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績單
國內生產總值(GDP)超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1月17日,中國經濟2023年成績單公布。
超126萬億元、5.2%意味著什么?在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超120萬億元的高基數上,按可比價計算,2023年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中國5.2%的經濟增速不僅高于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前茅。可以說,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交出的這份成績單成色好、分量足。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汽車產銷量
全年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首次均邁上3000萬輛臺階,連續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與消費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900萬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車出口接近500萬輛,較上年大幅增長……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2023年全年汽車產銷數據。中國汽車工業以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彰顯了汽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強大動能與發展韌性。
(據《人民日報》)
“三新”經濟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工作于1月1日正式啟動。本次普查在內容上新增了對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三新”經濟的普查內容,并增設了《數字經濟產品和服務目錄》。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三新”經濟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超2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5%;占GDP的比重升至17.36%。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升至766.8,經濟活力不斷釋放。
(據新華網)
RCEP生效實施兩周年
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迎來生效實施兩周年。作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里程碑式成果,RCEP是區域國家共享發展機遇的生動范例。RCEP成員國總人口、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貨物貿易額均占全球比重約30%。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7.5%;2023年前11個月,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的中間品貿易分別達到657.8億元人民幣和295.5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2.4%和35.8%。
(據《人民日報》)
國家高新區
截至2023年11月,國家高新區總數達178家,依托其中66家國家高新區建設了23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22年,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7.3萬億元,創造了全國14.3%的GDP,貢獻了全國13.6%的稅收。2023年1—9月,園區生產總值達到12.3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11%。國家高新區自設立以來,已經成為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高成長企業和高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為我國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據《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