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婕
(會澤縣鑫海氣體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4200)
化工是傳統重工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化工領域積極投入資源,引入先進技術,幫助部分國營企業發展起來。改革開放40 多年以來,民營化工企業從不溫不火到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市場競爭力也從弱到強。目前來看,規模以上的民營化工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行業規模的1/3,成為我國化工行業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我國化工領域甚至整個重工業領域若要更進一步,在國際間的科技、貿易、經濟交流中占據主動,需要提升民營化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其企業管理的核心競爭力[1]。
我國一些民營化工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缺少重視程度,缺少必要的企業文化,導致了在推動過程中人才的凝聚力、團隊協作力、創新性、主動性較差,甚至民營企業的人才留存率低、流動性大,增加了很多的人力資源成本。此外部分民營化工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的建設時,往往只針對生產效率,盲目追求經濟性,造成了生產人員對安全生產的忽視,因此可能給生產事故埋下隱患,化工企業一旦出現生產事故,造成的影響將是難以估量的[2]。
不同于大型的國營化工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和機構相對比較成熟,日常的經營管理更加流程化和制度化。小型民營化工企業內部的管理架構往往是以家族企業作為根基和骨架,以部分元老員工作為中層管理者。對這種管理模式,如果沒有健全的管理體系,就會出現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是人情大于制度。一些制定好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不能被有效執行,內部工作人員面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表現得比較敷衍。即便出現問題,往往通過求情也不會受到懲罰,導致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以及生產的安全性難以得到保證。
二是戰略管理會計及內控缺失,從當前來看,一些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都是由企業所有者的親屬把控,雖然值得信任,但是專業水平有限,這就導致了在實際經營和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往往只是一個簡單的出納工作,企業的資金利用率低,財務管理與企業戰略發展不相符,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舞弊情況或者稅務問題,影響了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三是部分民營企業沒有一套針對性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日常的生產工作隨意性較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效果缺少科學的評價體系,一些安全管理人員未能盡到崗位職責,造成了較大的生產安全風險[3]。
從當前的化工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來看,技術創新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而人才是企業保持創新優勢的源動力,小型民營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由于生產規模限制、崗位的薪資待遇與大公司比缺少優勢,這就導致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較差,在人才爭奪戰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
二是企業內部缺少完善的人力資源經營管理制度和方法,人才引進處于劣勢的情況下,進行人才培養相關工作也并不能令人滿意,部分人才缺少系統的培養路徑和晉升渠道。
三是人才流動性太大,人才從招聘、引入、培養到投入工作、產出價值,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中,小型企業的人才流動性過大,往往增加了人力資源成本,一些人才未能產出應有的價值。
四是創新引導不足。不論是從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考核指標制定還是科研投入方面,對科技創新的引導十分有限。這也是一部分民營化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不能夠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發展中,逐漸落后并被淘汰[4]。
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民營化工企業來講,應該在企業的發展初期,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為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民營化工企業必須重點就生產安全、科技創新、工作積極性等方面搭建企業文化體系,嘗試從以下方面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通過目標制定(KPI、OKR等),明確不同崗位員工的職責所在,提升科技人員在企業內部的地位,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使員工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推動企業的發展。這種企業文化的建設,往往需要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與此同時,要根據員工個人的發展需求進行文化建設,是一種利己文化建設。這種企業文化更加容易激起員工的奮斗精神。不過需要企業給予對應的激勵,因此在人力資源成本方面投入相對高。
民營化工企業若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進一步,需要加強管理體系和相關制度的建立,并且要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執行。如此,才能逐漸擺脫家族企業在管理、財務和戰略制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健全管理體系,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引進管理人才,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目前部分民營化工企業存在內部管理制度形式化等問題,有些甚至是在互聯網上抄襲下來的文章,不僅沒有實際的針對性,也缺少執行力和應用場景。應該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以及當前面對的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針對生產崗位制定規范性的操作步驟,要求相關生產人員必須按照安全標準執行。
三是針對性地設置安全管理崗位,并針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制定科學的評估體系,要求安全管理人員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必須發揮正向的作用。
四是建立責任制,將材料引進、存儲、產品生產、安全、研發等各項關鍵工作內容,與相關崗位直接關聯,一旦出現問題,能夠保證明確追責到人,拒絕推諉扯皮,提升對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5]。
進一步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清楚認識到自身在人才市場中競爭力的不足。通過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勵制度,提升人才的主動性和黏性,通過更加系統和完善的培訓方式,提升相關人才的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調動人才積極性的同時,提升人才的忠誠度,將人才變成企業管理中核心競爭力的源動力,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的發展。
某民營化工企業,主要以生產和銷售油漆為主,經營年限約為10 年,經過10 年的發展,目前企業凈資產為3 千萬元,擁有員工348 人,生產車間3 個,輔助車間1 個。從員工組成來看,主要以車間生產前線人員為主,內部管理部門包括財務部、人事部、后勤部、經理辦公室等部門共計員工77 人。最近幾年該企業出現了發展放緩的情況,主要是所在市新增3 個生產企業,還有一個大型品牌在隔壁市建立了分廠,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該企業嘗試從技術革新方面進行突破,但是包括其主打的日光油漆在內的幾款產品,目前市場競爭力一般。在車間生產線方面,嘗試進行了兩條生產線的技術升級,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但并沒有在市場競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企業的利潤組成和成本支出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發現目前該企業人員流動性大、人力成本較高,生產規范性不足,在人員和財務管理方面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嘗試。
首先對現行的管理制度進行了完善。此前企業內部已經有了一套較為成熟的生產管理制度,這也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始終是重中之重,而本次進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則主要針對當前較為薄弱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財務內控方面。對此,經過數輪的磋商,調整了內部管理架構,通過幾個職務的變動,展示了本次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心,也給中層的管理干部打上了一針強心劑。
從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方面,完善了績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勵制度的科學性,引入了一套更加先進的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人事部門中單獨成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室,新聘任2 人,調轉1 人,主要進行人力資源系統的維護、管理、操作,以及針對績效考核的制定、追蹤等進行合理的設置、安排,確保科學性及合理性。
從日常生產的管理制度來講,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崗位,對日常工作中不符合制度標準的生產行為進行糾正和處理,以此來保證生產環節的安全性。危險化學品集中存儲罐區,增設12 個攝像頭,進行全天監控,避免人為操作產生的危險問題,全廠區內嚴禁煙火,并減少罐區走位閑雜人等的走動。
該企業一掃過去在人員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決心建設更加公平公正的企業文化。從生產方面,全廠新增47 個監控攝像,保證規范生產無死角:從財務管理方面,委托第三方稅務機構和財務管理機構對本公司的賬務進行審計,并嘗試在本年度進行了更加科學的稅收籌劃工作;從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開通了董事長內部直通舉報電話、匿名郵箱等措施,通過這項舉措,查處了6 件違規招聘、升遷問題以及2 件職工矛盾問題,提升了工作團隊的凝聚力。
進入2023 年以來,該廠的人員組成逐漸穩定,一季度人員流失僅為1.1%,創下了歷年新低,經過調整后,目前員工數量增加到了362 人,但是實際運營成本卻有著顯著的下降,企業發展更加平穩和高效。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公司在原有的安全生產條例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完善,并要求所有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條例中的內容,生產過程中按照安全生產條例執行。在過去兩年內,未出現生產事故,且產品合格率提升了3 個百分點。
我國小型民營化工企業的淘汰率相對較高,原因之一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在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一些企業因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較低,導致企業經營管理效率低下、成本較高,影響企業的經營效果。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讓管理成為企業競爭中的加分項甚至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取得發展和進步,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