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文旅融合戰略的深入實施,地方紅色紀念館作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對其發展路徑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在文旅融合的視域下,探討了地方紅色紀念館在紅色文化傳承與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挖掘文化內涵、提升展示水平、拓展服務功能、加強區域合作與創新發展模式等策略。同時,強調了人才培養與引進的重要性,以促進地方紅色紀念館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活力。
關鍵詞:文旅融合;地方紅色紀念館;發展路徑;紅色文化傳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24.020
0 引言
隨著國家文化戰略的持續推進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文旅融合逐漸成為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此背景下,地方紅色紀念館作為傳承紅色文化與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其重要性和價值愈發凸顯。然而,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如何有效整合紅色資源與旅游資源,實現地方紅色紀念館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當前紀念館面前的重要課題。
地方紅色紀念館不僅承載著豐富的紅色歷史記憶,更是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窗口①。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地方紅色紀念館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展示方式,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以滿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時,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對于推動地方紅色紀念館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因此,本文將從文旅融合的視角出發,深入剖析地方紅色紀念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發展策略和建議。這些策略和建議旨在促進地方紅色紀念館的創新發展,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1 地方紅色紀念館的發展路徑
1.1 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提升紀念館吸引力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地方紅色紀念館應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通過展示和解讀紅色文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游客在參觀過程中能夠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歷史背景、精神內涵和時代意義。例如,山丹艾黎紀念館(圖1)作為紀念和展示路易·艾黎生平事跡的場所,應該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紅色歷史和文化背景。通過搜集和整理路易·艾黎的生平資料、歷史照片、相關文物等(圖2~圖4),向游客展示路易·艾黎在革命戰爭年代中的堅定信仰和革命精神。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不僅能夠讓游客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厚重和深沉,還能夠激發游客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同時,山丹艾黎紀念館是集瞻仰紀念、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致力于艾黎文化的傳承弘揚,是國內、國際全面介紹路易·艾黎生平事跡的展館,其紅色資源豐富,可通過策劃主題展覽和臨時展覽來豐富展示內容。例如,可以策劃以“路易·艾黎與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展覽,展示路易·艾黎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紅色文化的貢獻和影響。也可以邀請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和交流活動,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路易·艾黎的生平和思想。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還能夠提升紀念館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山丹艾黎紀念館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新媒體,利用場館、線上、媒體三位一體全方位、多角度的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展示方式。例如,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重現路易·艾黎的生活場景和革命歷史,讓游客仿佛置身于歷史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平臺來推廣山丹艾黎紀念館的展覽和活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和參與。此外,山丹艾黎紀念館應該注重與游客的互動和交流。可以設置游客留言區、互動體驗區等區域,讓游客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另外還可以開展一些互動活動,如模擬路易·艾黎的生活場景(圖5)、制作紅色文化主題手工藝品等,讓游客在參與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這些互動活動不僅能夠增加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還能夠增強游客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②(圖6)。
1.2 拓展旅游服務功能,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地方紅色紀念館應積極拓展旅游服務功能,將紅色文化與旅游活動相結合,推出具有紅色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借助科技手段等提升講解服務水平。例如,山丹艾黎紀念館可以提供導覽服務,為游客提供全面、深入的解說。這不僅包括傳統的講解員導覽,還可以引入智能導覽系統,如AR導覽、語音導覽等,讓游客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導覽方式。通過導覽服務,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路易·艾黎的生平和紅色文化,增強游覽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同時,山丹艾黎紀念館還可以開發特色文創產品,作為旅游紀念品進行銷售。這些文創產品可以圍繞路易·艾黎的紅色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如書籍、畫冊、文化衫、徽章、手提包、筆筒等(圖7)。這些產品不僅具有紀念意義,還能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山丹艾黎紀念館還可以與當地的文創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地方紅色紀念館應積極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和體驗項目,豐富游客的游覽體驗。例如,可以舉辦紅色文化講座、主題展覽、主題詩朗誦、歷史情景劇演出等活動,讓游客在參與中了解紅色文化、感受艾黎精神。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互動體驗項目,如模擬艾黎生活過的場景,體驗山丹培黎學校20多個生產小組的技術培訓活動,動手制作紅色文化主題手工藝品等,讓游客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另外,也可以加強與旅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出紅色文化旅游線路。通過與旅行社、研學團隊、酒店等旅游企業的合作,將山丹艾黎紀念館納入旅游線路中,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這樣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還能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實現文旅共贏。
1.3 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提升紀念館影響力
在當今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下,紀念館作為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區域合作與交流,不僅可以拓寬紀念館的展示視野,豐富展示內容,還能提升紀念館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③。地方紅色紀念館可以積極倡議并參與建立區域紀念館聯盟,聯合區域內的其他紀念館共同開展合作與交流活動。通過聯盟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策劃舉辦具有區域特色的展覽和活動,提升整體的品牌影響力。同時,地方紅色紀念館可以與區域內的其他紀念館合作,共同策劃舉辦聯合展覽和巡展。通過聯合展覽和巡展,不但可以將山丹艾黎紀念館的珍貴文物和特色展覽推廣到更廣泛的區域,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參觀,而且可以促進不同紀念館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區域文化的發展。
在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學術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山丹艾黎紀念館可以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申請和開展與艾黎紅色文化相關的課題研究。課題可以涵蓋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跡、出版的著作、捐贈的文物、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的貢獻、中新兩國之間的合作交流和文化影響等多個方面。在學術合作的基礎上定期舉辦或參加與路易·艾黎紅色文化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可以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共同探討路易·艾黎紅色文化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通過學術研討和交流,拓寬山丹艾黎紀念館的學術視野,提升山丹艾黎紀念館的學術研究水平。同時,也可以與合作伙伴共同分享這些成果,如共同出版研究成果、舉辦學術展覽等。這些成果不僅可以在山丹艾黎紀念館內部進行展示和宣傳,還可以向更廣泛的觀眾和學者進行推廣和傳播,提升山丹艾黎紀念館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1.4 創新展示方式,提高觀眾參與度
在紀念館的運營與發展中,創新展示方式是提高觀眾參與度和吸引力的關鍵。通過引入新穎、有趣的展示手法和互動環節,觀眾可以在參觀過程中獲得更豐富、更深刻的體驗。地方紅色紀念館可以采用多媒體和數字化技術,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互動觸摸屏、虛擬現實(VR)技術以及增強現實(AR)技術等④,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屏幕了解人物的生平和事跡,觀看相關視頻和圖片資料,他們仿佛置身于人物生活的時代和環境中。通過VR眼鏡,觀眾可以親身感受相關的虛擬形象或歷史場景,加深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通過設置互動體驗區、模擬場景還原、角色扮演和互動游戲等方式,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使他們在參與過程中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歷史,并獲得樂趣和成就感。
地方紅色紀念館還可以舉辦特色活動和講座、文化節和慶典活動以及組織互動工作坊等方式,提高觀眾的參與度。例如,山丹艾黎紀念館可以邀請專家學者舉辦相關專題講座,為觀眾提供深入了解歷史文化的機會,講座內容可以涵蓋路易·艾黎的生平、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的歷史貢獻等多個方面,也可以組織以路易·艾黎文化為主題的手工藝制作、繪畫等互動工作坊。觀眾可以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親手制作與路易·艾黎相關的文化產品,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舉辦以路易·艾黎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節和慶典活動,如書畫展覽、音樂會、戲劇表演、舞蹈演出等,可以吸引更多觀眾參與,提升山丹艾黎紀念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1.5 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提升紀念館專業水平
在地方紅色紀念館運營和發展中,人才是推動紀念館專業水平提升的核心力量。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不僅能為紀念館注入新的活力,還能推動紀念館在學術研究、文物征集、展覽策劃、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更高成就。首先,加強內部人才培養,定期為紀念館工作人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掌握最新行業動態和前沿技術;鼓勵他們參與國內外紀念館的學術交流活動,拓寬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其次,實施崗位輪換制度,讓工作人員在不同的部門和崗位中鍛煉,豐富工作經驗,提升綜合能力,鼓勵員工之間進行經驗分享交流,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共同提升紀念館整體服務水平。再次,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對優秀工作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最后,為工作人員提供明確的職業規劃指導,幫助他們明確職業目標,實現個人價值。
積極引進外部人才在地方紅色紀念館的發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完善招聘流程,明確招聘標準,才能確保紀念館能夠吸引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的人才,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等的合作,拓寬招聘渠道,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同時,為引進人才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優厚的薪資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關注員工的生活需求,為他們提供貼心的服務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剛參加工作的新人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幫助他們快速熟悉工作環境和業務流程,提升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鼓勵導師與徒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徒關系,共同推動紀念館事業的發展。總之,通過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工作,紀念館將能夠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團隊,為紀念館的學術研究、文物征集、展覽策劃、公共服務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2 結語
地方紅色紀念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其運營與發展不僅需要堅持傳統與歷史的厚重,更需要不斷注入創新與活力的源泉。一是通過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共享;二是通過創新展示方式,吸引更多觀眾,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體驗感;三是通過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團隊,為紀念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展望未來,山丹艾黎紀念館應繼續秉持開放、包容、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傳承和弘揚艾黎文化、艾黎精神,為進一步提升艾黎紀念館的參觀價值,不斷擴大紅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作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①王偉光.讓紅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煥發時代光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N].人民日報,2023-01-18(09).
②王敏.紅色資源帶動鄉村振興的運行邏輯與實踐進路:以六安市D村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23(1):14-17,36.
③陳木標.鄉村振興視域下地方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以廣東省化州市柑村為例[J].老區建設,2021(16):68-75.
④趙東.西安歷史文化 資源數字化平臺建設研究[J].唐都學刊,2020(3):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