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醫生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借助智能手機這一高效便捷的溝通工具,讓每一位中國人都能平等地在線上享受到真實的醫生服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確保醫生真實可靠外,我們還采取了普惠的收費策略。
醫療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領域,因為它關乎人類的生命,我們必須堅守尊重生命與科學這一基本原則。雖然我們已經走過了十余年的歷程,但我們仍像少年一樣充滿活力和激情。未來的道路還很長,盡管我們的愿景和使命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變化,但我們的初心始終不變。
2011年,中國的蘋果App?Store(應用商店)首次推出了在線問診App(手機軟件)“春雨掌上醫生”,為中國人帶來了線上問診的全新體驗。十多年前,我們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沒有出臺互聯網醫院的相關政策,因此只能提供專業醫生的在線咨詢服務。然而,正是從那時起,我們建立了第一個核心競爭優勢:堅持用真實臨床醫生。
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我們非常重視數據連接,因此,我們是國內第一家與中科院合作建立大數據實驗室的企業。在過去十多年里,我們每天都在收集問診數據,這些自然原生的數據在AI(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展現出了巨大的技術潛力。
在春雨醫生成立的頭五年,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重點工作是吸引北上廣深三甲醫院的優秀醫生加入我們的平臺。建立與醫生團隊的信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
醫生作為一個專家群體,在互聯網平臺上既希望能夠服務更多的患者,進行醫學科普,同時也存在與同行經驗交流、情感交流及釋放壓力的需求。因此,吸引醫生的關鍵不僅在于商業模式,更在于建立一種社區文化,讓醫生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用戶群,并獲得職業的成就感和榮譽感,以及情感上的歸屬感。
在互聯網企業中,連接是非常重要的基因。早期,我們成功地連接了醫生和患者這兩個重要的端點,通過手機建立起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從而誕生了春雨醫生。然而,這種連接并不足夠,特別是在滿足患者需求方面,還需要與其他供應鏈端和商品端進行連接。
自2011年成立以來,春雨正逐漸從1.0時代邁向2.0時代。在1.0時代,我們主要提供在線問診或互聯網醫院。而進入2.0時代,我們致力于成為一家數字醫療企業。數字醫療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包括商品解決方案、藥品解決方案、醫療解決方案以及慢病管理方案等。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沉淀、成熟和積累這些方案,然后回饋給用戶。未來的醫療健康行業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與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攜手共建。春雨始終關注用戶的需求,并需要眾多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滿足這些需求。
在當前階段,用戶留存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解決用戶需求并形成閉環,這是最基本的;其次是提供溫暖關懷的心理體驗。我們希望為用戶提供一整套完善的醫學解決方案,彌補醫生在線下醫院問診時間不足所導致的體驗差異。
互聯網醫療與線下醫療存在兩個重要的區別。首先,互聯網醫療在提供信息的豐富度方面具有極大優勢。其次,信息的留存是另一個關鍵差異。在傳統的線下醫院,所有的問診都是瞬間的,看完就結束了。然而,互聯網問診,尤其是通過語音和圖文進行的問診,全部保存在服務器上,可以隨時追溯和查詢。一旦發生問題,我們可以回顧所有的問診記錄。這也是互聯網醫療能夠實現標準控制和醫療就診質量控制的根本原因。

未來,我們希望醫療能夠解決用戶的痛點包括精神和身體兩個方面。在精神層面有兩個關鍵點。首先,許多身體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壓力引起的,這是原因,而身體的反應是結果。其次,我們發現許多長期臥床的病人,尤其是慢病和重癥患者,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患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是一個相互關聯的過程。
心理科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我們會在互聯網場景下解決心理科的疾病問題。實際上,互聯網非常適合解決心理問題,因為許多心理問題有隱私需求,或是突然暴發。因此,線上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能夠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及時、最直接的幫助。
其次,心理與精神科的幫助已經滲透到全科的問診服務中,特別是對于重癥患者,他們往往需要心理上的撫慰。雖然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尚未完全解決所有問題,但春雨一直在不斷探索和開拓。我們能夠感受到,近年來醫生端和患者端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斷增長。因此,我們特別重視該領域。
未來十年將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黃金十年,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將涌現出更多的創新力量。至于最終會以何種方式呈現,我不敢妄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解決他們的痛點和難點,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正確方向。
目前,傳統醫療與互聯網醫療正在相互融合,尋找各自最合適的位置。互聯網醫療在院前和院后兩個環節具有明顯優勢。在院前環節,互聯網醫療能夠實現分級診療,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指導,避免不必要的三甲醫院掛號。此外,分級診療也是互聯網醫療在院前環節的重要功能。在院后環節,對于出院康復或慢病患者,互聯網醫療能夠提供更加及時和優質的幫助。
互聯網醫療在院前和院后兩個環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許多檢查和手術仍然需要在線下醫院進行。傳統醫療和互聯網醫療將共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醫療體系。過去,人們曾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方向存在爭議,但現在,我們看到無論是哪種模式,最重要的是關注用戶的需求。只要圍繞用戶創新和發展,就能預見未來醫療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