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鑫 郭立娟 謝冬梅 王小露 石偉偉

【摘 要】目的 探究橡皮障四手操作在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接受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試驗組接受橡皮障四手操作護理,對照組則接受非橡皮障四手操作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對橡皮障使用的認知程度、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對橡皮障使用的知曉率為21.67%,略高于對照組的13.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醫生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別為91.70%、88.33%,高于對照組的75.00%、66.67%(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5.00%(P<0.05)。結論 橡皮障四手操作在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中的應用效果確切,醫生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患者對橡皮障使用的知曉率整體偏低。
【關鍵詞】橡皮障四手操作;復合樹脂充填;第一磨牙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24-0168-04
Application of Rubber Barrier Four-hand Operation in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of Lower Right First Molar
YU Xin, GUO Li-juan, XIE Dong-mei, WANG Xiao-lu, SHI Wei-we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rubber barrier four-hand operation in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of lower right first molar.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treatment for the lower right first molar at the Stomatology Center of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ubber barrier four-hand operation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n-rubber barrier four-hand operation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cognition degree of rubber barrier us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wareness rate of rubber barrier u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67%,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13.00%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1.70% and 88.3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75.00% and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33%, which was lower than 1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ubber barrier four-handed operation in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of lower right first molar is accurat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with nursing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Meanwhile, the overall awareness rate of patients on the use of rubber barrier is low.
【Key words】Rubber barrier four-hand operation;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First molar
19世紀,由Sanford Christie Barnum醫生發明了橡皮障,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橡皮障隔離術逐漸在口腔臨床中應用。利用橡皮布的彈性,打孔后套在牙頸部作為屏障,使接受治療的牙冠與口腔得以隔離。通過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阻止口腔內的液體進入正在接受治療的區域,同時也能夠確保術區的清潔和干燥,使醫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完成手術[1]。這種技術不僅能夠給醫生帶來操作的便利性,還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手術安全性。根據國內的研究結果顯示[2],橡皮障能夠有效地阻止口腔中的飛沫、細菌等病原體的傳播,進而防止醫院內的交叉感染,同時也能夠防止微生物氣溶膠的污染。因此,橡皮障的應用已經成為口腔診療中最受歡迎的防護措施之一。在進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時,將橡皮障應用于操作過程中,使得醫生操作的視野更加清晰,增加操作的安全性,提升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橡皮障四手操作在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的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試驗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19~50歲,平均年齡(35.57±7.18)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6.28±7.03)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需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且均為牙合面窩洞;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橡皮障布過敏,無法耐受者。
1.3 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非橡皮障四手操作護理:進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時,不放置橡皮障。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心理護理,準備術中所需用物和消毒隔離,術后進行各類器械分揀、消毒、滅菌和健康宣教。
1.3.2試驗組 接受橡皮障四手操作護理:在進行右下第一磨牙復合樹脂充填時,放置橡皮障,具體操作如下:①術前評估和準備: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了解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是否對橡膠過敏;安慰患者,緩解緊張不安心理;環境準備:診室光線充足,地面清潔干燥,空氣流通,溫濕度良好,保證良好的診療環境;用物準備:準備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常州市武進達康醫療器械廠)、口杯、高速渦輪機頭(KAVO)、低速渦輪機頭(NSK)車針、強吸唾管、三槍頭、護目鏡、適合患牙形態的橡皮障夾[3]、橡皮障夾鉗、橡皮布、面弓、打孔器、定位紙板、牙線、彈性繩、封閉劑、光敏燈、3M粘接劑、大塊樹脂[4]、3M P60樹脂[5]、計時器等,將以上物品按照一定先后順序擺放,置于治療車上,并檢查物品有效期和消毒滅菌水平;橡皮障準備:針對右下第一磨牙的治療,首先必須確定所使用的橡膠障布的尺寸和打孔器的精度,以便能夠精準地打出患牙孔徑;接著,將打孔器固定到最大孔徑,并在橡皮布的左上角打一個定位孔,根據患牙的牙位,將橡皮障布平行放在定位紙板上面,用記號筆在橡皮障布上標記患牙相對應的打孔位置,同時,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打孔徑進行打孔;為了防止在安裝過程中出現撕裂的情況,孔的邊緣也必須連續而光滑,無任何細小的缺陷,并根據患牙的情況選擇最佳的橡皮障夾;②術中護理配合:護士引導患者平臥在治療椅上,對于腰椎和頸椎不適的患者,可墊護腰或護頸軟墊;口唇干裂患者,用無菌棉簽蘸取凡士林涂抹;給患者佩戴護目鏡;以患者為導向,醫生應該在患者12點鐘的方向,而護士則應該在患者2點鐘~4點鐘的方向;面向醫生,護士座椅高于醫生10~15cm,便于護士更直觀地觀察患者口腔內狀況;治療車在患者12點鐘~2點鐘方向,而器械則在4~7點鐘的方向[8],以便根據不同的治療牙位,調節出最佳的照明度;向患者詳細說明橡皮障的用途和操作的安全性,安撫其焦慮情緒;安裝固定橡皮障:安裝前再次與醫生核對患牙,再次確認為右下第一磨牙;護士通過翼法完成四手操作:將橡皮障夾的兩翼插入橡皮障的孔中,把橡皮障夾的剩余部分放置在橡皮布上,使用橡皮障夾鉗固定,傳遞給醫生,協助醫生安裝到隔離牙的頸部,確保夾臂的喙緊緊地環繞著牙頸,并且四點接觸,以確保橡皮障夾固定牢靠,用水門汀充填器的鈍端,翻轉兩翼上的橡皮布,以便更好地填充空隙,達到更好的效果;使用牙線輔助橡皮障布通過鄰面接觸點,使用氣槍對其進行噴水,確保橡皮障的嚴密性;復合樹脂充填:四手操作時護士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以及醫生的要求準備需要的器材,并按使用順序擺放在操作臺;配合醫生去凈腐質,酸蝕窩洞、沖洗、氣槍吹干窩洞以及術區,保持術區干燥,傳遞3M粘接劑、光敏燈以及大塊樹脂、3M P60樹脂等操作,為醫生傳遞器械時,注意動作宜輕柔;根據患牙窩洞的位置、大小、深度,選擇合適的充填器,傳遞充填材料,四手操作配合醫生完成充填及固化;傳遞橡皮障夾鉗,拆除橡皮障,護士用手適當遮擋患者面部,防止液體噴濺,協助醫生進行調牙合,拋光;③術后護理:操作結束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囑患者可以正常進食,對于少使用大面積充填的患牙咬硬物;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對器械進行消毒滅菌,保養。兩組均為同一醫生和護士操作。
1.4 觀察指標
1.4.1護理效果 成功:患者修復體邊緣、牙齒、材料著色無差異,鄰接良好;缺陷:患者修復體邊緣、牙齒、材料著色有些許差異,修復體有凹陷;失敗:有繼發齲、修復體折裂的現象。
1.4.2對橡皮障使用的認知程度 通過調查問卷形式了解患者在橡皮障使用的認知程度,分為使用過橡皮障的患者,了解橡皮障的患者,未了解橡皮障的患者。知曉率=(使用過橡皮障的患者+了解橡皮障的患者)/總例數×100%。
1.4.3護理滿意度 通過自制滿意度量表評估,對醫生和患者分別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調查統計,≥90分為滿意,80~89分為一般滿意,≤7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4并發癥發生情況 包括繼發齲齒、邊緣著色、修復體掉落、修復體折裂等,計算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試驗組充填成功58例,缺陷2例;對照組充填成功43例,缺陷10例;失敗7例;試驗組充填成功率為96.67%(58/60),優于對照組的71.67%(43/60)(χ2=14.070,P=0.000)。
2.2 兩組對橡皮障使用的認知程度比較 試驗組對橡皮障使用的知曉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醫生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繼發齲齒、邊緣著色各1例;對照組繼發齲齒、邊緣著色各3例,修復體掉落2例,修復體折裂1例;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2/60),低于對照組15.00%(9/60)(χ2=4.904,P=0.027)。
橡皮障被廣泛應用于口腔門診,可以有效地將患牙與其他牙齒隔開,從而實現“無菌”的有效操作。研究表明[10],在使用橡皮障的情況下,診室內的細菌數量降低,能夠有效地阻止口腔飛沫和微生物的噴灑,進而防止空氣中的污染物,并且能夠保證患者及其他醫務人員在接受治療時的安全。有研究表明[11],在橡皮障四手操作下的復合樹脂充填,有助于預防醫源性交叉感染,有助于維護公眾的健康,也有利于保證患者的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對橡皮障使用的知曉率為21.67%,略高于對照組的13.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醫生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別為91.70%、88.33%,高于對照組的75.00%、66.67%(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5.00%(P<0.05),說明橡皮障四手操作的臨床應用效果較好,患者和醫生的滿意度均較高,并發癥較少,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為,橡皮障使得治療更輕松,可以有效地將舌或牙齦等軟組織隔離開來,營造一個更輕松的術野,并通過給予相應的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該術式的知曉率,促進自我防護意識的提升,另外,橡皮障四手操作不僅降低其它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提升了護理質量,從而確保療效。橡皮障四手操作在口腔診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①隔濕,保障良好的治療效果;②阻擋軟組織,降低舌體的損傷;③防止術區感染,保護患者安全;④防止器械誤吸,避免意外;⑤隔離異味,減少影響;⑥保持視野清晰,便于操作;⑦縮短治療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但有研究表明[12],不同地區的使用橡皮障技術情況相差較大。為了提高這種技術的普及度,還可以采取多種方法:①弓法:是一種在口外優先將橡皮障布套入橡皮障夾的弓上,再于口內準確安放橡皮障夾及橡皮障布的一種方法,此法在口內安置橡皮障夾的視野相對清晰,利于橡皮障夾的穩定安置;②橡皮布優先法:是優先將橡皮障布套入待隔離牙后,再使用橡皮障夾或者楔線等工具,再將其固定在橡皮障布的方法,常用于多顆前牙隔離;③橡皮障夾優先法:是優先將橡皮障夾固定在牙體上,再安置橡皮障布及橡皮障支架的方法,此方法適用于牙體缺損較大或牙體形態異常等橡皮障夾難以安放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口腔診療中,橡皮障四手操作臨床應用效果較好,是目前口腔治療中隔濕效果較好的方法。
[1] 周學東.牙體牙髓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
[2] 張英,唐成方,熊璟,等.橡皮障和強吸對減小口腔噴濺物范圍的模擬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11):81-85.
[3] 馮琳,岳林.橡皮障隔離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9,54(7):498-502.
[4] 王瑩,楊家雪,謝海峰,等.充填厚度對光固化大塊復合樹脂充填效果的影響[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22,40(2):169-174.
[5] 薛晶.大塊充填樹脂的臨床應用影響因素[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20,38(3):233-239.
[6] 古林娟,張波,趙育明,等.四種復合樹脂充填修復磨牙的臨床評估[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3,39(2):98-102.
[7] 程春,劉英.四手操作護理配合技術對口腔顯微鏡下根管治療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2,29(15):182-185.
[8] 胡凡榮,胡瓊.橡皮障聯合四手操作護理在口腔根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22):194-197.
[9] 趙子義,俞星,昝昊.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9,39(10):1011-1013.
[10] 錢海虹.橡皮障在牙體治療過程中降低診室微生物污染效果的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9):821-822.
[11] 包璇,鄧雪芹. 橡皮障隔離技術聯合四手操作法對于提高牙髓炎根管治療效果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7):1-9.
[12] 徐婷,趙楠,李夏寧.橡皮障隔離在乳磨牙活髓切斷中的輔助應用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2(13):110-113.
編輯 張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