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探究由芽孢桿菌與不同種類生物刺激素組合的外源添加劑在鹽堿、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條件下對西瓜生長生理及抗逆境能力的影響,設置4個不同種類的添加劑處理(魚蛋白+氨基寡糖素、解淀粉芽孢桿菌+殼寡糖+香菇多糖、枯草芽孢桿菌+海藻寡糖+香菇多糖、解淀粉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魚蛋白,分別記作T1、T2、T3、T4處理),對重要的生長生理參數(植株生物量、株高、莖粗、葉面積、光合色素含量、根參數、氧化應激系統、抗氧化酶活性)進行評估。結果表明,在初篩階段,T1、T2處理顯著提高了西瓜幼苗的株高、葉面積、生物量;在不同脅迫處理下,T1、T2處理的西瓜幼苗表現出較強的抗性。隸屬函數分析結果顯示,初篩階段以T1處理的效果最佳,在鹽堿脅迫下T1處理的效果最佳,T2處理次之,在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下,T4處理的效果最佳。本研究結果為篩選出能有效促進西瓜植株生長的添加劑組合、培育西瓜優質壯苗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芽孢桿菌;生物刺激素;鹽堿脅迫;西瓜;幼苗;生長指標;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S651.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4)24-0155-11
收稿日期:2023-11-22
基金項目:寧夏重點研發計劃(編號:2022BBF02024)。
作者簡介:馬 蓉(2001—),女,寧夏固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E-mail:mr0115@qq.com。
通信作者:王曉卓,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E-mail:catree1988@qq.com;張雪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設施蔬菜栽培與生理,E-mail:zhangxueyan123@sina.com。
近年來,壓砂瓜成為寧夏地區砂田種植的一種主要作物,具有個大、汁多、瓤紅、果肉甘甜、營養物質豐富等特點[1],經濟效益較高。目前壓砂瓜在寧夏的種植范圍已覆蓋了中衛市城區興仁鎮、香山鄉等地,涉及20個鄉鎮[2]。寧夏地區常年低溫干旱且土壤大多是鹽堿性土壤,使西瓜遭受著較嚴重的逆境脅迫,因此健壯幼苗的培育對西瓜產量和品質的提升至關重要。
在低溫鹽堿地中生長的西瓜體內活性氧增加,細胞膜結構會被破壞,從而擾亂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最終導致果實的品質與產量降低[3-4]。利用芽孢桿菌的營養及抗生作用是促進植物生長及抗逆的有效手段之一。歐陽樂飛等研究發現,芽孢桿菌有利于植株生長及產量、品質的提高[5-6]。另外,芽孢桿菌因能產生耐熱、耐旱、抗紫外線和有機溶劑的芽孢,對植物病菌的作用機制呈現多樣化[7-8]。植物生物刺激素是繼肥料、農藥之后被逐漸采用的一種能促進或調節作物生長,兼具改良土壤功能的物質[9],該物質通過影響基因表達水平調節植株生理生化及信號傳遞過程,可以增強植物抗逆性和抵御非生物因脅迫的能力[10-12]。氨基寡糖素從發酵的微生物中提取,已被證明是植物防御反應的誘導劑[13],能誘導農作物抗逆反應、改善品質、促增產、提高農產品耐貯藏性[14]。周雄等發現,魚蛋白作為一種功能型肥料,可以使作物的代謝功能增強、抗逆能力提高[15],并能抑制和殺滅病菌,以達到抗病目的。殼寡糖由于具有各種各樣的生物活性[16],在食品、農業、畜牧業、人體健康及日用品生產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研究價值。海藻寡糖對植物而言也是一種重要的信號分子,可促進作物對氮、磷及許多礦物質元素的吸收,為其作為氮肥增效劑使用提供有利條件[17]。香菇多糖是從香菇子實體中分離提取出的一種新型的天然功能性多糖,具有刺激植物免疫系統反應、提高植物抗病性和調節植物生長等功能[18-19]。
目前,關于生物刺激素與菌劑復配促進種苗抗逆性的研究報道甚少,對西瓜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栽培管理等方面,而通過添加菌劑與生物刺激素提高西瓜秧苗品質的研究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在鹽堿脅迫與低溫環境下,對西瓜種苗施加不同類型的菌劑與生物刺激素復配組合,測定西瓜種苗的生長性狀、生理生化指標并篩選出最佳復配組合,為西瓜幼苗的抗逆境栽培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引導。
1 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于2023年3—6月在寧夏農旅產業園進行。
1.1 試驗材料
供試西瓜品種為金城5號,是寧夏天緣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的抗性較強的嫁接種苗。微生物菌劑由寧夏大學葡萄酒與園藝學院提供。供試生物刺激素包括殼寡糖、香菇多糖、海藻寡糖、魚蛋白、氨基寡糖素。殼寡糖為“天需”牌殼寡糖原粉(殼寡糖純度為98%),由連云港福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香菇多糖為“糖護衛”牌水劑香菇多糖(香菇多糖含量為1%),由北京三浦百草綠色植物制劑有限公司提供;海藻寡糖原液由浙江浙農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提供;魚蛋白由連云港偉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是西瓜的酶解魚蛋白原液;氨基寡糖素由上海滬聯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是有效含量為5%的水劑型氨基寡糖素。
1.2 試驗方法
1.2.1 添加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的外源刺激素篩選試驗 采用50孔穴盤試驗方法,共5個處理(表1),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5株西瓜。對西瓜幼苗灌根15 mL/穴,每隔10 d 灌根1次,連續灌根3次。在第3次灌根處理后7 d取樣,測定植株中的SOD活性,葉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電導率(EC值)和光合色素含量。
1.2.2 施用外源刺激素后給予脅迫的盆栽試驗 脅迫試驗共設置2個處理(表2),即鹽堿脅迫處理、低溫+鹽堿+干旱復合脅迫處理,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每次重復5株。對幼苗進行3次外源刺激素灌根處理,再將每個處理分3組移栽至栽培盆內進行脅迫試驗。其中,在進行鹽堿脅迫的過程中采用取自寧夏中衛市香山鄉的鹽堿土[pH值為8.36,電導率(EC)值為3 mS/cm]移栽;在進行復合脅迫處理的過程中,將移栽至鹽堿土栽培盆的幼苗放置于晝夜溫度為20" ℃/12 ℃ 低溫培養箱內培養,并每隔24 h用20% PEG 6000[20]完全淋透栽培盆土壤。在脅迫試驗處理15 d時取樣,測定每個脅迫處理下植株葉片的光合色素含量、MDA含量、電導率、根系活性及地上部、地下部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生長指標:主要包括株高、莖粗、葉面積、葉綠素相對含量(以SPAD值計)、生物量、干物質。
根冠比=西瓜植株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
壯苗指數=(莖粗/株高+地下干重/地上干重)×全株總干重[21]。
光合色素含量:采用乙醇浸提法[22]測定,主要包括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類胡蘿卜素含量、總葉綠素含量、葉綠素a/葉綠素b。
根系形態指標:采用根系掃描儀掃描西瓜幼苗根系,用Win RHIZO根系分析軟件分析根部參數(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平均直徑、根尖數)。
生理生化指標:S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光化還原法測定;POD活性采用愈創木酚法測定;CAT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測定;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相對電導率使用電導率儀測定。
1.4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作圖,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用Origin 2021軟件進行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添加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的外源刺激素篩選試驗
2.1.1 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生長指標及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在添加了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物的各處理中,西瓜幼苗的長勢、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等都表現出明顯差異。與對照(CK)相比,T1處理的株高、葉面積分別顯著提高25.4%、81.2%,其他指標無顯著差異。與對照相比,T2處理的株高、葉面積、SPAD值分別顯著升高9.4%、37.0%、6.0%,地上部鮮重也明顯升高了8.9%。T3、T4處理的各項指標低于T1、T2處理。
2.1.2 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與CK相比,施加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的組合增加了西瓜幼苗的葉綠素含量。具體而言 與CK相比 T1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總葉綠素含量和葉綠素a/b無顯著差異,T2處理的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總葉綠素含量分別顯著提高33.3%、31.6%、30.3%,T3處理的類胡蘿卜素含量顯著提高42.1%,T4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總葉綠素含量分別顯著提高34.8%、39.4%、47.4%、36.1%,且高于T1、T3處理。
2.1.3 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根部形態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與CK相比,T1處理的總根長顯著增加38.0%,T2、T3、T4處理分別增加31.0%、9.9%、23.9%;與CK相比,T1、T4處理的根表面積分別增加21.8%、12.0%;與CK相比,各處理的根體積、根平均直徑和根尖數無顯著差異。
2.2 施用添加劑后給予脅迫的盆栽試驗
2.2.1 鹽堿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生長指標及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6可以看出,鹽堿脅迫(CK2)總體上降低了植株各項生長指標和生物量,其中地上部鮮重的下降較為明顯,下降了35.6%。與CK2相比,在添加了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物的各處理下,西瓜幼苗的長勢、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等都呈現一定差異。與CK2相比,T1處理的株高、SPAD值、地上部鮮重、地下部鮮重分別升高28.9%、9.2%、77.9%、3.9%;T2處理的株高、莖粗、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分別升高12.5%、33.3%、60.5%、57.1%;T3處理的地上部鮮重分別顯著升高30.1%,T4處理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分別升高7.3%、53.8%,SPAD值降低了20.4%。與T3、T4處理相比,T1、T2處理株高、莖粗、SPAD值的升高更加明顯。
2.2.2 鹽堿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光合色素的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與CK1相比,鹽堿脅迫處理顯著降低了植株的葉綠素a、葉綠素b和總葉綠素含量,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處理整體上緩解了鹽堿脅迫引起的植株葉綠素含量降低。與CK1相比,鹽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總葉綠素含量分別降低24.6%、30.0%、22.2%、26.2%;相較于CK2,T1處理的葉綠素a含量增加9.8%,葉綠素b含量顯著增加25.7%,總葉綠素含量顯著增加14.2%,類胡蘿卜素含量和葉綠素a/葉綠素b無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2、T3和T4處理的葉綠素a、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總葉綠素含量和葉綠素a/葉綠素b均無顯著變化。
2.2.3 鹽堿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根系的影響 由表8可以看出,與CK1相比,CK2的總根長顯著降低37.79%,T2處理無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2處理的總根長顯著增加52.2%,T1、T3、T4處理的總根長分別增加44.2%、33.2%、21.4%。與CK1、CK2相比,各處理的根表面積和根平均直徑無顯著變化。與CK1相比,CK2的根體積顯著降低49.4%;T1、T2、T3處理的根體積與CK1之間差異不顯著;相較于CK2,T1、T2和T3處理的根體積分別顯著增加95.0%、100.9%、46.8%。與CK1相比,CK2、T4處理的根尖數分別顯著減少35.4%、23.7%,T2處理無顯著變化;相較于CK2,T1、T2、T3處理的根尖數分別增加33.5%、62.2%、47.9%。
2.2.4 鹽堿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抗性指標的影響 從圖1-a、圖1-b可以看出,在長期鹽堿脅迫(CK2)下,植株的SOD活性降低,植株地上部SOD活性顯著降低。相較于CK2,不同菌劑復配生物刺激素組合處理導致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的SOD活性顯著升高,植株地上部的SOD活性升高得更加明顯,T1、T2、T3、T4處理分別升高39.3%、32.0%、35.0%、26.1%,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從圖1-c、圖1-d可以看出,鹽堿脅迫(CK2)使植株地上部的POD活性明顯降低。相較于CK2,T2、T3處理植株地上部POD活性分別顯著升高1.7、2.0倍,T1、T4處理升高但不顯著。相較于CK2,T1、T2處理的植株地下部POD活性顯著升高28.5%、24.4%,T3、T4處理升高但不顯著。從圖 1-e、圖1-f可以看出,鹽堿脅迫(CK2)使植株地上部的CAT活性明顯降低,植株地下部的CAT活性無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2、T3處理植株的地上部CAT活性分別顯著升高1.20、0.85倍,T1、T4處理的植株地上部CAT活性均升高32.7%。相較于CK2,T1處理植株地下部CAT活性顯著升高63.0%,T2、T3處理植株的地下部CAT活性分別升高24.1%、22.2%,T4處理的植株地下部CAT活性下降但不顯著。
從圖1可以看出,在鹽堿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升高,丙二醛含量顯著升高,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處理顯著抑制了鹽堿脅迫誘導的西瓜幼苗相對電導率、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相較于CK1,鹽堿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提高12.0%。與CK2相比,T1、T2、T3處理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分別下降22.7%、25.9%、23.2%,其中T2處理的相對電導率顯著下降。與CK1相比,鹽堿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顯著提高20.0%;與CK2相比,T1、T2、T3、T4處理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分別顯著下降54.1%、54.1%、22.5%、47.1%,其中T1、T2、T4處理的丙二醛含量顯著低于T3處理。
2.3 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試驗
2.3.1 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條件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生長指標及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9可以看出,與CK1相比,低溫干旱鹽堿脅迫處理(CK2)降低了植株的生長指標和生物量,其中地上部鮮重、地下部鮮重、地下部干重及壯苗指數下降最為明顯,分別下降25.3%、34.3%、43.3%、44.4%。相較于CK2,添加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物的各處理下西瓜幼苗的長勢、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等整體都呈現出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1處理的株高顯著升高14.2%,壯苗指數升高12.0%;T2處理的地下部鮮重、壯苗指數分別顯著升高1.43、1.40倍;T3處理的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分別顯著升高0.41、1.33倍;T4處理的地下部鮮重、壯苗指數分別顯著升高41.6%、72.0%。相較于T3、T4處理,T2處理的壯苗指數、根冠比升高更加明顯。
2.3.2 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光合色素的影響 從表10可以看出,與CK1相比,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處理(CK2)下西瓜幼苗的葉綠素a、葉綠素b、總葉綠素含量分別增加2.5%、58.0%、18.6%。相較于CK2,T2處理的葉綠素a含量、類胡蘿卜素含量、總葉綠素含量和葉綠素a/葉綠素b分別顯著提高41.6%、90.9%、19.1%、91.9%,T3和T4處理間差異總體不顯著。
2.3.3 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根系活力及根部形態的影響
由表11可以看出,與CK1相比,CK2的總根長顯著降低36.7%,T1、T2、T3、T4處理無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1、T2、T3、T4處理的總根長分別顯著增加35.3%、 38.1%、37.0%、46.9%。與CK1相比,CK2的根表面積顯著降低21.5%,T2、T3、T4處理無顯著變化;相較于CK2,T2、T3、T4處理的根表面積分別增加38.3%、33.3%、38.8%。與CK1相比,CK2的根體積顯著降低35.3%,T1、T2、T3處理無顯著變化;與CK2相比,T1、T2處理的根體積分別顯著增加59.4%、79.0%,T3、T4處理的根體積分別增加28.8%、19.5%。相較于CK1、CK2,T1、T2、T3、T4處理的根平均直徑并無顯著變化。與CK1相比,CK2的根尖數顯著減少30.1%;與CK2相比,T1處理顯著增加38.7%,T2、T3、T4處理分別增加15.6%、19.4%、14.6%。
2.3.4 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下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幼苗抗性指標的影響
從圖2-a、圖2-b可以看出,在長期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CK2)下,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的SOD活性都顯著降低,相較于CK2,不同菌劑復配生物刺激素組合處理導致地上部、地下部的SOD活性基本都顯著升高。與CK2相比,T1、T2、T3、T4處理的地上部SOD活性分別顯著升高16.5%、15.5%、13.4%、15.4%;T1、T2、T4處理的地下部SOD活性分別顯著升高7.7%、6.1%、5.5%,T3處理無顯著變化。由圖2-c、圖2-d可以看出,長期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CK2)使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的POD活性都顯著降低;相較于CK2,T1、T2、T3、T4處理的地上部POD活性分別顯著升高43.3%、167.0%、199.0%、22.3%,與T1、T2處理相比,T3、T4處理的植株地上部POD活性升高得更明顯;T1、T2、T3、T4處理的植株地下部POD活性顯著分別升高33.6%、37.5%、32.4%、20.2%,與T4處理相比,T1、T2、T3處理的植株地下部POD活性升高得更明顯。由圖 2-e、圖2-f可以看出,長期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CK2)使地上部、地下部的CAT活性都顯著降低;與CK2相比,T1、T2、T3處理的植株地上部CAT活性分別顯著升高34.0%、31.0%、26.0%,T4處理的植株地上部CAT活性升高不明顯;T1、T2、T4處理的植株地下部CAT活性分別顯著升高1.3、1.2、1.0倍,T3處理的植株地下部CAT活性升高不明顯。
從圖2-g、圖2-h可以看出,在長期低溫鹽堿復合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升高,丙二醛含量顯著升高,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處理抑制了低溫鹽堿復合脅迫誘導的西瓜幼苗相對電導率、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相較于CK1,低溫鹽堿復合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提高5.6%;與CK2相比,T1、T2、T3、T4處理的西瓜幼苗的相對電導率分別顯著下降17.3%、11.2%、23.5%、18.4%。相較于CK1,低溫鹽堿復合脅迫(CK2)下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顯著提高38.1%;與CK2相比,T1、T2處理西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分別下降16.0%、41.4%,其中T2處理顯著低于T1處理。
2.4 隸屬函數綜合排序
對不同處理的生長特性生理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后,各階段試驗分別提取3、3、4個主成分,具體情況見表12。表13是由隸屬函數公式U(Xi)=(Xi-Xmin)/(Xmax-Xmin) (i=1,2,3,…,n)[24]得出的綜合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基于各處理的貢獻率計算綜合指標權重,再利用綜合評價值公式得出各處理的綜合評價值(D),并對綜合評價值進行排序。其中,初篩時各處理對西瓜幼苗生長發育促進作用的排序為T1gt;T2gt;T4gt;CKgt;T3,鹽堿脅迫下各處理對西瓜幼苗生長發育促進作用的排序為T1gt;T2gt;T3gt;CK1gt;T4gt;CK2,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下各處理對西瓜幼苗生長發育促進作用的排序為T4gt;T2gt;CK1gt;T1gt;T3gt;CK2。結果表明,脅迫前T1處理的效果最佳,鹽堿脅迫下T1處理的效果最佳,T2處理次之;在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處理下,T4處理的效果最佳,T2處理次之。
3 討論
在本研究中,鹽堿脅迫、低溫干旱鹽堿復合脅迫處理的西瓜植株生長受到顯著抑制,各生長生理指標也發生顯著改變,這些發現與前人研究得到的西瓜在不同逆境條件下的反應[25-27]一致。鹽脅迫會導致植物外部形態變化相對于生理變化滯后[28-29]。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鹽堿脅迫和低溫鹽堿復合脅迫下,西瓜植株的長勢、生物量、抗性指標、根部形態及抗氧化酶活性都有顯著降低,這主要是由鹽堿土壤中鹽分的積累、低溫培養箱中模擬的較低溫度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經過不同試驗處理后,植株各生長指標增加,表明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的添加會促進西瓜植株的生長,提高其抗逆境的能力,使植株在逆境條件下更具有耐受性[30]。
枯草芽孢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生態系統中的根際促生菌,對植物生長及病蟲害防治都有顯著促進作用[31]。張學青等研究發現,芽孢桿菌與殼寡糖復配后可以顯著提升基質的有機質含量和速效氮養分含量[32]。本試驗對芽孢桿菌與不同生物刺激素進行復配后發現,菌劑及生物刺激素的應用對西瓜植株的生長和抗性都具有顯著影響,反映在植株長勢、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等參數的增加上,特別是在鹽堿脅迫下,外源施用XY-13+殼寡糖+香菇多糖(T2)和魚蛋白+氨基寡糖素(T1)時,西瓜植株的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都有顯著增長。說明添加菌劑和生物刺激素后,由于菌劑特有的生物防治、促進植株生長作用[33]和生物刺激素具有的促進植物生長、產量品質提升的特性[34],促使西瓜植株生長健壯、抗性增強。添加不同種類菌劑與生物刺激素處理對西瓜植株的生長形態及生理生化指標都有明顯影響,且不同處理表現出不同的增長趨勢,這與張曼等探究菌肥配施生物炭對西瓜生長的影響結果[35]不謀而合。魚蛋白復配氨基寡糖素處理(T1處理)增加了西瓜植株的株高、葉面積、總根長及根表面積,并降低了西瓜植株的MDA含量和相對電導率;XY-13復配殼寡糖和香菇多糖處理(T2處理)使西瓜植株的莖粗、生物量、葉綠素、總根長、根尖數及抗氧化酶活性最佳;添加XY-13復合XY-53在西瓜植株生長后期表現出較好效果。
本試驗對各項指標進行隸屬函數分析進行綜合評價后得出,在不同逆境脅迫下,T2(XY-13+殼寡糖+香菇多糖)處理對促進西瓜植株生長和生理特性改變的效果最為突出,優于其他處理,因此,解淀粉芽孢桿菌復配殼寡糖和香菇多糖可以有效改善西瓜植株的生長發育。綜上所述,施用不同種類菌劑和生物刺激素對西瓜植株的生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綜合分析得出,在鹽堿脅迫條件下,T1處理(魚蛋白+氨基寡糖素)、T2處理(XY-13+殼寡糖+香菇多糖)的防病壯苗、促進西瓜植株生長發育的作用效果最明顯,其中T2處理(XY-13+殼寡糖+香菇多糖)的促進改善作用最佳。
4 結論
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的應用對西瓜植株的生長和生理總體上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刺激促進植株光合作用來增加植株中生物量的積累。在不同脅迫條件下,不同處理通過灌根添加顯著促進了西瓜植株根部的生長,這有助于培育西瓜的優質壯苗。此外,植株抗性指標MDA含量和相對電導率的顯著降低,表明經過處理后的西瓜植株在不同脅迫條件下受到較低程度的氧化活性脅迫。施用不同菌劑與生物刺激素組合對西瓜植株生長和生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通過各處理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分析得出,在鹽堿脅迫的條件下施用XY-13+殼寡糖+香菇多糖(T2處理)對西瓜植株生長生理及抗逆境能力的促進效果最為明顯。
參考文獻:
[1]徐長春,吳宏亮. 寧夏壓砂西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 農業科學研究,2016,37(4):86-88,92.
[2]王志強,劉聲鋒,郭守金,等. 寧夏中部干旱地區壓砂瓜產業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J]. 寧夏農林科技,2012,53(6):76-78,97.
[3]許世奇,何彥臻,李 瑞,等. 不同改良劑對鹽漬土西瓜耐鹽性和生長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3,42(10):2301-2312.
[4]賈藍溪,郭延亮,宋希梅,等. 不同濃度海藻糖處理對西瓜幼苗低溫抗性的影響[J]. 中國瓜菜,2023,36(8):27-32.
[5]歐陽樂飛,王林華,鄧高威,等. 高溫脅迫下芽孢桿菌對條斑紫菜生長及生理的影響[J]. 水產學雜志,2022,35(4):81-86.
[6]保善存,樊光輝,李發毅. 解淀粉芽孢桿菌微生物菌劑對枸杞生長及土壤性狀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23(8):112-120.
[7]胡陳云,李 勇,劉 敏,等. 枯草芽孢桿菌ge25對兩種人參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脂肽類抑菌代謝產物的鑒定[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5,31(3):386-393.
[8]曹 帥,李金夢,王藍琴,等. 貝萊斯芽孢桿菌B4-7聯合水稻秸稈生物炭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作用[J]. 南方農業學報,2022,53(9):2568-2574.
[9]劉 帥,許向陽,董合林,等. 葉面肥配施生物刺激素在棉花苗期應用效果[J]. 中國棉花,2021,48(11):19-21.
[10]應學兵,黃 艷,李璐瑤,等. 生物刺激素對小白菜生長及品質的影響[J]. 浙江農業科學,2022,63(5):1014-1016,1020.
[11]牛立亭. 萌幫“多重生物刺激素技術”取得重要成果[J]. 中國農資,2021,12(43):12.
[12]蘇 群,孫 磊,王立華,等. 不同植物生物刺激素復配有機肥對小油菜生長的效果試驗[J]. 農業與技術,2021,41(10):24-26.
[13]王學江,李 峰,張志凱. 植物用生物刺激素的研究進展[J]. 磷肥與復肥,2021,36(5):21-26.
[14]Falcón R A B,Costales M D,González P D,et al. New natural products for agriculture:the oligosaccharins[J]. Cultivos Tropicales,2015,36:111-129.
[15]周 雄,黃吉人. 魚蛋白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備及應用研究[J]. 肥料與健康,2021,48(3):52-55.
[16]雷 菲,張冬明,符傳良,等. 殼寡糖對辣椒產量、養分吸收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2021(5):23-26.
[17]張朝霞,許加超,盛 泰,等. 海藻寡糖(ADO) 對不同形態氮素的影響[J]. 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10):10.
[18]楊 鑫,樊吳靜,李麗淑,等. 香菇多糖對馬鈴薯瘡痂病抗性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 西南農業學報,2019,32(1):98-103.
[19]張文華. 香菇多糖增強黃瓜幼苗對炭疽病菌抗性機理[J]. 生物技術通報,2016,32(3):93-97.
[20]Sathyabharathi B,Nisha C,Jaisneha J,et al. Screening of genotyp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using PEG 6000 in different landraces of rice (Oryza sativa 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amp; Soil Science,2022:1424-1434.
[21]秦 偉,劉 震,王民乾,等. 復配基質對西瓜幼苗光合能力、壯苗指數及根系活力的影響[J]. 天津農業科學,2020,26(6):21-24.
[22]段金虎,姜悅暢,韓 菲,等. 高溫脅迫對番茄苗期光合色素的影響[J]. 中國果菜,2023,43(10):47-52.
[23]朱 麗,姬振蒙,殷 敏,等. 不同微生物菌劑對羊角椒生長發育及病害的影響[J]. 浙江農業科學,2023,64(11):2655-2661.
[24]Bantis F,Koukounaras A. Ascophyllum nodosum and silicon-based biostimulants differentially affect the physiology and growth of watermelon transplants under abiotic stress factors:the case of salinity[J]. Plants,2023,12(3):433.
[25]Sheikh S,Noh J,Seong M H,et al. Consequences of chilling stress on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and Nakai]germplasm lines at seedling stage[J]. Horticulture,Environment,and Biotechnology,2015,56(1):79-88.
[26]Morales C,Riveros-Burgos C,Espinoza Seguel F,et al. Rootstocks comparison in grafted watermelon under water deficit:effects on the fruit quality and yield[J]. Plants,2023,12(3):509.
[27]齊 琪,馬書榮,徐維東. 鹽脅迫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耐鹽生理機制研究進展[J]. 分子植物育種,2020,18(8):2741-2746.
[28]Chen K,Sun J Q,Liu R J,et al.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on the seedling growth of grafted watermelon and the defens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seedling root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24(1):135-141.
[29]陳 昆,王紅軍,周銀芝. 堿蓬內生菌對西瓜幼苗鹽脅迫的緩解效應[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9):135-142.
[30]吳瑋婷,劉振婷,高廣磊,等. 枯草芽孢桿菌對沙生植物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生理特征的影響[J/OL].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中英文),2023:1-8(2023-10-16)[2023-11-17]. https://link.cnki.net/urlid/10.1449.S.20231013.1147.002.
[31]張學青,胡蒙愛,王曉卓,等. 殼寡糖、芽孢桿菌、香菇多糖復合對黃瓜幼苗生長和低溫抗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3,51(18):156-162.
[32]Zaid D S,Li W Y,Yang S 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HNA3 that contribute to its dual effects as plant growth promoter and biocontrol against post-harvested fungi[J]. Microbiology Spectrum,2023,11(6):e0051923.
[33]Suhaini N,Singh D,Wesley C J. Effect of different biostimulants on growth,yield and quality of chilli (Capsicum annuum L.) under prayagraj agro climatic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2023,13(9):191-197.
[34]張 曼,郝科星,張 煥,等. 菌肥與生物炭配施對設施西瓜生長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中國瓜菜,2023,36(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