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春節經濟,從來就是一片消費的藍海,其涉及范圍之廣、牽動人群之多、延伸產業鏈之長,無不呈現出強勁的拉動效應。
趕大集、逛超市;線上下單、線下采買;北上滑雪、南下看海……癸卯年春節將至,各地熱鬧的春節消費,讓城鄉處處洋溢著歡樂。
忙了一年了,也該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了。春節消費,在家人那里,是親友饋贈,是傳統文化;而反映在各地經濟發展的“賬單”上,則是持續強勁增長的消費數據,是國民對經濟企穩向上的堅定信心。
年年相似,年年不同。時代的變化,有時候就藏在一個個細節里。縱觀今年方興未艾的春節消費,是更多接納世界的“國際范兒”,是更多體現Z世代偏好的“年輕態”,也是更多注重個體感受的“體驗消費”。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與以往相比,如今傳統的中國年,也越來越體現出外國元素。西班牙、德國、瑞士、比利時的巧克力,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的紅酒、洋酒,意大利、丹麥的餅干套盒,智利車厘子、日本陽光玫瑰葡萄、新西蘭黃金奇異果、美國蘋果、越南榴蓮、秘魯青提等進口水果,成了消費者常選的年貨商品,不少品牌推出了“全球甄選”堅果禮盒。
在義烏,一場中國小商品城嘉年華購物節就匯聚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種“洋特產”;在廣西,一場聯動東盟各國的跨年電商節暨2024年網上年貨節系列活動正在進行;在網上,京東國際同步開啟以“全世界的中國年”為主題的年貨節活動,推出跨店滿減、進口年禮不止5折等優惠。
而以往對過年并無特殊興趣的年輕人,也開始熱愛“國潮”,加入過年的熱鬧氛圍中。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更接受線上淘貨,更能在傳統年里過出新的花樣,“新春潮品”成為年輕人的年貨偏好。有報道稱,微單相機、樂器、戶外運動裝備是今年“95后”消費者的春節“新三樣”。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僅得物APP上吉他的銷量同比就增長近2倍,微單相機同比增長5倍多,羽毛球、登山鞋等運動裝備也有數倍甚至十倍增長。
同樣,出門過年依然火爆。不止“爾濱”冰雪游成消費“頂流”,國內很多城市紛紛啟動“冰雪經濟”,體驗冰雪已成消費剛需。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月23日,全國滑雪場門票預訂量比2019年到2020年同期增長1.5倍。其中廣西、浙江等南方滑雪場預訂增長較為明顯。預計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超過4億人次。
走出去,玩起來,飽覽大好河山,釋放個體激情,在游玩中也推動春節消費增長。根據預測,今年春運又將創新高,40天內全國大概有90億人次出行。各地文旅部門正鉚足了勁兒優化環境、完善服務,以吸引更多外來游客。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春節經濟,從來就是一片消費的藍海,其涉及范圍之廣、牽動人群之多、延伸產業鏈之長,無不呈現出強勁的拉動效應。以此為契機,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必將會進一步深化活化潛在消費,助力實現中國經濟新年“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