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作為中醫傳統療法之一,其減肥的核心原理是基于中醫的臟腑理論與經絡學說,通過刺激特定的腧穴,以調整人體氣血循行、陰陽平衡,進而達到塑形、減肥的目的。目前針灸減肥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善,但可能與以下機制相關:
調整消化系統功能:機體消化系統功能失常所致的代謝和能量吸收失衡是發生肥胖病的重要因素。臨床上部分肥胖病患者通常表現為食欲大、胃口好,針灸消化系統相關聯的腧穴,如中脘、脾俞、大橫、中樞、氣海等穴位,可抑制患者的食欲,進而減少能量的攝入,從而控制體重。
促進新陳代謝:針灸一方面可以通過改善血糖代謝,減少脂肪合成;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脂肪轉化,減少脂肪積累,達到減肥的效果。
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針灸可以抑制神經肽Y,影響內分泌系統,特別是與肥胖相關的激素水平,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瘦素等。通過針灸調節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減少食物攝入,同時促進能量的消耗而達到減肥療效。
體針減肥:在身體及四肢相應的腧穴上進行針刺,如中脘、滑肉門、氣海、天樞、大橫、帶脈、足三里等穴位,選用2寸毫針,主要采用瀉法,每日1次,7天一個療程,休息2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同時,囑咐患者除清淡飲食外,還需注意飲食有“節”。
電針減肥:電針療法是中醫把“針”與“電”結合形成的一種療法,即將毫針刺入穴位得氣后,再將電針儀的輸出線分別接于針柄上,電針儀輸出的脈沖電流通過毫針作用于人體經絡腧穴。選擇患者能耐受的的波形與頻率,一般通電15~20分鐘,可以達到減肥目的。
穴位埋線:穴位埋線又稱為長效針灸,在穴位處埋入可吸收線,線會留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達到持久刺激作用。將線埋入后,用埋線貼覆蓋針孔,根據線吸收情況進行下一次埋線,一般間隔時間為10~20天,療程為3~6次。
針藥結合減肥:采用針藥并用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中藥內服和針灸外用,內外同調以達到減肥效果。
耳針減肥:運用皮膚針按壓于相應的耳穴,耳針應用較為普遍,但要注意進行嚴格的針具消毒,以防感染。
其他針刺減肥:除了身體穴位的針灸,顏面針灸減肥法也獨具特色。例如:通過1寸毫針刺頭面部相應的穴位抑制食欲,如百會穴、地倉穴等。主要采用瀉法,每日1次,7天一個療程,休息2天,進行下一個療程。
雖然針灸減肥具有諸多優勢,但需要知道的是,針灸減肥并非立竿見影,而是需要長期堅持。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點:①需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專業的醫生進行針灸治療。②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針灸減肥的效果,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長時間處于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中。③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減肥,使減肥效果更加明顯。建議患者在針灸減肥期間進行如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游泳等有氧運動。④針灸減肥期間,患者應盡量保持清淡飲食,多食用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含有過多脂肪,以及冰冷、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