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縣銀澧學校 劉镕榮 黃子路 李雨橦
本期點評專家

黃新階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中國化學會2017年度基礎化學獎獲得者,湖北省首批十大名師,教育部第三批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赤壁市“市長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審專家。
火棘是一種具有豐富藥用價值的植物。如何使野外的火棘移植種植效果最佳?我們決定通過對比實驗進行探究,了解移栽、扦插、種子直播這三種移植方式對火棘生長的影響。
劉镕榮負責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報告的撰寫,黃子路負責實踐操作,李雨橦負責查閱文獻和整理資料。
在地處武陵山片區的慈利,火棘大多生長在野外,我們決定上山挖掘火棘。
去年1月初,我們在一處地勢險峻的山脊發現了成片的火棘,而后采集火棘樣本:挖掘1株火棘,砍下3根火棘枝條,采摘了若干火棘果實,做好移栽、扦插、種子直播三種移植方式對比實驗的準備。

圖1 挖掘火棘

圖2 我們和火棘枝條
回到學校,我們馬上對火棘樣本進行三種方式的移植:將1株火棘移栽,將3根火棘枝條扦插,將33顆火棘的種子直播,觀察火棘的成活情況,以及土壤、陽光、水、空氣對火棘生長的影響。

圖3 移栽火棘

圖4 扦插火棘枝條

圖5 火棘果實種子直播
1.第一次對比
在移植火棘后的第14天,我們進行第一次對比觀察,發現了這些情況:
移栽的火棘葉子仍是綠色的,果實也很飽滿,說明挖掘時保持根部的完整性且根部多裹挾一些山地泥土,能促進火棘成活;
扦插在花盆中的火棘枝條葉子稍微內卷,果實沒有扦插前那么飽滿,能否成活還需繼續觀察;
直播在花盆中的火棘種子暫時沒有發芽的跡象。
由此,我們猜想移植后的火棘成活情況除了與移植方式有關,還與土壤、陽光、水、空氣等因素有關。于是,我們充分考慮陽光、水、空氣等因素,將扦插火棘枝條、種子直播的花盆置于移栽的火棘旁,澆灌等量的水。
然后,我們到挖掘火棘的地方采集山地土壤,在移栽火棘的庭院采集庭院土壤,將土壤標本送到農業檢測站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庭院土壤的pH值和有機質含量明顯高于山地土壤的pH值和有機質含量。
直接移栽的植株成活了,說明火棘也能適應堿性環境,而且土壤肥力強,火棘易成活。扦插和種子直播的火棘都還沒有發芽的跡象,這是否與季節、氣溫有關,有待于我們繼續對比實驗。

圖6 采集土壤樣本

圖7 檢測土壤樣本
2.第二次對比
在移植火棘后的第28天,我們進行第二次對比觀察,發現:滿足陽光、水、空氣等因素一致的條件后,移栽的火棘葉子仍是綠色的,果實也很飽滿,成活的跡象很明顯;扦插在花盆中的火棘枝條葉子枯黃,手指一碰,葉子就會掉落,果實已經干癟,沒有成活的跡象;直播在花盆中的火棘種子仍然沒有發芽的跡象。
3.第三次對比
在移植火棘后的第35天,我們進行第三次對比觀察,發現:經歷了冬季的洗禮,移栽在庭院中的火棘已經成活,扦插在花盆中的火棘枝條沒有成活的跡象,直播在花盆中的火棘種子沒有發芽的跡象。
當陽光、水、空氣、土壤等條件相同時,火棘采用移栽這種移植方式易存活。火棘耐瘠薄,能適應堿性土壤,但為了植株生長發育良好,還是建議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結合實驗結果,我們上網查找火棘的相關資料,回顧移植火棘的過程,知道了扦插火棘和種子直播失敗的原因。
我們進行種子直播時,沒有去除果肉,也沒有掌握播種的最佳時期。播種前可用赤霉素處理種子,撒播后覆土3厘米,再澆水。扦插火棘枝條的時機是沒有問題的,失敗的原因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扦插方法。正確的方法是將火棘枝條剪成長12~15厘米的插穗,下端呈馬耳形,在整理好的插床上開深10厘米的小溝,將插穗呈30°斜角擺放于溝邊,穗條間距10厘米,上部露出床面2~5厘米,覆土踏實。
通過這次研究,我們了解了火棘的移植方法和土壤取樣的要求,提高了設計實驗、觀察檢測、統計分析的能力,培養了研學的精神和認真細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興趣更濃了。
關于火棘,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比如火棘的生長習性、栽培技術、藥用價值、食用價值等。之后,我們將移植更多的火棘,進一步研究火棘。