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到2035年實現大幅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顯著提升農民數字素養。近些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小農戶發展問題,穩步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尤其是在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關注和提升小農戶數字素養也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以數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研究河南省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發展機理,以《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求,推進數字技術與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重點從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作用于鄉村數字經濟、數字文化、數字民生、數字治理、數字生態五大領域進行內在邏輯剖析,進而提出提升小農戶數字素養的小農戶主體扶持路徑、制度安排路徑、數字反哺路徑、培訓體系路徑等培育路徑。
關鍵詞:小農戶數字素養;數字鄉村;數字治理;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F303.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40508
基金項目:2024年度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42400411149);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校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XJXK202205)。
The internal logic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small farmers digital literacy driven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Zhou Junying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The Strategic Out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Villages require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armers’ digital literacy by 2035. In recent years, the No. 1 Central Document has raised the issue of small farmers’ development, steadily promoting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small farmers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bringing small farmers into the track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 paying attention to and improving the digital literacy of small farmers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ural areas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igital literacy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ural areas for small farmers in Henan Provi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all Layout Plan for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 it promote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with rural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focus is on the internal logic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mall farmers’ digital literacy driving in the five major fields of rural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culture, digital livelihood, digital governance, and digital ecology, and then proposes cultivation paths such as small farmers’ main support path,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path, digital feedback path, and training system path to enhance small farmers’ digital literacy.
Key words: digital literacy of small farmers; digital countryside; digital governance; cultivation path
2023年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民生保障、鄉村治理等方面應用,促進信息化與鄉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因此建設數字鄉村需要加強數字技術與農民的融合,提高農民數字化“新農具”應用水平,讓數字技術賦能農民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研究成果《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鄉村數字素養調查分析報告》[1]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數字素養整體有待提升,平均得分僅43.6分(滿分為100分);城鄉居民數字素養差距很大,城市居民平均得分56.3分,農村居民平均得分35.1分,差值高達21.2分。從職業劃分來看,農民群體的數字素養得分僅18.6分,顯著低于其他職業類型群體。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整體偏低也已成為制約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問題。因此,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是河南小農戶參與數字生產生活,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支撐,是進一步激活河南鄉村內生發展動力,驅動鄉村高質量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數字鄉村建設涉及鄉村數字經濟、數字生態、數字文化、數字民生和數字治理等多個領域,需要占據農業經營主體絕對數量的小農戶全面融入參與,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是建設數字鄉村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前提。因此,探究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發展機理及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路徑,可以進一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1 文獻回顧
農民的數字素養水平直接關系到數字鄉村和數字中國建設成效[2],數字素養對青年農民工就業質量有正向影響[3],同時家庭農場主數字素養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有正向影響,數字素養水平對農民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積累具有顯著促進作用[4-5],農戶數字素養還對農戶創業行為、農戶參與數字金融行為、農戶參與數字治理意愿、農戶參與電商行為等正向影響作用,數字賦能助推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融入鄉村產業振興[6-7]。農民數字鴻溝已成為阻礙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突出問題[8-9]。因此對于農民數字素養提升的研究已成為學術界和實踐亟須解決的課題。目前對于數字鄉村建設、農民數字素養呈現出研究熱點,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當前研究成果遠不能滿足數字鄉村建設實踐需要。當前研究趨勢呈現出由數字鄉村建設、農民數字素養等獨立課題研究轉向二者雙向動態互動、賦能機理研究[10-12],為本研究奠定基礎。但目前研究也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對數字鄉村建設與農民數字素養二者雙向互動賦能機理研究較少,對于農民數字素養驅動數字建設機理剖析不夠。二是缺乏對于小農戶特殊群體的關注。本文深入剖析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建設內在邏輯,探究河南省小農戶數字素養培育路徑,以期為數字時代小農戶可持續發展和增加收入作出有益探索,進一步推進河南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
2 河南省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建設的內在邏輯

河南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河南省農業經營戶1 844.68萬戶,耕地面積是811.10萬hm2,戶均耕地面積僅為0.40 hm2,屬于標準的小農范疇。其中規模農業經營戶27.09萬戶,占比1.47%,其余98.53%屬于小農戶范圍。因此,河南省小農戶數量占絕對地位,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參與主體,數字鄉村建設需以小農戶數字素養為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深入剖析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建設內在邏輯與發展機理,才能厘清數字鄉村建設與小農戶數字素養之間動態雙向互動機制,為解決河南小農戶如何參與、融入數字鄉村建設問題奠定理論基礎。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將數字素養闡述為“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素質與能力的集合”[13]。小農戶數字素養涵蓋數字認知、數字設備操作、數字信息獲取、數字應用、數字內容創造、數字安全倫理等多種素質與能力。《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強調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實現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下面將重點從小農戶數字素養驅動作用于鄉村數字經濟、數字治理、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五大領域賦能增效(見圖1),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激活鄉村關鍵主體內在活力,充分釋放小農戶數字素養對數字鄉村建設不同領域的積極驅動作用。
2.1 小農戶數字素養可以驅動數字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鄉村經濟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小農戶是河南省農業生產的重要主體,小農戶數字信息獲取素養提升大大拓展其信息獲取途徑和信息質量,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有助于獲取與生產有關的市場信息以便進行科學決策。小農戶數字認知素養和數字設備操作素養提升可以加強對智慧農業、農業生產數字化的理解力和參與力,更好利用數字技術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從事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農業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更好融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普惠金融是解決農村資金和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可以深化數字金融市場參與,為其發展加油助力。同時也大大擴大其參與鄉村各類產業的范圍和影響力,為鄉村產業模式帶來更多創新可能,如利用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開展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拓展農特產品銷售,增加農戶收入,同時催生認養農業、觀光農業、農業工廠等新業態。因此,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有效驅動數字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2.2 小農戶數字素養可以提高農戶數字鄉村治理參與度
數字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為構建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高效治理能力提供支撐。國家高度重視數字政務建設,“數字政府”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小農戶數字素養可以增強他們獲取公共服務相關信息的能力,如他們通過政府公眾號、政府官網或社交平臺等及時獲取信息,打破信息不對稱,提高信息擴散時效。各地不斷進行行政管理創新,因地制宜推出“豫事辦”“鄭好辦”“商通辦”“洛快辦”等便民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辦事零跑腿,手機一點就能辦。當然數字政府、電子政務的建設需要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小農戶正是電子政務人群覆蓋的盲區。因此,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可以滿足其參與數字政務辦事,獲得數字鄉村建設數字紅利,增強其數字建設獲得感與幸福感。小農戶愿意主動利用數字政務平臺,獲取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如村務公開、農業補貼政策、基層黨建等信息。廣泛的鄉村政務參與還促使小農戶對鄉村政務進行討論、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參與鄉村數字治理的廣度與深度。
2.3 小農戶數字素養利于數字鄉村文化傳承保護
鄉村文化是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文化傳承保護,助力鄉土文明和珍貴民間文化資源得以便捷挖掘和傳播。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可以幫助農戶獲取網絡豐富的傳統文化、在線教育、農業生產技術、影視娛樂等資源,且形式多樣、低成本,拓寬農戶視野,滿足精神層面需求。同時,小農戶通過制作反映當地鄉土風貌、生產生活的短視頻、圖片,或者直播形式并通過社交平臺傳播,不自覺使農戶成為鄉村文化的發現者、保護者和傳承者,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鄉村文化的魅力。小農戶數字社交素養可以促進其與外界信息交流和廣泛互動。如農戶可以與農村新能人、農業專家學者、高校科研機構、政府等進行交流互動,開展合作,為分享經驗、解決問題提供便捷途徑。近些年,農文旅結合熱度不減,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建設傳統村落、鄉村文明云上博物館和線上農文旅數據資源,依托短視頻社交平臺和直播實現“云游”,讓新時代鄉村文明搭乘數字快車進入全國甚至全世界人民視野。因此,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有利于數字鄉村文化傳承保護。
2.4 小農戶數字素養利于數字鄉村社會全面建設
當前數字技術尤其是智能手機、5G網絡的廣泛普及,廣大居民已經進入數字社會。數字技術深入到百姓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之中形成數字化的日常實踐。應用場景從移動支付、網絡購物、網上訂餐、網約出行到協同辦公、線上教育、在線問診、數字就業等,數字化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升級,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數字生活日常也逐漸與農民生活的各領域深度融合,小農戶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公民,其數字素養的提升使其能夠更好融入數字生活,從日常網絡購物、網上訂餐、網約出行延伸至廣泛參與在線醫療、線上教育和鄉村政務,促進其就業新業態參與,不斷拓展其數字社會參與范圍與深度,讓其享受到數字社會的發展紅利,更好促進數字社會公平,也為數字社會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發展后勁。
2.5 小農戶數字素養利于數字鄉村生態建設發展
保護鄉村生態是中國式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數字鄉村建設的底線。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鄉村生態環保宣傳、踐行綠色生產生活、環境保護與監督全過程管理,助力數字鄉村生態建設發展。這就對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提出更高要求。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有助于其深度參與數字鄉村生態實踐。數字素養較高的小農戶更能較好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綠色化檢測和治理,規范綠色生活行為,更容易接收短視頻、宣傳片等環保生態宣傳,較好使用微信群、公眾號、短視頻等進行環境舉報監督。因此,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使其成為數字鄉村生態建設的實踐者、宣傳者與監督者。
3 河南省小農戶數字素養培育路徑研究
3.1 助力小農戶內在能力提升的小農戶主體扶持路徑
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需要發揮農戶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意識和內在動力。從數字素養意識、內在動力、自身需求等方面把脈問診。由于小農戶群體受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限制,普遍存在對新事物接受意愿低、接受慢,且針對目前河南小農戶“散、弱、貧”狀況,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給予政策支持和獎勵補貼傾斜創建外在數字包容環境,完善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大力開展消費補貼刺激小農戶對于智能手機、電腦等數字設備需求,使小農戶“我要用、我能用”數字設備,進而提升其數字素養。
3.2 健全支持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的制度安排路徑
數字社會對于數字公民的數字素養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小農戶群體重要性、自身能力程度、組織化程度等具有特殊性,探索構建適用于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框架等相關制度安排至關重要。解鎖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框架體系和測評標準是底層邏輯,從數字認知、數字設備操作、數字信息獲取、數字應用、數字內容創造、數字安全倫理等維度構建數字素養框架,根據數字素養框架和測評標準,摸清河南小農戶數字素養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制定制度和頂層設計,為小農戶數字素養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3.3 強化城鄉及家庭代際間的數字反哺路徑
相關調查表明,城鄉之間存在數字鴻溝,城市居民數字素養高于鄉村居民數字素養。因此,充分發揮城市整體數字素養水平較高的優勢,引導和加強城市對鄉村進行數字反哺,廣泛開展交流。此外,根據小農戶家庭代際間數字素養水平差異,開展子代(年輕)家庭成員對父輩(年長)家庭成員的數字反哺,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幫扶反哺,以整體提升小農戶成員數字素養。家庭代際間數字反哺是較為有效、成本低廉和自發的提升途徑,應根據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提升意愿開展素養提升,逐步推進家庭成員的數字素養提升計劃。
3.4 構建服務于數字小農戶的終身培訓體系路徑
隨著數字社會的全面建設,數字技術已廣泛深入百姓的工作和生活,數字應用場景日漸豐富,小農戶的數字素養意識已逐漸覺醒,因此對數字素養培訓需求將大規模上升,且需求內容將多樣化。在此背景下,政府、高校、社會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搭建面向河南省小農戶開展數字素養培訓的平臺載體,根據小農戶生產生活場景需求,完善豐富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積極探索培訓效果評價等全方位小農戶數字素養的終身培訓體系。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鄉村數字素養調查分析報告[R].2021.
[2] 常凌翀. 數字鄉村戰略下農民數字化素養的價值內涵與提升路徑[J]. 湖南社會科學,2021(6): 114-119.
[3] 江維國,黃雯敏,李湘容.數字素養對青年農民工就業質量的影響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21(4):27-35.
[4] 單德朋,張永奇,王英.農戶數字素養、財產性收入與共同富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9(3):143-153.
[5] 單慧.數字素養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財經大學,2023:39-40.
[6] 鐘文晶,李丹,羅必良.數字賦能:助推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基于全國農戶微觀數據的考察[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5(6):81-93.
[7] 顧佳麗,郭玲琦,黃嘉怡,等.數字技術賦能小農戶融入鄉村產業振興機制與路徑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4,49(2):19-22.
[8] 李瓊瓊,王宏選.數字化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3,48(4):24-29.
[9] 王舒,曹國鳳.提升農民數字素養的價值意蘊與現實境遇[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23(1):51-58.
[10] 蘇嵐嵐,彭艷玲.數字化教育、數字素養與農民數字生活[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3):27-40.
[11] 蘇嵐嵐,張航宇,彭艷玲.農民數字素養驅動數字鄉村發展的機理研究[J].電子政務,2021(10):42-56.
[12] 馬麗,楊艷梅.農民數字素養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機制與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2(6):46-54.
[13]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EB/OL].(2021-11-05)[2024-06-10].https:// 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