外,在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也應定期開展培養學生素養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一步步的完成計劃目標。
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離不開有效的監督管理,高校領導者應該肩負起監督管理的責任。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學校領導者應該關注畢業生創新創業成功率,以實際的成功率為要求,保證學校內部的教學質量。此外,還要定期對創業指導教師的能力進行考核,鼓勵教師走出學校、走進企業,明確現階段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積累經驗,提高實際的創業教學能力。學校還應該與多個企業進行交流溝通,尋找與本學校適合合作的企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實踐機會,還要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考核,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積累到相關的實踐經驗,為后續的創業打下有力的基礎。
因此,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應采取如下措施。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素養。高校應該注重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高校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和指導,引導學生了解創業市場和機會,掌握創業技巧和管理知識,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強化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活動。高校應該為學生開設實踐課程,并引導學生走進實踐。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建立創業孵化和創業投資機制。高校應該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投資機構,為學生提供創業支持和投資資金,促進學生的創業實踐和創業成功。同時,高校還應該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和資源。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注重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同時,高校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意識,引導學生發揮創新創業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高校應該引進和培養優秀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同時,還需要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與就業的對接度和效果。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加強評估和監測。高校應該建立健全的評估和監測體系,對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效果和質量進行監測和評估。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創業市場需求和趨勢的研究和預測,及時調整教育教學和創業服務的策略和舉措,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政府應該加大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出臺有關創業型人才的政策和規定。
綜上所述,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需要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業素養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活動,建立創業孵化和創業投資機制,注重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評估和監測,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只有在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實現高校培養創業型人才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培養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能夠有效緩解當前階段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現階段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三種,教師應該在現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教研組也應該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制度,利用創新思維進行人才培養,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內在素質能力,同時加強高校領導者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監督力度,保證能夠切實提高畢業生創新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